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国务院确定江西为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份后,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中国银监会正确指导下,在省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深化农信社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切实做好辖内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目前,省联社已经成立,市县联社产权制度改革正在有序进行。现将《江西省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焦点透视三)农信社的统一法人改革给其带来的最根本变化是产权制度的变化。通过改革,试点农信社理顺了产权关系,初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提供了操作平台。同时,也为农信社"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管部门应督促农信社建立权责清晰的"三会"制度,细化监管目标,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体系,强化农信社的稽核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国务院一纸改革文件揭开了有着五十年历史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的新篇章。在这轮农信社历史命运的大变革中,吉林、浙江.江苏、江西、山东,重庆、贵州、陕西等八省(市)坐上了深化改革试点的"头班车",成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探路者和先行者。2004年,首批试点的八家省联社应运而生、陆续挂牌,肩负起引领当地农信社改革进程的历史重任,一场新的行业管理体制下的全面改革,开始在八省市轰轰烈烈地展开。  相似文献   

4.
2010年,黑龙江银监局按照银监会的工作部署,以“提高质量,分类监管,一社一策,科学发展”的监管总体原则及“以化解不良资产风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改革为方向,以组建农商行、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为目标”的改革基本思路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信社改革发展这一主题,加强领导,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及核心监管指标达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真实有效做好农信社监管评级工作,健全和完善农信社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农信社的持续、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目标,吉林银监局对农信社的监管评级坚持做到五到位。组织学习到位。分局对评级监管人员专门进行业务指  相似文献   

6.
江西是全国首批农信社改革试点省,到2007年6月末,江西吉安已有10家农信社获得票据资金10858万元。展开动态监测和考核,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不仅在于票据兑付前,更在于兑付后,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监测考核办法,对已兑付农信社进行持续监测。关注不良率真实性。一方面,针对农信社隐瞒不良贷款以达到不良率下  相似文献   

7.
2006年,经过两年的努力,福建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基本完成统一法人改革工作。从2007年开始,福建银监局抓住契机,创新监管方式,联合省财政厅、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以资本监管为核心,以资产风险分类为基础,以利润分配为切入点,以资本和拨备“两率”达标考核为抓手,着力提高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减值准备充足率,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监会江西九江监管分局因地制宜,以深化农信社改革为契机,从高管人员入手,构筑人本监管理念,建立了动态性监管机制,制定出台了《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农信社内控措施落实到位,使信用社由"高风险"步入"稳健经营求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尽管"阵痛"不断,但广东农信的转型发展还是以马前卒的胆略和勇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加速前行作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农信社如何转型与发展是全国农信社的"大考"题目,也是广东省农信社目前正在做的"重头"文章。5年的探索之后,在广东省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度监管工作会议上,广东银监局局长刘福寿介绍了全省农信社转型改革的成效: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广东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2年末巳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1家。21家农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难是近年来全国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改革上。2002年以来,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先在8个省份进行,现已逐步在29个省(区、市)推开。在管理体制上,除北京、上海、天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外,其他试点省份都组建了省级信用联社作为省级农信社的管理机构,初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在产权制度改革上,通过增资扩股,明确产权,形成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的信用社以及农…  相似文献   

11.
重庆银监局积极加大监管引领,将推动辖内农信社改革作为助推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重庆农商行已成为全国首家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19日,是全国率先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三周年纪念日。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的先行者、深化改革试点的推进者,江苏省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成立新的行业管理体制三年后的今天,江苏省农信社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各地农信社借鉴?在江苏省联社成立三周年之际,记者踏上了江苏这块农信社改革的热土,专程采访了江苏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晨曦。  相似文献   

13.
在先进监管理念的指引下,江西农信社由原来积贫积弱、面临市场退出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充满竞争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现代化社区银行机构距2003年8月国务院在江西等8个省(市)启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有近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是农村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信社的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2003年6月,农信社改革试点在全国逐步展开。总体看,农信社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月始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在浙江等8个省(市)试点基础之上推进,至2007年8月10日,全国最后一家省级联社—海南省农信社挂牌成立。它的诞生,标志着农信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2003年开始的农信社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6.
信贷风险是农合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以下简称农信社)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将决定着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成败。一、农信社防控信贷风险的实践:防控"五大风险"防控信贷风险是农信社持续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2005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成立之初,全省农信社违规贷  相似文献   

17.
嬗变的力量     
江西农信社十年嬗变,源于理念、机制、管理和文化等力量的推动。,今后,江西农信社将继续朝着打造"特色银行、优质银行、流程银行、科技银行、和谐银行"的目标前进2003年8月,国务院在江西等8个省(市)启动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湖北十堰银监局丹江口监管办将严把农贷投向《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为对农信社监管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来抓,促进了农信社的经营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信社正处于重大改革的转轨时期,为确保农信社稳健发展,加强对这一时期农信社的监管尤为必要。由此,当探寻出一条"严于管、慎于处、立于帮"的新型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加快步伐,向纵深推进,整体铺开。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农信社在支持"三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同时,农信社的改革也昭示着原有监督管理体制的改变,为此银监会提出了"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督促法人机构完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以及时高效的现场检查和科学合理的非现场监测为手段,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为保障"的监管新理念。农信社的改革明晰了产权,初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为合作金融监管部门新的监管理念提供了操作平台,从而能更加有利于促进农信社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为实践银监会监管新理念,也向合作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本刊推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对监管工作的新要求"专题,从几个方面阐明监管工作新的理念与具体要求和目标,希望时深化农信社改革后的监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