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1999-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中国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从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都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显著,而只有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只有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扩大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幅度都能够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我国经济总体已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政府逐渐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但是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本文选取农民收入作为衡量财政对"三农"投入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揭示现实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可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财政农村救济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建设基本支出、财政价格补贴政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依次降低;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应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在农业受灾之年要增加农村救济费用,适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压缩财政价格补贴支出.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值得深思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三农问题既要对农村的物价和财政支农支出给予强有力的监控,同时更要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给予动态监控,从而为真正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市场创造条件.我们既要增加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转移支付,同时也要建立与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制;既要疏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以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也要建立、健全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既要增加农民收入预期,降低农民支出预期,更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以1978~2011年我国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财政支农支出的农民增收效应.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作用较强,弹性系数约为0.4左右;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促进效应在各收入水平下有差异,中低收入水平条件下,财政支农支出的农民增收效应较强;较高收入水平条件下,财政支农支出的农民增收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农业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农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支农规模,也取决于其支农结构和效率。然而当前,无论是在支出规模上,还是在支出结构、支出方式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使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应该通过完善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效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农民的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文章选取我国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描述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的推动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支出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收入增长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积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大,但总体来看,这种正向冲击还是偏弱。最后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有利益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选取了平均教育年限、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财政支农资金等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双对数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检验表明,以上五个因素对农民增收都有较大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平均教育年限影响程度最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影响程度最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入手,运用1991-2010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均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长期内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短期内农村救济支出没有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和特征,本文提出了促进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但是与城镇居民收入和全省人均GDP水平相比较,农民收入仍然存在增长缓慢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协整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以及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财政支农力度增大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和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建议通过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等措施,为陕西省农村金融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探求切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U-S-SBM模型和Tobit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在2002—2016年期间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上、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仍未达到效率前沿,沿线11省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投入要素方面和非期望产出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和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排放过多是农业绿色生产无效率的主要来源;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科技人员投入、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自然灾害、农田水利设施水平对其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财政支农手段加大农业投入对改变农村落后局面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山东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十分重视财政支农这一公共支出手段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山东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认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短期财政支农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山东省财政支农手段对增加农民收入长期有效,短期效率弱于长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 1978年至今共 2 0年左右的样本数据 ,分析了江苏省农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发现价格改革、政府行为偏差、需求结构上升、劳动力转移、农业投资是研究期内影响农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 ,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所应采取的对策是 :1.实施政策保障 ,为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 2 .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 ,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4.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是让农民进入市场从而增加收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财政金融支农政策表示外部输血性引导,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农民收入结构和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变迁与农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的各项收入对其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但近年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正向影响在逐渐增强,相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消费的贡献却在逐渐降低;财政支农支出和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也对农民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明显小于各项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在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弱化趋势。应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和财政金融支农投入的配置方向,积极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扩张,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投入性支出和农村信贷中的生产性信贷投入。  相似文献   

15.
影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农民收入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农民增收困难的确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许多学者对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对影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认为影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体制方面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经济方面的农产品价格低迷、人口方面的农民素质低下及自然方面的灾害频发,据此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连年攀升与农产品价格滞涨的态势并存,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农民的“增产不增收“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有关,农资市场受能源价格影响,加之流通环节利益驱动,造成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连年攀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新经济增长与新经济地理增长理论研究视角,采用多维要素面板数据模型,选取多项影响陕西省农民收入指标,测算了多维要素协同作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981—2013年间,陕西省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正向促进效应,财政支农的正向促进效应最为显著。长期来看,促进陕西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支农增长已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的确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在下降,原因主要是农村生产模式制约和农村全融体系效率低下,因此,亟须进行制度创新。重点在于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以引导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以及资源和结构因素等.通过对江西7县1997-2009年13年连续时间序列91个样本的分析,并结合对江西7县35村462农户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非农就业、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固定资产和其他农业投入能促进农民增收.建议通过重视农业地位,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1986年-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在对影响农民收入因素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农民收入的17个代表性指标,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将之提取为3个主成分,并实证检验了农民收入与这三个主成分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农村物质资本投资及农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增收有较大的正向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及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对农民增收有较大的负向作用。最后,基于得出的实证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