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永谦 《理论观察》2004,(6):119-122
位于今嫩江西岸,东南与齐齐哈尔市中心直距二十华里的哈拉村古城址,始建于金代.今天齐齐哈尔市的发展,即是哈拉城的历史延续.经过考证,哈拉城址为<金史>所载的庞葛城,庞葛城始建之年也是齐齐哈尔建城之年.据<金史>记载,乌古迪烈部迁至庞葛城为公元1125年.依此计算,2004年,是齐齐哈尔市建城879周年.  相似文献   

2.
李涛 《魅力中国》2013,(17):364-364
盛乐古城是我区。规模较大、沿用历史年代最长的古代城址。历经战国、汉、北魏、唐四次建城。从西汉初年设立定襄郡开始,我国历史上共有9个朝代先后17次分别在这里设置过郡、州、县、府、镇和国都等行政建制。本文通过对盛乐古城不同年代史料的介绍与考古发现的探讨.阐述了盛乐古城各个文化层的特点、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文化融舍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陕西石峁遗址系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包围环绕的环套结构,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格局的先河。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原有认识。2013年,石峁遗址相继获得"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荣誉。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据  相似文献   

4.
《发展》2006,(11):F0002-F0002,I0001
甘肃省临潭县古称洮州,境内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名胜古迹较为丰富,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20多处,最具代表性的磨沟仰韶文化遗址,是目前甘南州发现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遗址。  相似文献   

5.
尧城史话     
古尧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东南16公里处(文峰区高庄乡遵贵屯村),因唐尧居此城得名"尧城",迄今已有4310年的历史。为进一步落实考证,安阳县文化局于2001年组织勘探发掘,其城址为南北497米,东西440米。其夯土3.3米,分两层,1.3米以上为宋代重修址夯土,1.3米以下为古夯土,并从夯土中挖掘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丰富的近古文化遗憾,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马厂文化”,在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渭河交流地区,有大量的“仰韶文化”,其中以西安东郊发现的“半坡遗址”为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赵莉 《发展》2009,(11):148-149
崇拜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全世界的崇拜鸟灵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都崇拜太阳鸟。在中国崇拜鸟几乎与太阳崇拜融为一体。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彩陶中,有大量的鸟纹和蛙纹。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中,发现许多双凤朝阳纹的牙雕、骨雕。同样题材南方很多地区均有发现,这与《尚书·禹贡》扬州“太阳鸟攸居”的记载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姜宁 《魅力中国》2013,(25):102-102
濮阳西水坡遗址“中华第一龙”是考古发现的一处以仰韶文化内涵为主的遗址,并因出土距令6000多年前的蚌壳龙虎图案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因龙图腾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有着深刻联系,自“中华第一龙”发现的那一日起,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利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汉口文化依黄河而兴;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傍长江而启,其余等等,大体类似,无不显示我国文明发源与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徐萍 《魅力中国》2014,(15):73-73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此均有考古发现。这里是墨子的故乡,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千手千眼观音得道正果之地,汉传观音文化的源头,一年一度的马街书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州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被誉为“曲艺之乡”。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蒙、满等少数民族,民歌资源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杨小花 《魅力中国》2011,(20):85-85
大遗址,一般指从体量上讲占地规模宏大的大型古文化遗址,主要是古聚落遗迹、古城址、大型墓葬群及其他设施遗迹体系、组群等。  相似文献   

12.
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它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文物。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6000多年,是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3.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东夷人就在此地活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人们已在这里过着定居生活。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城群和中心城。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处齐鲁、燕赵文化接合部,黄河、运河文化交汇点上的聊城,多次发生文化碰撞、融合与更生,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有齐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作为王朝都城,在金中都之前,安居北京城西南,以莲花池水系为依托;到元大都时为之一变,转向金中都东北,以琼华岛为中心,以高粱河水系为依托。明清两朝北京城的城址和元大都基本保持一致。变与不变,迁与不迁,个中原因,都是与水有关。从水乡到水荒,作为一座因水而动的城市,北京的“水路漫漫”可谓曲折多变。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铸就今日辉煌渑池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因山水而得名,是仰韶文化的发祥地,辖5镇7乡,235个行政村,33.68万人,国土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水经注》载":洛水之北熊耳山,山际有池,世谓之渑池矣。"秦时置县,延续至今。渑池是仰韶文化发祥地,境内有古文化遗址57处,古文物遗址26处,仰韶文化遗址、秦  相似文献   

16.
金言 《天津经济》2004,(11):13-17
对于新形势下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做过精辟阐述。他指出:“港口和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强调“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港口如何依托城市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应该是我们在世界经济新的挑战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李雪映 《发展》2013,(10):35-35
一、静宁县建设特色文化大县的优势和基础(一)比较优势静宁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是传说中"始画八卦"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静宁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陇东地区文化的渊薮之地。在这片黄土地上,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和古城遗址及古墓葬群和古建筑群,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静宁人杰地灵,产生了隗嚣、吴玠吴璘、刘琦等众多的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俊彦志士;也诞生了李广、李渊、李世民、李白、李世军等众多李姓历史名人。据史志记载,自宋到清,本县为全国出科举人才最多的地区之一。直到现在,教育依旧是全县发展的重点,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县"。静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山西大学城建设的实证研究,从山西大学城建设背景及定位入手,分析山西大学城建设对晋中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山西大学城建设不仅提高了晋中市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晋中市城市化进程,还带动了晋中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晋中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高小宏 《发展》2012,(5):53-53
浮雕与透雕是我国民间雕刻艺术两大群体,它们有着毫不逊色于西方的发展历程。浮雕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庙沟底出土的彩陶残片上返现高浮雕形式的壁虎形象,可谓现有考古发现最早的浮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北京“十二五”时期“两城两带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发展布局的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北部研发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交汇点,时代赋予了其服务支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