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安十三年,曹冲病死,曹操为之哀伤得不能自制,曹丕在旁边宽慰父亲,然而,曹操却说了一番让他惊心动魄,甚至毛骨悚然的话。  相似文献   

2.
三国中,皇叔刘备自诩仁义待人,有人说刘备善哭,用眼泪收买人心,没啥大本事。 但其实不然,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方今天下,唯使君与操耳!”在曹操眼里,刘备才是能与他等量的当世英雄。曹操是三国中一个有本事的人,这一点无人有异议,无论认为他是英雄还是奸雄。能被自傲的曹操认为与他并驾齐驱,可见刘备真的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但刘备的过人之处,空间所在何处? 刘春雄先生指出,在三国的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的管理最符合现代管理方式,做法超前,可谓大智大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曹操在三国演义、在民间、在戏曲中,通常都是反面角色。其实,在三国众多人物中,曹操的成就最高。当时全国有13个州,曹操占8个,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而且是汉朝的核心地区。孙权、刘备只能说偏安一隅而已。除了实力外,曹操在军事、战略、诗赋、文章、智谋等方面的成就也极高,能够同时集这些成就于一身者,历史上几乎没有。但不知何种原因,老百姓就是不喜欢曹操。现在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很多。郭沫若是比较早、比较系统地为曹操翻案的人,影响也较大。但影响仅止于文化界,老百姓不认账。  相似文献   

4.
曹操重才曹操有个小女儿聪明伶俐,许多官员都为儿子向曹操说亲,可曹操不中意,把女儿嫁给了一只眼睛的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捋须笑道:"比丁异长得俊的青年多的是,但像这样有才学的后生却很难找."  相似文献   

5.
三国中,皇叔刘备自诩仁义待人,有人说刘备善哭,用眼泪收买人心,没啥大本事。但其实不然,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方今天下,唯使君与操耳!"在曹操眼里,刘备才是能与他等量的当世英雄。曹操是三国中一个有本事的人,这一点无人有异议,无论认为他是英雄还是奸雄。能被自傲的曹操认为与他并驾齐驱,可见刘备真的是不同凡响的人物!但刘备的过人之处,究竟所在何处?刘春雄先生指出,在三国的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的管理最符合现代管理方式,做法超前,可谓大智大勇。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10,(2):114-114
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阿凡达》来了,伴随而来的是一场大雪。于是,我们面对的一方面是持续不升的低温,另一方面是中国房产的一路狂飙,面对这样的现状,太多人表示无奈。而在这样混乱的时候,曹操老先生也来凑热闹,曹操墓的真假至今未能确定,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能够支持?……一起来看看围脖(微博)们是如何看待的。  相似文献   

7.
话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用培训换市场”的战略思路,刘备深以为然,完全照办,他高兴地对诸葛亮说:“有您在我身边,我还怕什么曹操呢?”  相似文献   

8.
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说:“我要是遇到刘邦,一定会臣服于他,做他的手下,和韩信、彭越一起在战场上争先恐后地立军功。要是遇到刘秀,应当和他在中原比试比试,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将是谁的。大丈夫做事应当光明磊落,像日月一样明亮洁净。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负别人的孤儿寡妇,  相似文献   

9.
《浙商》2010,(20):18-18
中秋和国庆期间,有一条《曹操出土后答记者问》的短信印象深刻,其中“记者”问题之一是:你死在许昌,为何选在安阳建墓?“曹操”回答:首都房价太贵了,感谢安阳市政府给了我一套经济适用房,只是环境太差,治安不很好,盗贼太多。  相似文献   

