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房地产》2006,(3):11-16,31
第一条 为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
<正>郑物【2011】4号为了健全和完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创新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前,业主自我管理模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住宅小区业主代表协调委员会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郑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住建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等法规制度为指导,以《郑州市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工  相似文献   

3.
2005年深圳市实施《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明确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随着《物权法》、国家《物业管理条例》、建设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五部法规的施行,更加明确了街道物业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其政策性、业务性强。经过7年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在物业管理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现就街道办事处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业主公约,是指由业主承诺的、对全体业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使用、维护、管理以及业主的公共利益等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自治规范。业主公约是维系业主自治管理物业的重要纽带,是有效调整业主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重要途径。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物业管理的行政法规《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物业管理业主公约制度。《条例》第17条、第22条、第23条对业主公约的内容和效力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概括,而业主公约在物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本文将结合《条例》的有关内容作以细致的探讨与解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物业管理的法律理论与实务。一、业主公约的必要内窖根据国内外有关法规的规定,业主公约一般应有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尽管《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相关主体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权利、义务界定,但是由于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到物业服务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诸多主体,如  相似文献   

6.
《山东房地产》2009,(1):1-1,4-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物业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2003年《物业管理条例》公布后,我国出现了物业管理立法的高潮,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物业管理似乎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但物业管理在中国内地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从第一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算起,不过30多年,从第一个业主委员会诞生算起,只有20多年。无产者变成业主,难免不适应,有什么权利,应当承担什么义务,都不清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以至行政机关,在物业管理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也在不断探索当中。许多并不正确的认识必然反映到立法中来。在行政许可法、物权法颁布之后,用这些基本法律确定的原则以及现实需要来看十年来的物业管理立法,我们会发现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制约着物业管理事业的进步。特别值得警惕的是,越新的法规越多问题,这是否反映出物业管理的法制进程在放慢甚至倒退,值得关注与研究。本文试就物业管理法规中亟待完善的几个问题,陈述管见,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8.
《山东审计》2003,(3):30-30
(摘自鲁政办发[2002] 60号)第一条 为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各级行政机关受理和处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简称投诉人)对行政机关和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被投诉人)的行政效能投诉,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对行政效能投诉有专门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三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坚持分级负…  相似文献   

9.
蔡毅 《上海房地》2004,(10):59-60
《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物业管理行政法规,其核心意义在于确立了一系列重要的物业管理制度,对业主及业主大会、前期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的使用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2005,(12):69-7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房地产估价机构行为,维护房地产估价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估价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国土经济》2008,(12):26-28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惩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物业管理各方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物业的使用、维护、服务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业主自行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物业服务纳入现代服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对治理“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做出英明决策,政策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厂中央对治理“三乱”的决心c中央文件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切一刀”。“切一刀”主要是指五取消:(1)凡属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计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明文规定之外向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之外向企业实施的罚款项目一律取消。(3)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明文规定之外的向企业集资的项目一律…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管理》2011,(5):21-23
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保障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评估》2006,(5):1-6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房地产估价机构行为,维护房地产估价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估价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酝酿,起草和反复调研,论证的《物业管理条例》得到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正式颁布执行。从此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有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法规,确立了物业管理在我国的法律地位,标志着物业管理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7.
《物业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由此来看,《物业管理条例》把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作为一个行政管理的问题,主要考虑了行政管理的便利,而偏离了物权保护这个最重要的前提。这显然不符合物权法有关保护业主区分所有权的宗旨,从现实情况来看,也不符合物业管理的实际,不能为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实务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房地产估价机构行为,维护房地产估价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估价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Ⅸ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山东房地产》2005,(5):1-1,4-9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房地产估价机构行为,维护房地产估价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估价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一、自由裁量权的分类 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根据现行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可将自由裁量权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