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澳门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现状在香港开埠之前,澳门曾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也是欧洲前往中国及日本经商的必经之地。鸦片战争之后,香港也实行自由港政策,且在地理环境上拥有相对优势,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迅速崛起;澳门的贸易转运地位则江河日下。1957年,葡萄牙政府允许澳门产品免税进入葡属地区,推动了澳门对外贸易的发展。60年代澳门经济开始起飞,纺织服装和毛纺织产品的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7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潮流的影响下,许多发达国家对香港输出的纺织品加以限制,而澳门仍可享受普…  相似文献   

2.
一、汕港澳经济关系的发展 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地缘、人缘、历 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汕头与香港和澳门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公元1535年,明朝政府在澳门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外国商船和往来贸易,标志着澳门的对外开放和正式开埠。1841年英国人占领了香港,并宣布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与自由港有关的商务活动,例如港口、船坞、仓储等得到了发展。1861年汕头被辟为通商口岸,对外经济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与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联系。若以1861年汕头开埠为标志,汕港澳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澳门经济增长率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在祖国大陆和香港仍以较高速度增长的环境下开始持续下降,个中原因令人深思,这绝非一般人认为的是由于所谓房地产投机资金的撤退那么简单。纵观澳门的整个经济发展史,除了开埠后接下来的100余年,依靠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和一定程度上的特惠条件进行垄断的转口贸易外,澳门经济在17世纪中叶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陷于衰落、贫困和相对落后的境地。本世纪60、70年代出口加工的短暂辉煌在很大程度上是香港生产要素输入的结果,而澳门本身几百年来始终未产生出发展正常产业的激励机制。到今天,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澳门都大大落后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收入收敛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和澳门在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两个特别行政区回归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的人均收入水平曾远远落后于香港和澳门地区。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的投资与人力资源的双向互动,三地经济出现了显著收敛现象。中国大陆的经济成功得益于香港、澳门地区与沿海各省市尤其是广东省在技术溢出、大规模的投资和贸易行为方面的一体化,而经济溢出、投资和贸易行为必定推动经济一体化和收入收敛行为的出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地区的收敛趋势并研究三地收入收敛性的决定因素。本文使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定量分析了中国大陆各省市与香港、澳门地区在过去40多年间人均收入的收敛速度问题,结果表明,在经济改革之前,中国大陆、香港与澳门地区不存在人均收入的收敛行为,而在经济改革之后,却出现了显著的绝对和相对收敛。在经济改革期间,如果模型不考虑贸易和对外开放因素,这一收敛速度将不超过0.01,如果考虑贸易和对外开放因素,这一速度则超过0.02。  相似文献   

5.
在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和CEPA全面实施的推动下,2006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继续保持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势头.内地对香港出口持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两地投资平稳增长;与澳门的货物贸易连创新高,服务贸易步入稳步发展期,投资与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也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6.
港澳经济合作问题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知识化和网络化已成日渐加强、不可逆转的趋势。澳门和香港分处珠江口西、东两岸,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特殊的地缘、人缘和史缘关系,使得港澳两地经贸交往向来密切,合作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互利互补、相互促进”的经济关系。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阻碍,两地经济交流还不够顺畅,其合作的潜力远未发挥。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为两地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下面从澳门角度就港澳经济合作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港澳经济合作关系定位问题澳门开埠早于香港,但香港…  相似文献   

7.
两岸经济建立机制化合作的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 开埠400余年的澳门,曾经有过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早期繁荣记录,后来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综合制约,自17世纪中叶以来,其演进一直处于停滞或缓步爬行状态。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出现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导致国际经济进入现代增长的发展,可借它未能催发澳门这块弹丸之地的同步发展。澳门面貌的改观始于本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曾创下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7%罕见纪录,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澳门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还是在80年代之后的近20年间出现的,到1992年,澳门的人均生…  相似文献   

