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抗拒的大趋势,中国加入WTO后,将更深入地融入这一趋势中;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研究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盘考虑,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跟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目前的一些现象似乎说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正在放缓,而区域化浪潮则日益高涨,但这并非是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无论从现实还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放缓只是其自身矛盾激化的结果,区域化是在此种情况下的次优选择,其最终的归宿点仍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它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又带来巨大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运行机制不断得以加强,知识经济已成为全球化新的动力,经济全球化正以产业结构变革为核心,跨国公司的无国籍化正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战略联盟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武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情况,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领域中的表现,是各国在经济上独立自主的权利。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经济主权原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二并不矛盾,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坚持经济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主要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金融、竞争的全球化以及教育的全球化。科技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而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又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推动了生产、贸易、投资的全球化发展,从而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和同的部门得到有效配置。即将入世的中国应积极做好准备,完善经济机制,融入全球化潮流。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对立的一面看,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仍带有浓厚的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割裂了。因此,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抵触与冲突的一面。从相互统一的一面看,区域经济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集团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性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尽管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历史进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不可能是“西方化”、“美国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是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入这一进程的目的是利用市场经济,为本国经济发展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就范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性必须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作出制度性的分析,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使社会主义者理直气壮地坚持欢迎经济全球化、顺应经济全球化、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不是孤立的,它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并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因此,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对转发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而新自由主义是风靡全球的经济思想,三者都对人们的经济生活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史、企业全球化的时间轨迹史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史相比较,三者在时间发展轨迹上存在某种逻辑的一致性。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全球化进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自由主义是两者迅速发展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理论精髓符合跨国公司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提供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国际市场竞争决定了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是包括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在内的各主权国家均需解决的问题。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快的速度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在新世纪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我国作为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中国家,应特别谨慎地选择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反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提醒世人,经济全球化并非一首各国共同繁荣的田园牧歌,它既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同时又蕴含着风险。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给中国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既然历史地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就必然要以极大的勇气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唯其这样,才不致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结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中国已加入WTP.正在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当前,正确认清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特点及正负效应,是我国制定和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末至今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主要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等方面。它对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它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产生了重大影响,必将有力地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难题,如联盟松散、国家主权面临挑战、造成世界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等,这些也会制约它的发展.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在某些条件下也会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效应。我们应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反对借口环境保护搞贸易保护,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克服其消极影响,更好地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国应该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之中,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第三次潮流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西方国家依仗其强大的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的优势,以普世价值观为其理论基础,大力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对这一潮流的看法,西方秉承其全球化理论,认定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几全其美的大好事。发展中国家则持正负效应说。发展中国家应持唯物辩证观点,正确分析和应对,坚持经济全球化的二重观,从历史发展趋势着眼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发展,确保国家主要权力、主要能力和主要权威的前提下顺应其发展;坚持经济全球化中文化的二元观,弘扬本土文化,强化本源文化,汲纳异质文化的积极成分,交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薛燕 《全国商情》2006,(3):54-5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日经济贸易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趋势,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两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公开化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与政治密切相关。要解决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问题必须依靠双方共同的努力,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战略性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强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创新形式,这是二者的内在逻辑联系。市场对经济全球化产品障碍,经济以一体化方式克服市场障碍。它采取企业一体化和地区一体化两种形式为经济全球化扩张开辟道路。地区、大区直至全球一体化是其宏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克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