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规模 根据调查情况,除个别银行以外,西北五省区股份制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整体规模呈增长趋势,全辖2001年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2004笔,共24055万元,2002年前9个月累计发放4453笔,共55555万元,增势明显.2002年9月底共有汽车消费贷款6857笔,金额70070万元.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个人轿车消费信贷的原因有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不理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信用制度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等.加强我国个人轿车消费金融服务应树立现代消费观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和贷款担保制度,促进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实现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合作.  相似文献   

3.
闵奇  刘卫  游满仓  王馨 《西部金融》2004,(10):27-29
本文通过对大荔县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兴衰的调查,研究了银行、保险有关条例、条款的缺陷,分析了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贷户等不同利益主体的责权利,肯定了汽车消费贷款对增加银行收益、刺激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对发展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信贷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也逐步显现出来。商业银行应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和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5.
教育助学贷款作为教育消费信贷的一种形式是金融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大力发展能够启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它也存在着诸如风险防范等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已严重阻碍了消费借贷的健康发展。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房价和车价的下降致使部分消费者“断供”,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瑕疵,抵押物变现困难,消费贷款市场竞争不规范,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法规体系不完善等。为促进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应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消费信贷评价模型,逐步完善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体系、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以及消费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7.
赵维峰 《西部金融》2003,(10):16-17
一、目前全市汽车消费信贷运作状况及效应 2001年底,工商银行庆阳市分行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此后农行、建行陆续开办了此项业务,中行也在积极申办之中.三家银行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有利时机,把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作为调整信贷结构、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开展营销策划和业务宣传,使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迅速扩大.截至2003年6月底,全市汽车消费信贷规模达5026万元,营销汽车514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较快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消费信贷是个人金融服务的一种形式,是金融机构为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向其提供的一种融资方式.近年来,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消费信贷政策措施,各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了个人住房、汽车消费、教育助学、大额耐用消费品等消费贷款品种,大大满足了消费群体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银行利润收人,消费信贷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新的效益增长点.但是,目前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消费信贷增长缓慢,消费信贷水平还相当落后,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比较突出.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开展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尚处发展初期,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小,比例低,制约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因素银多,为了发展这项,拉动消费,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社会各有关部门都应为此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也谈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一项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所推崇,汽车消费信用贷款的前景非常可观,但由于前几年通货膨胀风险的释放、汽车信贷保险的退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至今仍未走出低迷不前的困境,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要重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完善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就必须加快个人信用咨询网络、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对个人汽车信贷明确资质要求,加强风险控制,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从事专业化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完善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配套法规,改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才会更加稳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发达国家由于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个人贷款相对宽松,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方式。相较之下,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文章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着手,介绍了汽车消费信贷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发达国家由于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个人贷款相对宽松,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方式。相较之下,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文章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着手,介绍了汽车消费信贷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力度的不断加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整个业务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从商业银行开展此项工作的实际看,虽时间不长,但各行大都能根据消费信贷业务的特点,如客户人数众多、借款金额较少、风险控制难度大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费贷款的基础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改进,将会对消费信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消费贷款是金融机构以消费者信用为基础,对个人发放用于购置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相关服务的贷款。2009年以后银行业的住房贷款、按揭汽车被划分为单独分类贷款科目。与此同时对消费贷款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消费贷款特指用于解决房屋装修、购买家电用品、出国留学、旅游婚庆、通讯服务等方面消费需求的贷款业务。其信用性质属于抵押类贷款,包括住宅抵押贷款、非住房不动产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等。消费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周期性强、用途广泛、贷款额度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住房开发贷款和消费贷款是商业银行大力开展的住房信贷业务,是住房建设和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使国家对住房产业进行有效调控,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初步分析了两者对住房供求的影响,并对两者在银行经营目标体系中的运作及相互力量进行对比,与其他住房相关政策的关系亦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消费贷款对于刺激居民消费、摆脱市场商品供大于求、保持供求平衡、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大意义,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是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强化银行同业间的信息交流,同时,结合建立保障和担保制度,逐步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信用风险分摊机制,缓解银行的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17.
继住房按揭开放后,央行消费信贷的“水笼头”被进一步拧开,酝酿多年的汽车按揭于今年10月正式和世人见面,那么,社会各界对此又有怎样的反应和评说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已进入消费信贷时期。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开展了多年,出现了“好叫不叫座”的现象。究其问题所在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购车人和汽车销售商四方关系没有合理理顺,而且该业务“二高一低”即高出险率,高赔付率以及低追偿成功率。为此,业务涉及的各方要加强合作,规范操作,联手做好贷前资信调查,事后追偿工作,共同维护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近几年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 (一)消费贷款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消费贷款余额反映了消费信贷规模的大小.2001年消费贷款余额比2000年增加2755亿元,增长率为65.1%;2002年消费贷款余额比2001年增加3679亿元,增长率为52.7%;2003年消费贷款余额比2002年增加5067亿元,增长率为47.5%.可见,近几年消费贷款余额不断增加,消费信贷规模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一、铜川市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基本情况 自2002年10月以来,汽车消费信贷成为铜川银行信贷市场上的一个亮点,截止2003年6月末,仅8个月时间,累计发放汽车贷款3329万元,信贷支持购车237辆,直接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全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仅有农行1家开办了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保险公司机构中仅有人保介入.与之形成显明对比的是铜川市汽车销售商则报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全市的汽车经销商已达12家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