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与立法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主体的多重法律认定的。我国刑法规定的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缺乏科学性,以客观损失“量”为基点确认罪否的立法模式,在商业秘密犯罪中是完全不适宜的。这种立法模式在违法与犯罪的划分上不科学,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极为困难。应借鉴商业秘密法律制度较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制定商业秘密专门法规,以附属刑法形式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则更具有现实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11,(2):68-71
近年来,浙江省工商系统提出“提高竞争执法主业”的工作要求,并将商业秘密保护作为其中的重点工作来抓,提倡执法与指导并重,在引导企业健全商业秘密保护机制的同时,积极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2005年至2010年,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89  相似文献   

3.
审理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是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商业秘密保护日趋重要。虽然此类案件数量不多,但因其涉及权利人核心商业利益,影响巨大;加之商业秘密自身固有特点,因此其保护难度和审理难度也远超其他类型知识产权案件。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健全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体系、明确保护规则、加强保护力度等方面,不断推进,取得一些进展。下面,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雇员,在新创办企业或加入其他企业后擅自使用原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此类行为是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知识经济脚步的日益迫近,商业秘密对于经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大量的商业秘密被盗用、披露,从而是使商业秘密所有者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失去生存机会的现象令人担忧.如何科学地界定商业秘密的含义以及如何准确地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从而使侵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贾喜岗 《现代商业》2007,(27):280-281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人才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日益突出,这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破坏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流失,保护商业秘密不受侵犯,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贾喜岗 《现代商业》2007,13(33):280-281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人才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日益突出,这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破坏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流失,保护商业秘密不受侵犯,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骏 《商场现代化》2007,(36):268-269
对商业秘密进行刑事保护必须贯彻谦抑原则。应取消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入罪的规定,将违约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予以非犯罪化,取消处罚过失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定,在司法实务中应将"造成重大损失"作为犯罪成立条件而非犯罪既遂标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企业自我保护措施不力、执法部门的理念和手段滞后等原因,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不能被及时发现,相关执法部门查办的此类案件也极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商业秘密的特点,就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线索的培育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商场竞争中,对商业秘密侵犯的发案率高居不下,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阻碍了经营者的发展。本文在解读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探讨了进行保护的防范措施,以及公力救济途径,以期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逄爱卿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248-249
现代社会,商业秘密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营者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开发和维持其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一旦被侵犯,不仅会给权利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对于建立和维持良性的竞争机制极为不利。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论述了商业秘密的概念、性质,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逄爱卿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248-249
现代社会,商业秘密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营者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开发和维持其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一旦被侵犯,不仅会给权利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对于建立和维持良性的竞争机制极为不利。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论述了商业秘密的概念、性质,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案件是工商部门比较难以查处的案件类型。对于侵犯他人技术秘密的违法行为,由于违法事实的取证难度大,调查耗时长,基层执法人员往往不愿查办。2009年5月,在广州市工商局的指导下,萝岗分局执法人员用了1年多的时间,查办了广州市科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案,填补了广州市工商系统查办该类案件的空白,尤其是该局在办理此案过程中锁定核心证据的做法,为今后查办此类案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石雯 《商场现代化》2006,5(6):230-232
民事诉讼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在商业秘密案件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规定上是模糊和缺乏操作性的。本文针对立法现状,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件对举证责任进行分析,建议在司法过程中引入“推定规则”,明确商业秘密民事诉讼案件中原被告举证责任的分配。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中国商业秘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内有关部门纷纷加强了商业秘密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工商系统提出"提高竞争执法主业"的工作要求,并将商业秘密保护作为其中的重点工作来抓,提倡执法与指导并重,在引导企业健全商业秘密保护机制的同时,积极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2005年至2010年,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89  相似文献   

17.
张成立 《商业研究》2004,(2):166-168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第四空间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法保护商业秘密 ,对严重侵权者予以刑事制裁 ,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深入研究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罪名、犯罪构成、刑罚适用等理论问题 ,必将有利于提高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秘密因其可观的商业价值成为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成为企业生存的法宝。因此,侵犯商业秘密的事件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起步较晚,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规制存在着严重不足。因此,及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秘密保护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黄铭宇 《消费导刊》2009,(9):137-137
商业秘密罪是我国刑法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个罪名,在认定犯罪中,"重大损失"作为商业秘密犯罪的成罪标准存在争议,并且在重大损失的计算上也存在立法不足的特点。本文从"重大损失"的性质,认定参照因素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几个方面试图解决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损害结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工商行政管理》2010,(22):32-35
企业雇员(即企业劳动者),利用职务便利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往往涉及劳动关系纠纷,事关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职业选择权的冲突与协调,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省南京工商局查处的侵犯计算机商业秘密案、扬州工商局查处的侵犯智能电动执行机构商业秘密案、昆山工商局查处的图档管理员侵犯商业秘密等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