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对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促进行政管理的法治化、高效化,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快宪政和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行政管理的内涵、外延不断地发展,行政行为这一概念也在发展,行政诉讼法在实施过程中就不断地暴露出其局限性。尤其是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个论题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争议,并不断引发学术争论。文章也探讨了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界定司法权对行政权及其活动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是在防止司法权对行政的过度干预和法律对行政的必要控制之间寻求的一种制度设计;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在司法制度中的保护范围。现行《行政诉讼法》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修订目标是解决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人权公约的承诺、满足加入WTO的要求及扩充行政诉讼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于莎莎 《金卡工程》2008,12(10):25-25
我国<行政诉讼法>在其18年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该法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行政审判工作造成了影响,因此急需<行政诉讼法>的进一步修改.本文试从扩大<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在行政诉讼中建立有限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以及解决行政判决,裁定执行难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修改我国的<行政诉讼法>.  相似文献   

4.
褚茜 《金卡工程》2008,12(11):20-21
我国创建行政诉讼制度以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虽然总体上呈逐步扩大之势,但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论问题在我国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于狭窄,限制了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使对行政主体的司法审查在很大范围上受到了限制.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体现人文精神,也是依法治国中对人权保护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特有问题。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无论是确立标准,还是立法模式、具体内容都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不能完全适应行政实践与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在确立标准、立法模式上以科学的方式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同时简要拓展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不断完善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林焱 《金卡工程》2009,13(10):44-44
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是一个政策性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或解释有差异,在法律规定上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通过法律确立一个合理,适当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相当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契机,对重复处理行为展开讨论,但失之宽泛,变相的缩减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而且对包容这一概念的的行政程序重新进行制度重视不够。然而,从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的角度而言,行政程序的重新进行是行政程序法不可或缺的制度。本文就行政程序重新进行的理论依据、架构、重复处理行为的新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界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法院调解现象,这与《行政诉讼法》禁止调解的规定形成冲突。实践表明在行政诉讼中使用调解有相当的合理性。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引入,将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付诸实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使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民告官”这一法律武器,监督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行为,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忠于职守;行政部门则可通过行政诉讼,不断强化公仆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经常纠正错误行为,促进廉政建设,从而保证行政机关正确高效行使权力,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  相似文献   

10.
<正> 《行政诉讼法》(下简称《行诉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它是一个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基本法。人民银行及其它行使金融管理职能的单位(下简称“金融管理机关”),作为代表国家管理金融业的行政机关,在《行诉法》规定的受案范围内的具体金融行政行为中,可能会被行政管理的相对人(下简称“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那么,各级金融管理机关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起诉?对此,目前应作些什么?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垣 《金卡工程》2009,13(3):37-38
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是必要的,但我国《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对原告的举证责任作出规定,只是在后来的司法解释中设定了原告举证的规则,这些规则仍存在不足,必须对之加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行政诉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税务行政救济制度在对纳税人诉权的保护、举证责任、调解与和解、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税务行政诉讼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客观上阻碍了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十三五"期间,结合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和即将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借鉴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完善相关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保障和救济纳税人受到侵害的权利,以贯彻落实税法中的纳税人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 黄万亮同志在《福建金融》一九九一年第三期发表了题为《学习〈行政诉讼法〉加强银行的经营管理》一文(以下简称黄文)。黄文意在宣传行政诉讼法。促进金融行政行为的合法化和高效化,却因没分清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之别,而将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诉讼活动相混淆,致使黄文多处出现法律常识之误。这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影响行政诉讼法的正确贯彻实施。为此,本着探讨问题,分清是非,以利人们正确的学法、执法之目的,特具文分析金融行政诉讼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邓宏 《税收征纳》2014,(6):20-22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经行政复议后仍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参与诉讼活动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税务机关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税务机关已不再拥有“依法制裁”阶段中的决定性权力或地位。因而,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知识,正确行使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5.
董志武 《金卡工程》2010,14(1):107-107
《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和解,但近年来主张构建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案外和解。本文尝试在这一背景下,从概念出发,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对构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进行论证,并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行政合同是一种新的行政手段,我国尚没有建立起与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救济制度。行政合同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作用,需要建立不同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纠纷解决制度。行政合同的司法外救济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修改行政复议制度,尽快建立行政仲裁制度。行政合同的司法救济途径是将行政合同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并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特殊的诉讼规则。  相似文献   

17.
刘娟 《金卡工程》2010,14(5):82-83
现行《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几类判决种类存在着适用条件的规定过于原则化、适用案件范围的设置不合理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进而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重构,以期更加有效的实现行政诉讼制度的根本功能。  相似文献   

18.
马立群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4):107-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对反诉做出了排除性规定。该规定虽然避免了导入反诉制度所可能产生的新的程序风险,但同时也保留了在行政主体诉权领域存在的规范漏洞。行政诉讼反诉主要是实体上具有平等法律地位主体之间的当事人诉讼,其实体法基础源于行政主体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结构。行政诉讼反诉以存在独立的诉讼标的为前提,在一般给付诉讼和确认诉讼中存在适用空间。建议将来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对行政主体的起诉权与反诉权进行并置规定,在立法技术上通过诉讼类型或者案件类型对反诉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并对反诉的特殊程序规则进行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法》颂布并实施后,有关农村金融管理纠份的行政诉讼案件,也会随之发生。何以适应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结合农村金融实际情况研究对策。上级主管部门尽快抓紧清理、完善与行政诉讼法密切相关的农村金融管理规章制度,使农村金融各项管理,有章可循,从而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20.
刘术永 《金卡工程》2009,13(12):53-54
对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学界存在质疑之声,文章从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范畴上探讨了构建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条文及立法目的角度探讨了构建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最后认为,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属应然之举,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义,从而彰显法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