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财政监控机制加大财政调控力度孙文学,陈淑魁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财政宏观调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最近,中共中央又以“决定”的形式对此予以首肯,并就如何加强宏观调控问题作出了系统的规定。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财政宏观调控的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的探讨王建科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有效的财政宏观调控制度。任何一个现代的先进国家,只要它有两个层次以上的政府,并且存在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较大差距,事实上都会有不同形式的政府...  相似文献   

3.
任碧云 《经济师》1996,(3):37-37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任碧云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各国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都先后不同地走上了干预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的道路,而且都非常重视财政的宏观调控。早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重商主义时期,由于小农经...  相似文献   

4.
弱势下的扩张:中国财政状况和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以预算内财政收入计算的财政规模很低,但这一指标并没有全面反映我国财政的规模,真实的财政规模其实相当大。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概括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失公允,为确保经济增长,中央政府实际上调动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资源刺激经济。目前,我国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决定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的是财政项目的效益等因素,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转向谨慎。正在实行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设定的;二是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加税收,这反映了财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提高财政两个比重),竭力完成宏观调控目标的努力。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政策,统一在当前的财政政策中,恰当地反映了转型期财政必须应对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贫困地区财政状况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当时贫困地区财政就遇到了第一道难关:中央加强了宏观调控能力,取消了民族地区的因素照顾法,说过渡两年到1995年过渡期满也没建立起因素照顾法。1998年贫困地区财政又遇到了第二道难关;  相似文献   

6.
邵勋 《经济导刊》1996,(6):56-60
德国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与财政平衡体制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局邵勋一、卓有成效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德国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在40多年的社会市场经济运行中,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体现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主张,成为联邦政府保证国民...  相似文献   

7.
长期受制于传统体制的财政支农,在市场取向改革中,其机制性缺陷日益成为制约农业经济效益和财政支农效益的主要因素。由此,应按照效益财政的要求,构建效益型财政支农运行机制,它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农业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管理效益机制、农村财源成长机制和财政支农工作的组织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各单位为配合财政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实现财政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稳定经济发展,逐上建立起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它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福昌 《经济》2022,(4):78-81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宏观治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积极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宏观调控在探索中日趋完善,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工具丰富、力度合宜、机制健全等要素组成的宏观调控体系.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正确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现实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把握财政政策力度与方向的基本前提,也是财政工作与财政改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根本要求。为此,我就“十一五”时期财税宏观调控谈一此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国家财政基本涵盖三个方面,或者说存在三种类型,亦即经济性财政、公益性财政和行政性财政。将国家财政划分为经济、公益、行政三种类型的目的在于充分地认识国家财政的本质、特点和职能范围,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以不断提高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扩充其自主支配的财政资源,将充足的财权与庞杂的事权相匹配,从而发挥其宏观调控经济的职能。但受经济、资源、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地财政难以继续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政府宏观调控也相应受限。通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所面临的社会风险、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进行分析,预设其转型的法律路径为:以财政法律规范调整为中心,辅以土地出让管理制度和金融融资与监管制度作为制度保障,进行宏观调控层面的整体性优化。  相似文献   

13.
连之彦 《经济师》1996,(12):66-67
振兴财政加强宏观调控作用连之彦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要点之一。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财政"是发...  相似文献   

14.
凯方 《经济论坛》1997,(14):14-15
加快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凯方1996年以来,为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国家逐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研究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河北省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江泽民总书记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所作的批语展开论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宏观调控的4种主要手段以及财政宏观调控的4大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既有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评价,也有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财政政策,财政改革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任碧云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和基础性方式,但这绝不意味着贬低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相反,市场机制本身所具有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通过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来加以克服和修正。财政宏观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  相似文献   

17.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改革的若干思考梁尚敏政府通过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是所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某些不足,引导经济沿着高效、快...  相似文献   

18.
刘彬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5+35-25,35
个人所得税的财政功能和调节功能是其两大基本功能,财政功能是调节功能的基础,而两者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财政投融资的功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财政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实现途径,在促进有效经济增长、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强化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在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和启动宏观经济,财政投融资更有着其他政策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是国民经济诸产业中的弱质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农业是需要特殊保护和扶持的产业。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是很小的,甚至长期处于负增长。我国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如何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而不是削弱、更不是取消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权利。我国绝不会拿原则作交易,并以此作为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