11.
一、澳门与葡萄牙的经济关系: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澳门与葡萄牙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联系。但相对于政治和文化方面较为密切的联系而言,经济联系显得较为薄弱,与英国同香港的经济联系相比差之遥远,这既同葡萄牙政府和企业界重视不够有关,也同葡萄牙的综合国力不甚强大相联。下面我们从投资、贸易、旅游几方面分析一下澳门与葡萄牙的经济关系。从投资方面看,香港是澳门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其次是内陆资金,香港和内陆投资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大连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贸易、加工、货物转运和金融中心,港口吞吐量超过8万吨,以广迎国际客商闻名于世。只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大连被封闭在国门之内,港口建设发展缓慢。 但是,在中国南方的香港,自战后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现已是亚太地区的金融、贸易中心,并作为世界上开放度最大的自由港成为国际性综合经济中心。 香港的成功,使亚太地域很多国家和地区于80年代相继提出了创建香港式自由港作为加速经济发展核心的构想。韩国宣布要将济州岛建成第二香港,计划将西海岸群山港直接  相似文献   

13.
赌在澳门     
赌博,在澳门又被称作博彩业。它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澳门出现。当时一些直接从事苦力贸易的人贩子及地痞、流氓等,为诱骗华人进入澳门然后将他们拐卖出洋,暗地在澳门开设多种赌业并以“一夜暴富”为饵骗人上当。 据郑观应《澳门窝非论》记载,到19世纪60—70年代,澳门的赌业已初具规模,当时的“番摊”赌馆已达2000余家,赌博的方式有骰宝、山票、铺票、字花、字瞻、白鸽票等十余种。 1872年,港英政府当局对香港的赌博实行严禁,大批香港赌客纷纷前往澳门,使澳门赌博业更加兴旺。 光绪元年(1875年),广东赌商又将“闹姓”赌博…  相似文献   

14.
正一、澳门经济结构变迁与经济适度多元化(一)从加工贸易基地转变成为服务和消费中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澳门享有纺织品配额和普及特惠税制等优势,再加上内地涌入的廉价劳动力,成衣、纺织以及鞋类、电子、玩具等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出口及经济增长,成为区域内一个重要的加工出口贸易基地。可是,有关条件和优势到80年代后期便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A.香港与法国经济关系的发展 法国是较早与香港建立经济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与这一时期香港的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最具表现的是进入8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6.
张厚义 《发展研究》1999,(10):54-55
一、香港经济的演变 自开埠以来香港经济一直以单一的转口贸易为主。香港的制造业在70年代发展到顶峰,其产值占当时香港当地生产总值的 32. 9%,雄居各行业之首。随后房地产业、金融业、运输业、旅游业迅速兴起,转口贸易再度转旺,香港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80年代初,由于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边际利润持续降低,香港制造业面临升级换代的压力,此时恰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许多厂家纷纷北迁,制造业转趋寂落,其产值滑落到不足当地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服务业在香港迅速崛起,强化香港作为国际经济中心的地位。 二、…  相似文献   

17.
澳门拥有自己的货币,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而从澳门开埠到此之前的数百年间,澳门主要使用中国货币,包括银元、铜元等.19世纪初,墨西哥银元在远东一带包括香港、澳门和中国沿海地区流通,成为主要的商业汇兑货币.当时,在民间广泛使用的还有由各银号发行的凭单.  相似文献   

18.
回顾澳门约济发展的历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自从澳门进入政权过渡期后葡萄牙政府在澳政策很大程度上“重葡国利益而轻澳门发展”.导致澳门持续20年高达二位数的经济增长率渐成昨日云烟,转而进入了一叫年均增长率仅为4~6%的缓慢增长时则、但是.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回归后的澳门,吡邻东方明珠香港,背靠祖国广大腹地,其经济发展正面临重新进发蓬勃活力的契机。一、末代没低的“善后之举”从1991年开始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  相似文献   

19.
澳门经济的动态发展进程中,香港元素是一个不可忽视,也绕不开的因素.房地产业作为澳门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澳门赌权的开放,与博彩旅游业一起,进入了产业成长的新阶段.香港元素在澳门房地产业运行中研究的经济带动力效能,显示出澳门房地产业发展对香港的依赖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澳门房地产业与香港的关联性.计量结果表明,澳门房地产业对香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融合性.因此,应充分利用香港元素对澳门房地产业的带动力效能,合理推动澳门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一)自二战以来香港先后经历了两次产业结构转型,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转型。 香港自开埠以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一直以转口贸易为主导产业,至于其航运业、码头仓储业、船坞业、金融业则基本上依附于转口贸易,在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1959年港产品出口值首次超过转口贸易值,占出口贸易总值的69.6%。到1970年制造业产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0.9%,成为香港最大的支柱产业,同期贸易业占 19.6%,金融业占14.9%,服务业占18%,至此香港实现了其第一次产业结构转型。到80年代初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