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龙 《商界名家》2004,(6):44-46
提起希望集团,人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好),作为刘氏兄弟的首批跟随者以及《希望集团报》的创办者,本文作者亲眼见证了希望集团从川西坝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良种养殖场发展成为海内外享誊盛名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报道刘氏四兄弟的稿件中,几乎千篇一律地都是从正面宏观的角度对希望集团加以描述,而且新闻类居多。而本文作者向《商界名家》透露:很多报道,在他看来,都是不够完整或者简单片面的。作为一个在希望集团已经工作12年并同时跟四兄弟都打过交道的老员工,他一直想把其中最难忘的经历写出来。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希望集团和创业中的刘氏兄弟。本刊作为作者特别看重的媒体,他愿意借《商界名家》讲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广闻博览     
▲中国的17位民营企业家,去年被著名的美国商业期刊《福布斯》列入其一年一度公布的全球巨富的龙虎榜,这是我国的富豪首次被国际权威的财经杂志列入评估范围,这17位中国富豪中排名前(?)位的依次分别是: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好四兄弟,私人拥有财富6亿元;黑龙江东方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宏伟,拥有财富5亿元;江南腾龙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冼笃信,拥有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经营》2014,(Z1):362-363
正30年,希望集团的产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经济和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由"言、行、美、好"刘氏四兄弟创建的希望集团,曾先后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权威机构评定为:"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收入百强第一名","中国最大私营制造企业百强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光彩》1998,(4)
“希望”之路希望集团为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原名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创办。刘氏兄弟于1982年筹措1000元人民币,开始养鹌鹑,并且陆续辞去公职;到1989年,以积累的1000万元资金,进入饲料生产领域。刘氏兄弟排序:老大刘永言,生于1945年,...  相似文献   

5.
相信许多富豪会有与我一样的心理,对自己有多少财富,并不关心。但是你第一次赢利的感觉却难以言喻,这就像偷吃禁果的男女,妙不可言,刻骨铭心。——美国独立石油商、60年代世界首富保罗·格蒂第一种类型:才智高远型典型代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曾排名第一位、个人资产总计达到83亿元的中国希望集团刘氏兄弟。与一般的创业者不同,刘氏四兄弟  相似文献   

6.
奔向现代     
《光彩》1998,(4)
奔向现代一段时间来,有关希望集团这个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最大的家族制企业的消息屡见报端,更换法定代表人、明晰产权、悄然分家……不一而足,颇给人以新闻炒作之嫌。本刊此期的封面故事也是关于希望集团的,但我们无意参与“炒作”,而是觉得,《光彩》作为立足个体...  相似文献   

7.
1982年春,听到全面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后,四川新津的“美、好、言、行”四兄弟见上面鼓励发展农村专业户,便东挪西借凑齐了1000块钱,干起了鹌鹑养殖专业户。1991年,刘氏家族的希望集团在重庆成立分公司时备受“宁愿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社会舆论的压力,打算将自己的饲料工厂捐赠给国家,是小平同志九二南巡的黄钟大吕之音在关键时刻给了他们信心,接着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如今,以刘永行为代表的东方希望企业资产近百亿,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先富起来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经营》2011,(9X):27-42
<正>安家传媒集团作为大陆希望集团亚特兰蒂斯项目整合传播顾问单位,有幸策动、参与了"刘氏兄弟聚首"活动,也荣幸作为唯一一家地产专业媒体对刘氏兄弟进行了专访。据非官方估计,如果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希望集团刘氏家族四兄弟所掌握的个人财富总额约在110亿美元左右,超越了全球排名94、中国内地排名第一、身价94亿美元的李彦宏。当同时代的企业家们纷纷烟消云散时,刘氏兄弟企业不但稳步发展,而且其沉稳、低调、勤勉、节俭、健康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当刘氏兄弟联袂出现时,这本身就是华人商界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9.
《光彩》1998,(4)
做“中国的爱迪生”———刘永言的梦中国有句俗话:长子若父。作为老大的刘永言不但具有远见卓识,最早鼓动兄弟创业,而且他思想活跃,头脑聪明,育新养殖场的“育新”和希望集团的“希望”均是他最先提名的,可四兄弟中只有他从未担任过法人代表,在希望集团有口皆碑的...  相似文献   

10.
刘永行如是说特约撰述/任森本刊记者/傅惠君197年11月5日,在成都希望集团东方公司总部,我们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进行了一整天的采访。刚开始创业时,是为了生存,企业发展到目前这个规模,财富就属于整个社会了,个人是用不了多少钱的。积累财富的目的一是要...  相似文献   

