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2010年,《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把两岸经贸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后ECFA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有压力也有机遇,加强两岸的经贸合作既有主管条件所迫,也有难得的客观优势。面对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后ECFA时代"两岸经贸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该协议的签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ECFA的签订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让大陆和台湾在各个层面的交流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治及政策方面的原因,两岸的经贸往来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平衡的格局,特别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在融资合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需要一一解决。在分析后ECFA时代两岸合作的优势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两岸融资合作方面存在的障碍,并针对障碍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后ECFA时代两岸融资合作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外经贸统计》2010,(3):17-20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我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两岸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本刊特邀商务部台港澳司官员就两岸贸易发展情况,从统计角度做一个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
ECFA的签订确立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方向,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两岸经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接着分析了ECFA的签订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后ECFA时代加快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ECFA的签署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在两岸经贸关系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却显得相对滞后。“大经贸,小金融”的不平衡发展格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阻碍了两岸金融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步伐。本文通过对ECFA签署后两岸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现状的阐述与分析,从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三个核心领域和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建议,展开对两岸金融合作进程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将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6月29日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海峡两岸为深入开展经贸合作、促进两岸经济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FTA和ECFA都将以促进亚太地区对话、交流与合作为宗旨,为促进区域间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  相似文献   

7.
探班ECFA     
白灵 《商界》2010,(7):36-37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即最近热透的“ECFA”,其实是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一种,只不过ECFA签署的两方是台湾与大陆。简单地说,协议的主题就是两方谈好贸易条件,台湾商品可以免税进入大陆市场,同时台湾也得大幅开放大陆商品进入台湾。这意味着台湾与大陆将会逐渐整合成一个市场。ECFA究竟会对台湾经济造成多大的冲击,又会给大陆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尽管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其中的商机,已经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生效,为两岸经贸发展和金融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银行业应强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共同提升两岸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携手推动两岸经济健康发展,其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9.
ECFA的签订确立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方向,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两岸经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接着分析TECFA的签订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后ECFA时代加快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台商应抓住十二五契机与陆企共创双赢 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董事长王志刚日前在台北举办的“后ECFA两岸产业合作论坛”上表示,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后,台商应抓住大陆“十二五”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陆企业共创双赢。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主席指出,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不仅如此,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后,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试图描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分析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探究美国的台湾政策和两岸政策,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就两岸接触商谈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6月21日海峡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两岸继2010年6月29日签署ECFA后经贸合作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的延伸,台湾开放服务64项,大陆开放服务80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五年的酝酿与协商,规范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流活动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以下简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于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正式签署,ECFA生效后将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对促进两岸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意义重大。继CEPA之后,ECFA的签署对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无疑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与台湾虽说都是WTO的成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始终有许多限制。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发展十分迅速,使得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ECFA的基本含义及特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借助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了ECFA签署给两岸带来的经济效应,估算出了ECFA签署后大陆和台湾各自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值,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ECFA(英文全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即《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于2010年6月29日签署,2010年9月15日正式生效,它是大陆与台湾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是为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作出的特殊经济合作安排.  相似文献   

18.
财经大事记     
《中国海关》2010,(8):4-4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哳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承庆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ECFA的箍鞯将为双方贸易舟由化提供制度性保障,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霞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唐炜(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唐炜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三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研讨会上指出,两岸两会恢复商谈,包机直航和赴台旅游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说目前当  相似文献   

20.
《WTO经济导刊》2010,(9):10-10
8月17日,台湾的立法院表决通过两岸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台经济部官员称,ECFA协议最快在9月生效;至于关税减让与服务业市场开放,则将在明年1月1日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