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伍强  邹晖 《中国就业》2014,(8):22-23
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突破700万。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吉安市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力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三驾马车",以"搭好三个台,唱响三部曲,打亮三张牌"九马奔腾之势拉动就业,到今年6月份,井冈山大学应届高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90.85%。  相似文献   

2.
李玲  江维 《中国就业》2013,(10):11-11
9月24日,泸州市人社局在江阳区白塔广场举办"泸州市创业服务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专场组织开展就业创业网络服务、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各级人社部门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项服务,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帮助那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该市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参加,活动现场为进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提供了就业招聘、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专项服务。力求做到基础管理到位、跟踪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使每一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宜春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创新服务工作模式,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六进高校”活动,有效帮扶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仅2009年,促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对接就业创业4684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519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134人,为宜春建设“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和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人数达779名,辐射带动就业3000多人。张掖市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倾斜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14,(9):28-29
正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人社部门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就业促进专项行动,通过实施供需对接、创业带动、培训促进、就业援助、政策保障"五大工程",全面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150人;组织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88万个,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92万人,扶持创业3621人,带动就业1.96万人,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目标任务,保持了全市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戴静 《中国就业》2023,(8):22-23
今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大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来堰留堰就业创业,高起点、早行动、有服务,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校毕业生来堰留堰248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719人,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以来,济宁市以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就业"十二五"规划为抓手,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和扩大就业。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7万人、完成目标进度的90.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6万人、完成95.3%;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连云港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国家、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做到早规划,多创新,求实效,通过制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失业援助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和"就业储备计划"五个计划,力促实现连云港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3,(6):36-37
山东省把促进创业作为就业工作新的增长点和主阵地,坚持创建引领、载体支撑、服务助推、培训提升,努力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形成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创业人数保持每年12%的增速,全民创业参与率每年增幅超过5%。带动就业人数每年递增15%以上,实现平均每开办一个个体商户创造就业2.23人、创办一家私营企业创造就业11.73人的倍增效应。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积极创新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多梯次搭建平台,驱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方位助推就业。全年共收集有效就业岗位35919个,城镇新增就业20904人,其中,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39人,帮助610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114名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90%以上;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0743人,就业64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4%。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史上更难就业年"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社局以典型示范为动力,以能力提升为基础,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规定动作",不断推出"自选动作",积极打造中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招牌动作",在全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泰安市抓住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有利时机,不断扩大就业项目,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发展推动、创业带动、服务促动,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续两年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13,(10):28-29
广东是高校毕业生生源大省、就业大省。近年来,该省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从2006年的21万人到2013年的44.2万人,年均增加11%。2013年在该省求职就业毕业生达70多万人(包含入粤求职和往年未就业毕业生),占全国近1/1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其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完善和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着力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省人大出台《广东省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始终将高校毕业生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不断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2012年,全市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3.8万人,就业率86.3%;今年前五个月,全市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4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8万元,扶持216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带动70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做法一是强化政策激励。近年来该市先后出台了10余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规定和配套文件,形成了综合政策体系。在激励企业吸纳高校  相似文献   

15.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迄今已有5年。5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自主创业状况怎样呢?根据麦可思对2008届至2012届连续5届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增长下图是2008届至2012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从中可见,总体趋势上,这5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全国的总体比例从2008届的1.0%上升至2012届的2.0%,其中,本科院校从2008届的0.8%上升至2012届的1.2%,高职高专院校从2008届的1.4%上升至2012届的2.9%。数据说明,除了在金融危机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4,(5):16-17
正南京拥有普通高校43所,在校大学生80多万人,近几年来,每年毕业生达20多万人,南京地区每年接收毕业生7万人左右。南京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在社会就业矛盾比较突出、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下,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多形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南京籍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率100%。  相似文献   

17.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而大学生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高级形势,在高校就业率中所占的比重也成上升的趋势。在这种大环境下,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区域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为高校毕业生以黑龙江省区域为目标地点进行自主创业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增加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进而提高大学生选择创业的积极性,达到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菏泽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决策部署,通过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多“点”发力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优化就业手续。从公共就业服务“关键点”出发,打通服务堵点,提高服务质量。山东省内院校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者落实工作单位后,实行“网上签约”、推行“秒办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2月10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通知提到,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部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2014年12月11日《京华时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云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4万人,其中昆明市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超过2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约4000人,今年全市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突破2.4万人。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全省69所高校中44所在昆明,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都希望能在昆明就业,高校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挑战。同时,随着昆明市城镇化进程加速、城中村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总量加大,速度加快的情况十分突出。面对这些难题,昆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一方面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另一方面,着力激发各类群体的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