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财政部组织的对全国会计质量抽查结果看,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在2001年抽查的110户酿酒企业中,有102户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不实等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占抽查总户数的92.7%。尤为严重的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企业的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编假、造假。造假的手法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
广集博采     
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 八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财政部目前正式公告,全国 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   财政部 1999年 7月发布的第一号公告称:上半年对 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抽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少企业财会混乱问题十分严重。发现企业违反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第一,损益核算普遍不实,部分企业出入悬殊。第二,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漏洞较多。第三,部分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性质严重。   截至目前,有关方面已对企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负有直接责…  相似文献   

3.
刘常荣 《企业导报》2001,(11):53-54
<正>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而企业成本数据的造假更具普遍性和严重性。据报载:财政部1999年7月发布第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披露,1999年上半年对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收入、费用、利润失真的达102户,占92.7%,不实金额达24.32亿元,由此造成利润虚假金额13.88亿元,其中核实利润与企业报表上的虚假利润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的高度概括 ,并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行为规范 ,在会计核算中认真贯彻执行。但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日益严重的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 ,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本文拟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成因及对策谈一些看法。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涉及到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其表现在 :(一 )会计凭证失真。具体表现是 :1、无中生有。企业将未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列在会计信息凭证上 ,以…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财经工作的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疾。财政部1999年7月发布的第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称:上半年对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抽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发现企业违法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6.
郑琦 《上海审计》2000,(2):43-46
1999年7月19日财政部公布了第1号《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披露了财政部上半年对110户企业的会计信息抽查结果,结果表明,被抽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少企业违纪问题十分严重,其表现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损益核算普遍不实,部分企业出入悬殊。2、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漏洞较多。3、部分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性质严重。  相似文献   

7.
张军 《活力》2012,(4):32-32
随着一系列会计丑闻的出现,人们开始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会计信息真的“不真实”吗?现实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信息造假成因复杂,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其根本原因是部门和个人的利益驱动。造假的手法多种多样.如有的以虚假的业务进行核算:有的将发生的业务收支不通过法定会计账册核算.  相似文献   

8.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经济主体,通过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企业会计只有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有的用虚假业务资料进行核算;有的设立多本账,私设“小金库”;有的直接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的原始凭证不合法等等。本文拟着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  相似文献   

9.
刘海涛 《企业经济》2003,(10):180-181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备受关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出了会计范畴,演变成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郑百文”引发的会计思考,到“银广夏”们的严重会计造假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天勤”的违规操作、道德失范等无不引起震惊和愤慨。再看看财政部1999年开始的对社会中介审计的企业会计报表信息质量年度抽查结果,大多数已被审计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数字造假无国界,会计信息失真也不是中国的专利,即使是在世人公认资本市场最发达、信息监管最严厉的美国,会计造假的丑闻也是屡见不鲜。曾经…  相似文献   

10.
1999年财政部对全国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有102户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收入、费用、利润等信息失真占92.7%;2000年,财政部对159户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抽查,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失真度33.4%,2001年,财政部对医药、纺织、民航、石油等行业320户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抽查中发现,被查单位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的占50%,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从以上数字看到,利润不实的比例和幅度远大于资产不实比例和幅度。  相似文献   

11.
孙晓芸  甲人 《齐鲁质量》2003,(12):20-21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案件,据财政部资料显示,1999年国家抽查100家国有企业的会计报表,发现81家有虚列资产信息,89家有虚列利润利息,而在200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时,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竟有147家资产不实,157家利润不实。如此普遍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扰乱了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为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服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迅速增长,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质量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但近年来,造假帐、编假数、报假表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严重。据披露,财政部对全国110家酿酒企业的会计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户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相差一倍以上的达41户;同时,在对100户经社…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近日发布了《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一号)。财政部新闻发言人王军据此披露了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结果表明,被抽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业务更加复杂,相应的会计核算也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企业财务造假、报表舞弊的现象也日益增多,这些都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给与其相关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就难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然也提供不了投资者所需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的披露失去原来的作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概念、特点和变现形式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这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文化根源分析 (一)会计职业道德文化滑坡。近几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是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这里面也折射出企业会计人员及其企业负责人职业道德存在着严重滑坡问题。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销毁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某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经营业绩的需要,对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以达到对利润的操纵。从公开曝光的造假、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典型案例来看,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是产生虚假会计报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平 《中国审计》2004,(24):48-49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是当今会计界的热门话题,会计信息虚假的现实也使人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除了郑百文、银广夏这些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外,财政部2003年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显示,近70%的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那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何在,如何治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会计核算造假现象的环境与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子墨 《广东审计》2002,(10):31-32
目前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虚假会计核算行为已经到了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步。如果会计核算造假积累至一定程序且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高层依赖虚假的会计信息作出决策,将会导致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失误。本文将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环境和心理两大因素进行分析。 一、环境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这种现象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联系。会计信息造假的环境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分工不清,业务范围不明,权限和职责混乱,有的部门和机构拥有过大的权力,缺乏应有的监督和制约,以致该部门或机构的负责人出现舞弊现象,上级领导机构却难以防范和控制。如有的部门既有管理职能又有具体的工程施工业务职能,且自立银行账户,进行对外经营业务核算。这样该部门不仅掌握工程计划的分配与下达,而且形成独立的财务利益,该部门负责人的权限实际超越了分管业务的领导。在这种情形下,领导往往难以施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及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是否合理有效。重新修订的《会计法》其立法宗旨是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近几年来,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程序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损益核算失实。二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失实。三是企业资产核算失实。四是企业产权核算失实。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当严重,会计工作秩序相当混乱,亟待彻底治理。二、…  相似文献   

19.
财经消息     
财政部发布第五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财政部近日发布第5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公布了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9户企业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的结果。抽查结果表明: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开始有所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仍有不少被抽查的企业的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仍相当严重,会计师事务所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审计质量还有待提高。对抽查企业存在的问题,财政部及驻…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传统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方面,导致金融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文章分析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原因,探究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提出防范金融会计信息失真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