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莎 《特区经济》2010,(4):201-202
本文主要以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为指导,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与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历史机遇下,结合当前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对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株潭旅游一体化进行了的研究,并为政府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两廊一圈"中越经济合作和华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环北部湾经济圈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旅游合作成为地方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完善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交通建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企业集团化等策略,以此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与长株潭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登科 《特区经济》2006,213(10):269-271
长株潭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这一区域长久以来的深厚历史沉淀——共同的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劲直尚气、朴质进取等文化价值上的认同为这一区域提供了绵延不绝的发展动力,最终促使了中部这个独特的经济圈的产生。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对跨行政的区域经济合作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合作,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长吉图区域冰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经济圈构建的相关基本理论为逻辑起点,提出了长吉图冰雪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的策略,为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旅游品牌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的发展,长株潭旅游品牌一体化显得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长株潭旅游品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旅游品牌一体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前,小时经济圈的提法在我国比较普遍,而学术界对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对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与景区关系比较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同时提出了在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应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建设是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与显性标志。天章从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城市绿地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了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制约因素,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思想观念、完善区域生态建设的一体化管理体制、改进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等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生态对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旅游业已经成为长株洲潭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文章对长株潭地区旅游业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了长株潭旅游产业建设的优势,对长株潭旅游产业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升阳 《魅力中国》2014,(10):19-19
本文从长株潭地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拟为“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株潭地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及长株潭地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参考依据,对长株潭地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整合及实地考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于长株潭地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产生的新兴休闲体育旅游行业的资源科学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龚艳  杨华峰  陈灿 《特区经济》2010,(1):186-187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应利用优势,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从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社会背景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可行的。发展思路主要有:构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构建区域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设计突出河流森林景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循环经济,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探索社会层面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彭姣飞 《特区经济》2011,(5):208-209
长株潭在一体化进程中,其旅游硬件不断完善,旅游收入不断提高,但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相比,其优势并不凸显。本文分析了影响长株潭旅游软实力建设的因素和不足,认为长株潭作为旅游城市,要在进一步优化其硬实力的基础上加强软实力建设,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湖湘文化为脉络,形成长株潭旅游特色,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宣传力度,最终形成长株潭旅游地强势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长株潭区域城市群结构优化重组、区域交通一体化和产业集聚结构等方面分析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与长株潭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为长株潭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丹卉 《老区建设》2014,(22):39-40
随着"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等周边城市群的发展,江西省委提出"昌九一体化"的昌九走廊城市群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江西区域旅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旅游产业集群的探讨变得尤为重要。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昌九一体化背景下旅游产业集群可采取的类型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和路径,这对促进江西旅游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柯球 《老区建设》2013,(10):35-37
作为涵盖广西沿海区域的北部湾经济区,在中国—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和作用。随着北部湾经济圈的构建,该区域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通过阐述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背景,在探讨该区域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旅游产业的建议,这对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旅游产业开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骥  申益美 《科技和产业》2011,11(12):20-22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运用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及区位商等方法对长株潭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与协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长株潭区域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但区域内主导产业趋同、产业结构相似现象依然存在,应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构建区域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充分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下三亚旅游经济圈旅游景区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对业内人士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景区人才持有、分布、培养、流动和保护现状,分析新形势下旅游景区人才需求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旅游景区人才培养的措施与对策,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旅游景区人才引进及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杭州旅游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要以水上旅游线为核心、水陆互动、两岸辐射、立体纵深发散,真正整合浙江旅游资源,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铸造龙头型区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推进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障碍。文章认为一体化规划、政策扶持是关键,并提出了加快长株潭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洋旅游业在现代海洋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现代旅游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发展海洋旅游经济最具魅力的大区域之一,成为具有国内外强大影响力的发展海洋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新时代在继续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下,环渤海经济圈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全域拥有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比较优势,把发展海洋旅游业放置于突出的地位,实现全域向海宜游新布局。  相似文献   

20.
朱春红 《开放导报》2007,(5):108-110
国内外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对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文化品牌塑造、内容生产创新、集群化发展、产业链完善以及投融资平台打造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提升环渤海经济圈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