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贸易立国政策的功与过贸易立国是日本长期以来的国策。战后40年的发展证明了贸易立国思想有很大现实性,日本就是在贸易立国思想的指导下,走完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的。战后日本贸易立国政策的成功有其国际条件和社会基础。其国际条件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新组合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战争打乱了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旧的国际贸易的格局,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姚勇 《现代日本经济》1998,(1):20-23,43
一般认为,当代日本经济的成功是50年代后的“贸易立国”和80年代后的“技术立国”政策所致。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日本适应了战后世界技术贸易的经济趋势,30年间日本技术贸易使经济增长从动态不平衡走向平衡。纵观30年贸易状况,日本以技术贸易的巨大逆差换取商品贸易的顺差,而商品贸易的顺差使得技术贸易日趋平衡,同时,30年间日本对外贸易,尤其是技术贸易是经济动态增长的动力。因此,技术贸易是日本强国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技术贸易角度宏观阐述日本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状况与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替代国际贸易吗?──浅析日本“海外投资立国”的战略转换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苏薇众所周知,战后的日本,以其惊人的速.度医好了战争的疮痍,迅速地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并高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超级经济大国。研究日本经济成功...  相似文献   

4.
欧阳秀 《北方经济》2013,(12):77-79
贸易立国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两大支撑.本文利用战后日本货物贸易的数据,分析了1950-2011年日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揭示日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变化,并结合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贸易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日本贸易结构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日本贸易立国战略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大的制造业是日本实施贸易立国战略的基石,振兴制造业是日本应对入关挑战的中心工作。日本应对入关挑战的过程也就是保护、扶持、引导、推动企业超常规发展的过程。因此,日本贸易立国战略的实质是制造业立国。这点对我们当前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很在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评日本从贸易立国向对外经济综合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50年代中期,日本确立了以贸易立国为主导的对外经济战略,即努力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后,日本制成品出口比率迅速上升,1965年已达92.1%。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1965年,日本进口中初级产品比重为74.0%,制成品为23.3%。此后的大多数年份,制成品进口比率都在20%以下。日本实行贸易立国战略主要是基于如下的经济背景:(1)一方面,日本国内资源贫乏,技术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原料、能源、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日本直到1964年才根本摆脱了贸易逆差状态。在此之  相似文献   

7.
樊勇明 《世界经济研究》2012,(8):75-80,86,89
2011年日本的国际收支出现历史性转变,贸易收支和服务收支均为赤字,所得收支成为经常收支盈余的主体。日本海外资产规模已经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不相上下,海外净资产连续22年据世界首位。日本经济正经历着从"贸易立国"向"投资立国"的战略转型。日本海外资产增速快,净资产多,但是结构不合理。同欧美"枢纽式"海外资产结构相比,"单行道"式的海外资产结构表明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还不高、国内创新能力不足。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企业行为变化和政府政策从不同角度推动着日本经济的转型,但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日本FTA战略看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日本充分利用了贸易自由化时期的有利国际环境,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多年来一直奉行多边自由贸易政策,从不搞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的经济合作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日本媒体、企业界和政府对区域贸易集团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2001年,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对日本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日本加快了构建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孙涛 《科学决策》2003,(2):17-23
日本在战后四十年曾经确立的追赶型经济增长战略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目前正在悄然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由传统贸易立国战略向海外扩张战略转换.而且,根据日本的经济基础和特有条件,日本完全可能借助新战略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0.
浙江温州尽管职工下岗率高于全国平均数,但他们却平静地走上了市场,不断“转”上了新岗,故而获得了:温州无下岗“的美誉。这在全国各地普遍为职工下岗问题感到搔头时,温州的“奇迹”着实令人振奋,也给人以启示。对于下岗,一般人有点害怕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光是「怕」,解决不了问题。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走市场经济之路,而由「老路」改走「新路」,又难免出现一些「摸生」、「绊脚」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振奋精神,顽强面对。温州人的,万言,就将「下岗」说成「站起」,「站起」者,「别趴下」是也。天涯何处无芳草,此处…  相似文献   

11.
凡文 《亚太经济》1985,(3):54-57
日本 实行出口扩张战略 自七十年代后期,日本虽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的道路,但扩大对外贸易始终是日本的立足点,扩大出口尤其成为“生命线”。1984—1989年预计日本的出口平均每年增长6.6%,比进口增长5.2%高得多。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战后经过1946-1955年近10年的经济恢复期后,国民经济迅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而“贸易立国”则一直是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主要方针政策。日本从1952年开始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并于1955年9月加入了关贸总协定,成为该组织的第十二条款国,但这并不等于日本完成了重返世界经济舞台的过程,而仅仅将日本纳入世界经济轨道的一个开始,其人关的过程实际上持续到1964年,即日本被关贸总协定接纳为第十一条款国,而与此相伴的日本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及金融自由化则持续了更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以创「五优」树「十风」为主要内容的「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系列活动,建设文明旅游城市。其具体内容是:密切党群关系,发扬优良传统;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优质服务;搞好综合治理,建立优良秩序;抓好市镇建设,创建优美环境;抓好科技、文体、教育,培育优秀人才;以及勤政为民的「政风」、优质服务的「商风」、文明生产的「厂  相似文献   

14.
永丰县现有「空壳村」53个,为扶助「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一个县直单位包一个「空壳村」,不脱「壳」不脱钩的办法。凡是包村挂钩的县直单位,要负责组织、指导、扶助挂钩  相似文献   

15.
战后,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有利条件,在“贸易立国”国策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以重厚长大为特征的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等工业,通过大量生产,谋求规模经济利益,从而赢得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一跃成为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10%的经济大国。但是,自70年代初期起,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日本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低速发展.日本的产业主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观光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对带动其它产业和扩大就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日本对旅游业成为21世纪日本的支柱产业表现出极大的期待和关心,2003年4月发表了旅游观光立国报告书,强调了增进国际交流和经济自由化以及旅游观光立国目标的重要性,揭示了外国人到日本旅游人数少的问题,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了日本旅游观光立国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畔禁忌俗曾广玉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素有"江南明珠"之誉。世代生息在这片水域的人们,为了冀祈吉祥、驱除凶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乡禁忌俗。当地渔民在船上禁讲「猫」、「鼠」、「乌龟」、「王八」等语词。因为猫是鱼的天敌,猫看见了鱼...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起至今,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实施已有5年。在过去的5年中,日本政府在观光立国战略的体系框架下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日本各界对于观光立国战略的成功实施都寄以厚望,希望观光立国战略能够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政治、经济双重角度分析和探讨这些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政策法规其本身的内容、实施的状况、取得的实效、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后,我们认为这些政策法规将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旅游业将成为日本针对国内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的契机,一方面观光立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战略也将为日本努力成为政治大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是闻名于世的工业强国,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日本的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闻名于世的工业强国.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日本的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