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战略型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复兴的一剂良药,它必将改变经济增长轨迹和产业格局。文章界定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内涵,概括了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特征;结合钻石理论,由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竞争能力、产业需求能力及外部影响因素——政府和机会等六大指标入手,构建了战略型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以产业贡献力和产业成长力为纵横坐标的三维空间评价模型;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五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初步发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方面的既有优势明显,可成为该市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新能源、海洋工程和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状况乐观,在大力培育和扶持之下,会有明显的积蓄优势。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具体包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根据近十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为基础资料,主要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及海洋产业的选择基准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概括归纳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准则体系,包括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准则,以及根据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得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子准则体系来进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即生产要素准则,企业战略和竞争准则,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准则和预期需求准则。  相似文献   

4.
戚湧  张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7):118-1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对引导、保障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围绕2010-2018年国家先后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对政策主题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探索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主题和特点;建立PMC指数模型,选取4项典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构建PMC曲面。结果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主题集中稳定、聚焦创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但同时存在发展方向规划偏多、政策部门协同制定较少等问题。据此,对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转型是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基于业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产业特征和发展效率评价两方面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个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框架。从产业发展、产业过程和产业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包括全过程金融支持、探索多元融资途径、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职能和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具体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是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的最佳路径。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度评价模型,并以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与纺织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与纺织业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两者处于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因此,应加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与纺织业耦合效应的扩散作用和带动作用,为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选取高技术产业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投资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但仅是风险投资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好处并没有分配给风险投资。短期来看,风险投资波动会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剧烈波动,但是这种波动往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没有长期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有助于实现产业经济规模及总量的跨越式发展。基于系统理论构建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系统模型,通过对上海市5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进行实证调研,并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有效回收的234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企业创新成果化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内环境管理能力不仅直接对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三阶段产生重要影响,还通过企业创新外环境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三阶段产生重要影响。最后,为提升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并构建了两者间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计算了技术创新与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最后给出了促进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不少地区和国家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基础上,利用钻石模型,综合考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提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构建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我国海洋产业统计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应当选择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可能.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eaver-Thomas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近几年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绩效状况进行评价和排序,得出各个产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曾刚  耿成轩  翁旻 《技术经济》2021,40(2):56-64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为战略产业,当前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否具备战略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分析演绎出创新驱动、低碳环保、带动效应和经济效益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对全国院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属23类子产业的战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处在成长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初露端倪,但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性较高外,其余产业只有某些战略性指标表现较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发挥整体战略性以及未来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构建企业联盟网络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深入阐释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联盟网络的耗散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热化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布鲁塞尔模型(Brusselator Model)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联盟网络演化机理进行了剖析,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企业联盟网络向耗散结构转化的条件。本文最后根据模型研究的结论,从政府、联盟网络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卢文光  杨赛明  黄鲁成 《技术经济》2012,31(8):75-79,127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战略性、新兴性和带动性来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评价模型。以LED、IPV6、太阳能电池三产业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构建企业联盟网络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深入阐释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联盟网络的耗散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热化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布鲁塞尔模型(Brusselator Model)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联盟网络演化机理进行了剖析,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企业联盟网络向耗散结构转化的条件.本文最后根据模型研究的结论,从政府、联盟网络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出发,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效益创造能力、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能力、产业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综合考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产业全局性、先导性、技术创新性和关联性 4 个方面构建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赋值,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筛选。实证结果表明: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可以作为中国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尤为重要的,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收期长的特征,导致了其发展初期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的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