10.
甘建民 《现代商业》2002,(10):30-31
对于王熙凤这个人,大家褒贬不一,她最后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我们不妨点评一二,稍作分析。历史上,曹操首席谋臣郭嘉,曾作过曹操“十胜”袁绍“十败”的经典分析。其实,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阴阳之间是相互渗透的。胜因败由也是相反相成的,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11.
冯永明  何晓春 《浙商》2009,(5):54-55
庄启传是怎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有人说他沉稳内敛、深不可测,有人说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人说他叱咤风云、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管理的基本元素之一:知人善任三国时代的历史是最佳管理学的教材。曹操、诸葛亮等人物的成功经验都很值得现代管理人员参考。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当金字招牌开拓市场,发挥古代“品牌学”,成为三国的最大霸主诸葛亮规划《隆中对》,告诫刘备不要和曹操硬碰硬,而是和孙权结盟,结果使手无寸土的刘备夺得荆州,独霸一方。中国式管理的基本元素之二:融合性在国民革命时期,在回答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时,孙中山说:在上海滩有一农民,家穷得只剩下一根扁担,每天以挑夫为生,一天,他把自己仅有的2元大洋买了一  相似文献   

13.
赵波 《商界名家》2004,(7):95-97
赤壁大战,曹操“樯橹灰飞烟灭”而败走华容道.途中三笑孔明。周郎智谋不足.未在险要暗设伏兵。然而这一笑笑出赵子龙,二笑笑出张翼德.幸亏将士拼死抵挡才逃脱性命;三笑却笑出了关云长——曹操无奈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念及旧日恩情.关羽义释曹操.一代枭雄才得以回归江陵。  相似文献   

14.
“阉宦尚文辞”是个内涵丰富的学术命题,涵盖了“鸿都门学”与曹操“尚文辞”两个阶段。曹操“尚文辞”观念正是从“鸿都门学”借鉴发展而来。明乎此,既有助于理解两者各自的内涵,又能贯通两者,从而为进一步理解与此相关的学术命题如“文学自觉”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5.
在逻辑学上,“鸡肋”是两难选择。想吃吧,无肉:扔掉吧,有味。在《三国演义》中,曹操领兵征伐进退两难时,有意无意间把军营的夜间口令定为“鸡肋”。随军主簿杨修把曹操的心思通过这口令看得一清二楚,由此引来杀身大祸。于是“鸡肋”成了典故,人在取舍难决进退两难时就想到了它。  相似文献   

16.
小乔:周郎。 周瑜:好水! 小乔:都是浩泽活水站的功劳! 曹操:这么难喝! 丞相:江河被污染。 曹妃:小乔用的是浩泽活水站。 曹操:浩泽活水站现在何处? 丞相:在赤壁。 曹操:攻打赤壁!拿下浩泽活水站! 周瑜:曹操要抢浩泽活水站。 士兵:保卫,浩泽活水站!  相似文献   

17.
代永华 《商界》2010,(7):150-151
杀毒江湖宛如三国,尔虞我诈、真真假假,每次口水纷争的背后无不是利与谋的权变。而惯看江湖潮起潮落的周鸿袢,显然是铆足了劲要做那枭雄曹操。  相似文献   

18.
反思逻辑     
东雨 《华商》2014,(13):1-1
周末参加某书友会。 在议题讨论阶段,一老者提问:曹操、吕布、貂蝉,你最喜欢哪个?请依次排列。 答:都不喜欢。曹操过于冷血,吕布过于肤浅,貂蝉过于守旧。 我觉得这答案很“逻辑”,因为回答了“不喜欢”,也回答了“为什么不喜欢”。 但在出题者眼里,这答案犯了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9.
新读二题     
新读二题野平股票有人说,股票是减肥的代名词。有人说,股票是冒险的代名词。有人说,股票是坐收渔利的代名词.有人说,股票是唯利是图的代名词。有人说.股票是投机的代名词.有人还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我却说,股票是勇气的代名词,股票是机智的代名词,股...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役,个个精彩无比,惊心动魄。尤以三大战役最为经典。“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夷陵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三国归晋埋下了伏笔。 三大战役,其重要性在于它们是魏蜀吴三国的重要转折点,其经典意义在于它们均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重要战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种大逆转结局的战争本来就很罕见,“垓下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相隔上千年,真正是“千年等一回”。而三国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竟然连续出现3次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堪称奇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