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璐 《中国保险》2011,(2):30-33
我国保险深度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按照保险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发展关系。在保险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关系上,通常用保险深度来衡量保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2009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7,即每100元国内生产总值中保险费的贡献平均占7元。如果我国保险深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按照2009年GDP总量47360亿美元计算,我国保险费收入应当达到3315亿美元,但实际上当年我国保费收入仅为1630亿美元,保险深度为3.4,不及全球平均值的一半。下图为国内生产总值前十位的国家在GDP、保费收入及保险深度上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邓玲 《海南金融》2007,(6):65-67
我国自1982年恢复开办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曾一度达到88.8%,但在1999年却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随后占比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相对于一些西方国家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状况,我国的发展是相当的不充分.本文从介绍我国团体保险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道路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团体保险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国保险公司看上中国什么不久前,德国格宁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赤玉根博士来华访问时对记者说,加入WTO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可能持久成长和提供非寿险和寿险、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需求的区域,他看好入世后的中国保险业。我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外资保险公司看来这是一块肥肉。从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本国当年GDP的比例)看,2000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为127.7元人民币,世界平均水平为360美元左右;保险深度1.8%,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中国市场离饱和甚远。全球经济疲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加入互联网保险阵营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我国互联网保险取得了更为深入的发展,在规模保费、产品多元化上有了一定成果。但就目前来说,我国互联网保险仍旧处于摸索阶段,其发展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潜力提升的因素一、保险市场复苏及标准化保险产品需求增长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迎来了新一轮增长,整体市场增速达8%。  相似文献   

5.
国外健康保险精算现状分析及启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滔 《上海保险》2004,(5):35-37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健康保险的保费已经达到百亿元以上的规模,在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论坛上,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一定要实行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但作为专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健康保险精算在中国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健康保险精算技术水平和健康保险精算师的规模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我们对几个在健康保险制度和精算体系方面都有一定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健康保险精算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了解这些对我国健康保险精算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5亿元,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年6月29日)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增长显著,但整个农业保险制度体系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农业保险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经验等各方面原因,无论是在国家制度层面还是在险企经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业2016年总资产规模逾15万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速度达到24%,保费收入处在稳定的快速增长期,保险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保费收入名列全球前茅。但保险大国并不意味着保险强国,我国保险市场仍然存在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不高、渗透率低、行业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保险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评估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整体状况的基础上,对中资保险企业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竞争压力进行预测:中资公司保费增速相对趋缓,而外资公司保费将会高速增长;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和规模必然会有所突破,但中资公司保险资金运用能力仍难有大的提高;保险中介市场中,外资公司将逐步获得优势。最后,提出了中资保险企业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于1982年恢复试办,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始终保持了不断上涨的趋势,农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也逐年上升,于1992年达到历史最高点8.17亿元,占当年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3.38%.然而,从1993年开始,农业保险的经营规模不断缩减,险种的数目也在不断减少,从最多时期的60余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种.从2003年开始,国家逐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重视,但是农业保险市场的表现却不容乐观,在一段时期内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萎缩的现象.200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0.081%,每家农户投保费用不足2元.截至2006年,农业保险保费收人为8.4亿,占全年总保费收人的0.15%,占全年总产险保费收入的0.56%.从下表可以看到2001年~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人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中介业迅速壮大,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2006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4477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9%,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可惜的是,保险中介佣金的课税问题却不近人意,保险业中介佣金的课税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梁立 《云南金融》2012,(2X):105-105
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管层出台银保新规,旨在促进银行保险规范发展。新规的实施给银行保险乃至整个寿险业保费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达到的规范性效果目前却仍不尽如人意。保险公司及银行应当深化合作模式,通过战略联盟或者专业化中介道路推动银行保险进入新的发展时代。监管层也要加强协调配合,为银保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2.
梁立 《时代金融》2012,(6):105+107
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管层出台银保新规,旨在促进银行保险规范发展。新规的实施给银行保险乃至整个寿险业保费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达到的规范性效果目前却仍不尽如人意。保险公司及银行应当深化合作模式,通过战略联盟或者专业化中介道路推动银行保险进入新的发展时代。监管层也要加强协调配合,为银保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健全财政补贴体系,完善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孙红  田晓星  李盈颖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4):64-64,F0003,F0004
近年来我国寿险公司的分红保险类产品业务发展迅速,其保费收入已占到寿险总保费收入的50%以上。但分红类保险的保费大量集中于少数几个险种或期限上,一旦没有替代性很强的后续产品,保费收入就会有很大波动,资金流的连续性也会受到影响。保险公司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使分红保险能够平稳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夏翔 《上海保险》1997,(12):44-47
一、全球保险创新的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1.保险业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保险业发展异常迅速,全世界保费收入1950年为210亿美元,1987年猛增到10701亿元,1990年以后保费增长幅度有所放慢,保险市场需求相对饱和,保险商品供给过剩,这促使西方保险公司一方面将眼光投放海外,另一方面又积极开辟保险创新业务;而我国自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中保集团为主体多家保险公司并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300多万人,兼业代理机构20万余家,专业中介机构2500多家,2013年中介渠道保费占全国总保费的比例达80%。然而,我国保险中介市场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影响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FGT贫困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我国30个省份的2010-2018年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数据,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我国对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的减贫效应的异质性,并分东、中和西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存在减贫效应的区域异质性:随着贫困程度加深(分位点增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扶贫效应先增加后降低.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每提高1%,FGT贫困指数下降的范围为0.045%~0.15%.  相似文献   

18.
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保险企业应收保费的挂帐现象较为突出,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应收保费集合了大量的债务风险,直接影响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和保险偿付能力,成为保险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风险。一、风险成因分析应收保费的存在有诸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条件来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缺乏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够成熟,加上国有企业在转轨中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险业发展举步维艰一部分归因于对保险税收立法的严重滞后,以及由此导致的税收在刺激保险业发展上的软弱无力。一方面,对保险公司实行的高税负使其加大了保费中的费用因素,将税负通过提高保费的方式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另一方面,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关保险费和保险赔款也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致使整个社会的有效保障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险业具有发展潜力实践表现说明中国保险业具有发展潜力近年来,中国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参见表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上述三项指标仍逐年有所增长或深化,与此同时,世界层面的上述三项指标却有所减少或降低(参见表1)。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持续、稳健和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中国保险业发展原因可能包括很多非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