11.
<正> 1996年,曾被列为中国大陆首富的刘永好四兄弟所创立的希望集团,已在全国建成 84家分公司,产值50亿元,利税4.5亿元,占全国饲料市场6%的份额。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私营企业集团,却是白手起家。 1982年,刘永好和他的三个兄弟辞掉公职,带着大学里学到的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刘永言四兄弟以变卖家产筹来的1000元人民币开始创业,一边从事软件开发,一边创建“育新良种场”,带出了一个“鸪鹑王国”,这就是希望集团历史上的两鸡(机)起家。  相似文献   

13.
曾学成 《新财富》2004,(3):38-53
位居2003年度“《新财富》400富人榜”第5位的刘永行,以生产饲料起家,拥有35亿元的身家。近年来,由于饲料业利润率下降,刘永行一直在寻找第二主业。2002年,其任董事长的东方希望集团,开始大规模投资铝业,构建从氧化铝生产、火力发电到电解铝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东方希望向饲料原料之一的赖氨酸产业拓展。目前,相关项目正在内蒙吉包头、河南三门峡运作。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升级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究竟如何通过整合产业链,获得竞争优势?本刊对东方希望集团的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刘永行作了独家专访。我们发现,刘永行介入电解铝和赖氨酸行业,目的在于通过火力发电的链接,将这两大产业整合为产业群,将产业经营提升为产业链经营,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他最擅长投资。”有人这样评价刘永行。在外界猜测了几个月后,东方希望集团第二主业投资方向终于水落石出:斥资15亿人民币与山东东信发集团,共同组建东方希望山东信发铝业有限公司,进行铝业深加工。这次,刘永行是想在制造业验证他一向精准的投资感觉。  相似文献   

15.
乌苏 《中国工商》2004,(3):110-115
两年前,东方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斥资百亿,高调进入电解铝领域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进入2004年,刘永行俨然成为铝电行业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树大肯定招风,先是最强的竞争对手向刘永行摇起了橄榄枝。1月8日,中国铝业(HK2600)主席郭声琨在香港宣称,中铝正在考虑入股东力希望集团在河南三门峡的氧化铝项目30%的股权。  相似文献   

16.
<正> 最近,国内有名的万新集团总裁万志新反省自己的失误时说:"万新集团初建时,与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沈阳飞龙集团总裁姜伟、湖南的珠宝大王李静等几乎是同步辉煌,生意红火。钱赚大了,规模上来了,知名度也有了,作为总裁的我,  相似文献   

17.
2000年 11月 8日,在世界财经界极具权威的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一份《中国大陆 50名首富名单》。一时间,在中国企业界和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关注。 哪些人跻身 “中国超级富豪俱乐部” ?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刘永行、张宏伟、李晓华、张剑、罗忠福、南存辉、王文京、韩伟、祝维沙……这些著名的私营企业老板的名字一点儿都不陌生;前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更是家喻户晓;至于丁磊、张朝阳、王志东的鼎鼎大名,世人更是如雷贯耳。   很显然,荣登这个“超级富豪俱乐部”的成功人士,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私营企业老…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2001,(9)
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6月25日应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论坛之邀发表演讲。就此机会,笔者对这位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第二大富豪的刘氏兄弟的领军人物进行了采访。不管家族企业还是股份制企业,关键在于量高管理层有没有优秀的人关于李族经营制企业有很多的争论,比如说"家族经营有利于创业,不利于发展"等等,您的看法如何?我还是认为创业的最好形式是家族创业,特别是当个体户或小型私营企业的时候,这样大家没有猜忌,甚至连工  相似文献   

19.
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6月25日应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论坛之邀发表演讲。就此机会,笔者对这位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第二大富豪的刘氏兄弟的领军人物进行了采访。不管家族企业还是股份制企业,关键在于量高管理层有没有优秀的人关于李族经营制企业有很多的争论,比如说"家族经营有利于创业,不利于发展"等等,您的看法如何?我还是认为创业的最好形式是家族创业,特别是当个体户或小型私营企业的时候,这样大家没有猜忌,甚至连工  相似文献   

20.
老村 《现代商业》2002,(3):29-30
近来,偶然翻到一本书,书名叫<总裁的智慧>,感到很高兴,而且收获也很大.这本书是中国30位著名企业家的演讲集.像最近进入福布斯2001中国首富排行榜的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在中国因特网上屡领风骚的搜狐CEO张朝阳、中国IT业的风行人物联想总裁柳传志、创维总裁黄宏生,以及闻名十数年的万向老总鲁冠球等等,都位列其中.我之所以感到高兴,是因为终于有一本中国老总的文集面世了.细读这本书,第一感觉是文章很好,实在值得一读.与国外那些名企老总相比,毫不逊色.寻自己的教益实在不少,喧也是我感到收获很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