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初始阶段,大多是"农业支持工业".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时,就需要进行工业化的战略转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潘锋 《发展》2008,(7):15-16
胡锦涛同志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的科学判断,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据统计,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3340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已降至6.5%,  相似文献   

4.
把握两个普遍趋向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总书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报告》2007,(38):1-12
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工农关系转换一般经历了农业支援工业发展、工农业平等发展和工业支援农业发展三个阶段。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标志有: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非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绝对主导地位;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城市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工业部门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反哺农业阶段,政府一般运用价格、财税、信贷、公共服务等政策,对农业实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7.
两个趋向: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总体上已经从“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工业化起步阶段,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更高的阶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现代化发展前后两个趋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对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更加自觉地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衡阳市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而城市工业已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任务,更是城市支持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俊 《浙江经济》2005,(4):8-10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尽管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我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实力。  相似文献   

11.
凡兰兴 《特区经济》2010,(11):150-152
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相一致。目前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存在诸多问题,与新型工业化不相适应,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应构建目标综合化、主体多元化、手段双重化的工业反哺农业体系。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综观一些工业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综观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完成了前一个趋势的任务,正转向第二个趋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一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为了发展工业,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建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进了工厂成了工人,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是同一个过程。工业化实现后,积累了大量财富,然后反哺农业,用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武装农业,改造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竞争而提出的适时方针。文章从福鼎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福鼎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当前比较时髦的一个提法。从理论层面上讲.这个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新鲜的。说它正确,是因为工业对农业的历史欠账太多了:一个“剪刀差”,剪出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剪出了一条至今难以逾越的分割城乡的制度鸿沟。过去几十年中,农业曾为工业化提供近万亿元的积累和无法估量的无偿劳动。现在,工业化迅猛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居于主导地位,是到了该反哺农业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工业是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实现凤翔从农业大县到经济强县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工业要有新突破。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顺应民意,遵循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那么,如何推进工业化?一、推进工业化,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的市场化为背景,以农业的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为框架的农业工业化,是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温铁军 《北方经济》2005,(12):13-15
引言:"切不可把农村问题仅仅当成是农村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相信只要城市化就解决问题" 中国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一般都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市场经济的国家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等东亚小农社会国家,都会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工业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是片面的,片面理解工业化会造成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等非工产业,扭曲产业结构等后果。工业化的本意是产业化,本质是专业化,工业化的起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二元经济。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工业化的基本保障。重新认识工业化意味着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为各个产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促进专业化分工,将推进市场化与推进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占俊 《发展》2003,(10):6-7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得出的科学结论。作为合水县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把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第一要务,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树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第一政绩”的观念,抢抓机遇,挖掘资源,依靠科技,加快发展步伐,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抢抓机遇大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在巩固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重点在农副产品加工业上求突破、促发展。新办脱水蔬菜加工厂、金盏菊香脂提取、草粉草饼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20.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