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对林业日益重视。由于森工企业、国有场圃具有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和木材安全,维护林区稳定等公益事业职能,国家对森工企业、国有场圃等林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种类不断增多,投入金额逐年加大,仅2012年中央财政下达吉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防火、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林业科技推广、贫困林场扶贫、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棚户区改造、中幼林抚育、良种补贴、造林补助等资金达40多亿元。如何加强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和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并使之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在森工企业全面启动,为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国有林区生态环境,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的财务管理,研究和探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会计核算方法,以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资金效益。森工企业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公益林建设项目、商品林建设项目以及与之配套的附属项目和转产项目。其中公益林建设项目和商品林建设项目属于营林工程项目,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体,笔者以营林工程项目为主体探讨天然林保护工程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一…  相似文献   

3.
转变观念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业企业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主要经营天然林采伐、木材加工、动植物驯养和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资金的投入运营获得收益,取得最大利润,为企业创造价值.资金管理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对生产经营各环节进行分析,加强各项成本核算,降低各项单位成本,开源节流,取得盈利,提高资金收益率,实现投资的最大收益.自然,资金的盈利性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焦点,一切的财务工作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天然林保护,企业的任务也由林木采伐转变为守林、护林.为适应这一职能的转变,林业企业进行了大范围的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为天然林保护工程而设立了实施工程的护林站、护林所及检查站,进行工程管理的天保工程科、资源林政科及护林防火办公室,以及进行后勤保障工作的天保综合科、天保资金科等.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拨款的性质,林业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也由资金的盈利性转变为加强资金的计划性、安全性和公益性管理.财务人员应该适应这一特点,迅速转变观念,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资金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举债进行的跨世纪的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建国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使林业企业面临着战略性的转移及经营管理体系的大调整。面对企业从未遇见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如何管好用好天然林保护资金,把有限的天然林保护资金用好,解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林业的社会负担问题及处理好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木材产量逐年调减(每年调减3-4万m3左右),销售收入逐渐减少,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充分利用“天保”资金和自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区的经营方向正在逐步调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格局正在逐步打破。但另一方面,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木材产量的调减,森工企业的木材加工厂、机修厂等单位大部分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造成大幅度亏损,使森工企  相似文献   

6.
实施“天保工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起,国家决定在国有林区启动以降低木材产量、发展替代产业、森林分类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意味着中国的林业建设由过去的以采伐利用木材为中心,转而进入对林业资源的全面保护阶段,我国的林业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面临的问题保护好我国现有的天然林资源,逐步扩大森林面积,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对森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森林分类经营,即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经营,就是基于这一战略思…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保工程顺利实施,财政部于2011年适时出台了财农[2011]138号文,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是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上,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新的会计核算办法,现在各个国有森工企业仍然执行林计发[2003]95号文,即《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操作规程》。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在国有森工企业陆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操作规程》也暴露出与《企业会计准则》抵触矛盾的地方。现就有关天保专项资金会计核算问题做如下探讨: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仍执行《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操作规程》暴露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立在现代林业思想和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基础之上,集公益林管护、商品林培育、产业调整、工程投入、资金筹措、政策扶持、法制建设、组织管理、保护措施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森工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森工国有林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管好、用好天保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另一方面,极大地缓解…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颁布实施,2000年正式启动。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国有森工企业木材采伐量锐减,至2004年新疆已全面停止木材采伐。虽然国家每年投入一定的天然林保护资金,但这部分资金只是补助性资金,根本无法替补木材禁伐后造成的资金缺口。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林业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处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计发犤2003犦65号),明确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森工企业因木材政策性禁伐或限伐所造成无力偿还的金融机构债务予以免除。《通知》指出,对天保工程区森工企业因木材政策性停伐或限伐造成无力偿还的金融机构债务予以免除,是关系到天保工程顺利实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该项政策的实施,对于调整森工企业经济结构、促进天保工程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各级林业…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资金 (以下简称天保项目资金 ),是国家为全面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而投入的资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如何切实保障天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独立核算,集中统一管理,防止资金流失,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是森工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森工内部审计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财基字 [1999]92号文件关于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及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核算办法,对天…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我国税费体制改革以来,森工企业的税费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规范和理顺,森工企业也获得了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政策的扶持,对于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森工企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森工企业现行税费体制还存在税费名目繁多、费大于税、征收和使用不规范、税赋偏重等问题,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不相适应,影响了森工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森工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分析森工企业税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森工企业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研究森工企业税费改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税费改革的总体设想,借鉴发达国家的优惠林业税费政策,这对于改进和完善中国的财税政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森工企业税费体系,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健康发展,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焦鸿靖 《绿色财会》2005,(12):23-24
国有森工企业的主业是森林经营和木材采运,但是由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末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初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淡漠,森林资源消长严重失衡,一度使国有森工企业陷人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两危"境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陆续实施"六大工程",促进林业"五大观念"转变,将林业的公益性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国家对木材采伐量大幅度削减,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1997年,集团内八户森工企业的木材采伐量为179万立方米,而2004年木材采伐量锐减至89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4.
国有森工企业曾经为国家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企业从追求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逐步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如何抓住难得的机遇,管好企业生存发展命脉的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走出困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森林资源资产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并存 目前,我国林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大致可分为四种。森工企业执行《关于森工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场圃贯彻《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而林业企业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实施《天然林保护经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采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当前这四种会计核算制度分别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事业会计制度和基建会计制度进行制定的,不同经济业务适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制度。这种做法强调专款专用,分别设置账户、归集费用、编制会计报表,这就导致一个会计主体对应多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一、黑龙江森工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基本情况黑龙江森工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总经营面积100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746万公顷,1998年新增有林地面积1.9万公顷,森林覆被率74.5%,森林活立木总蓄积6.39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6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为5.73亿立方米)。1997年末统计,天然林活立木蓄积中,成过熟林只有0.69亿立方米,占12%,且分布十分分散,比建国初期成过熟林8亿立方米减少了91%。幼龄杯和中龄林已成为主要林分。建制上有40个林业局(占全国的9.6%),20个大中型木材加工厂以及林机制造、工程施工、调查设计、教…  相似文献   

17.
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建设筹资渠道的种类分析1.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始终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1949-1978年期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共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37720.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4505万元,占60.55%,对扶持林业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2.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专项事业性经费,包括森林管护事业费、森工企业财政性及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这项资金是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取得…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区的经营方向正在逐步调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格局正在逐步打破.但另一方面,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木材产量的调减,森工企业的木材加工厂、机修厂等单位大部分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造成大幅度亏损,使森工企业多年积累下的巨额银行债务无力偿还.为了使国有森工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下得到发展,彻底解决国有森工企业的银行债务负担,提出以下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9.
自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家一方面大力削减天然林采伐产量,到 2010年,每年递减木材产量 600万 m3;另一方面国家在资金、政策等诸多方面给予林业积极扶持;又有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会,这对处在“三危” (经济危困、资源危困、人才危困 )的林业企业,是最好的机遇和挑战。 1.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国家在政策上应对后两个效益给予倾斜。林区人民应提高对三个效益的认识,尤其天保工程实施以后,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林区很大倾斜,林区必须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上;同时,对国…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实施“天保工程”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是我同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广阔的森林阻挡着蒙古导风和西伯利亚寒流的雨袭。这里是黑龙江和嫩江的发源地,是我国东北的水之源、牧之地、粮之仓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但由于30多年过量采伐,加上森林火灾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全区已陷入森林资源危机的境地。森林资源危机导致森工企业经济危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决定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好现有天然林,使森工企业由采伐为主转为营造林、保护为主,立体开发林区多种资源,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实现国有林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