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开启外资并购国企大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位跨国公司的代表不久前在辽宁考察时表示:为了收购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他在3年内考察了200多家中国企业。且不说其考察的结果如何,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近来一系列关于外资并购政策的出台和最近发生的一桩桩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事件,让人感到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相似文献   

2.
詹西  胡红燕 《西南金融》2002,(12):57-59
随着加入WTO,我国已经认识到跨国并购国有企业是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发展趋势为解决我国企业融资困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也把外资并购过程中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及尽快建立相关法律体系等问题提上了议程。本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这把双刃剑作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国企 现实需要 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跨国并购这一以资本整合资源的直接利用外资方式对于我国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理性选择。我国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困境的情况下,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定价,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并购。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近年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争议的一种并购方式。一部分学者盛赞管理层收购方式的先进性,认为这是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剂良药,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另一部分学者则痛斥管理层收购是管理层瓜分国有资产的最后的盛宴。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说起,对我国企业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外资并购考验中国法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并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契机。外资并购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对外资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外资在国内的直接投资尤其是股权投资出现了新的热潮,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成为外资布局中国的重要手段, 这同时也引发了对外资股权投资中潜在的行业垄断和妨碍国家经济安全的热烈讨论,国内要求“防范恶意收购、股权投资要有底线”的声音日益强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在迎来新一轮国内巨大投资与获利机会的同时,也重新引起了对外资在国内股权投资有关政策风险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使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考量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外资并购有助于提高我国目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主要来自于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主并方来自于亚洲的并购比来自于欧美的并购对我国目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好。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8.
黄剑  韩英彤 《中国外汇》2007,(10):58-59
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2006年有关中国境内企业的整体或部分收购交易为2263起,高于2005年的1786起,交易总值达到1038亿美元。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于2007年8月30日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其中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近两年,外资并购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凯雷收购徐工一波三折、舍弗勒收购洛阳轴承、克虏伯并购山东天润曲轴、法国SEB集团并购苏泊尔、达能并购后与娃哈哈的商业纠纷、花旗并购广东发展银行(外资持股超过20%)、国际日化巨头强生收购大宝、几年前美国吉列入主中国明星企业南孚电池等一系列案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又因为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并购屡屡受挫,外资并购在学术界及涉外经济领域的争论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外资并购是否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如何规范外资并购?为此,本栏目特别策划专题,将争论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分类汇集并请有关专家点评,同时提出外资并购中的外汇管理问题,一并供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梅 《国际融资》2015,(2):51-52
加拿大政府出台了针对外国国有企业投资的新规定,提出了更高的审核要求。根据新规定,加拿大政府今后将从三方面对外国企业收购进行严格审查:第一,外国国企对所收购的加拿大企业的影响或控制程度;第二,外国国企对所收购的加拿大企业所在行业的影响或控制程度;第三,外国政府对收购加拿大企业的国企的影  相似文献   

10.
外资采用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其原因可从毛蕴诗教授在《公司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并购的优点有:迅速的进入生产和市场,大幅度的降低企业扩展的风险和成本,易于实现多样化的经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技术等.可以预见的是,外资并购在我国并购的问题存在,对该行为的监督机制的建立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1.
湖南湘潭市是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城市。从2000年开始外资以资产收购和股权购买方式并购该市企业的势头方兴未艾。外汇局湘潭市中心支局就此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理财》2005,(2)
★★★李荣融:必须纠正MBO中的违规问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认为:虽然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管理层收购和国有产权交易存在严重不规范行为。据悉,2004年,国资委对21个省、市、自治区国企改制进行了调研督查,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行为,一些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出现了企业负责人自卖自买,暗箱操作的现象;有的以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的担保,将收购风险和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有的损害投资人和企业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步伐加快,不少规模较大的并购个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本文从达能收购娃哈哈一案所引发的争议入手,分析我国外资并购的相关立法存在的不足,并对完善外资并购立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潘哲 《中国外资》2008,(10):127-12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跨国并购活动逐渐频繁,许多外国投资者将目标瞄准了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跨国并购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是双刃的。一方面,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并购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亟待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具有外资背景的港中旅集团在国企中冶集团收购民营唐山恒通的曲折过程中的内控手段为例,比较了境外、内地两种背景的国有企业在兼并收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流程区别,从而揭示内地国企的在兼并收购中相较于境外上市国企的内控缺陷,为以后国企的兼并收购活动起到警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资采用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其原因可从毛蕴诗教授在《公司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并购的优点有:迅速的进入生产和市场,大幅度的降低企业扩展的风险和成本,易于实现多样化的经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技术等。可以预见的是,外资并购在我国并购的问题存在,对该行为的监督机制的建立不可避免了。一、外资并购含义的探悉1.并购含义的探悉。根据国务院1993年4月22日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章的规定,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指任何法人通过获取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而取得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公司收购是指通过公开购买一家公司的股份而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广义的兼并包括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此外,也有学者将“MERGER”译作“合并”,但是,根据我的观察,目前很多学者都将其译作“兼并”而将“NSOLIDA-TION”译作“合并”,这可能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公司法的规定。因为我国公司法将合并分为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即A B=C,吸收合并即A B=A或B,而通常的都将新设合并排除在了并购的范围之外,主要原因是新设合并主要依据公司法或企业法来调整,而不会涉及收购另一家的股份而仍存在原收购的公司或企业的资格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具有外资背景的港中旅集团在国企中冶集团收购民营唐山恒通的曲折过程中的内控手段为例,比较了境外、内地两种背景的国有企业在兼并收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流程区别,从而揭示内地国企的在兼并收购中相较于境外上市国企的内控缺陷,为以后国企的兼并收购活动起到警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段燕妮  王冰 《涉外税务》2007,232(10):70-72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由于缺少规范国有资产转让的法律法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出现了税基弱化和税法刚性的弱化.本文通过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涉税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税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跨国并购正在取代传统的投资建厂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越来越多,从以往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对我国目标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外资并购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其次对其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优化外资并购的对策和建议,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史东明 《中国外资》2003,(12):42-45
<正> 在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过程中,外资具有强烈的并购国有企业的内在需求。我国深化国企改革,也需要借助于跨国公司购并国企活动,加速国企的改组改造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何建立起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