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娜 《中国西部》2015,(3):58-65
<正>张掖,地处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有"甘州"之称,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张掖,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到张掖旅游,您便会领略到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观光胜地,如:月氏黑水国遗址、长城烽燧、唐代五松园遗址、西夏大佛寺、临松山马蹄石窟等。但到张掖旅游,您最不能不去的景点就是闻名遐迩的七彩丹霞山自然风景区。这里的景点仿佛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  相似文献   

2.
杨晓媛 《发展》2013,(2):86-87
一、张掖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文化产业园区,力争将张掖建成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重点抓好“一中心、两园区、七基地”建设。“一中心”即张掖市文化交流中心;“两园区”即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区;“七基地”即湿地沙漠文化产业基地、丹霞文化产业基地、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基地、裕固风情文化产业基地、黑水国生态文化产业基地、山丹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民俗工艺文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郝忠 《发展》2006,(11):63-64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对加快张掖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落实这一精神,探索张掖科学发展新路子,张掖市委政策研究室按照“虚心学习、借鉴经验、求取真经、为我所用”的总体要求,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引发出加快张掖科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古佛奇景     
潼南县境内定明山麓,一座远近闻名的大佛寺栖息青山绿水间,千百年光阴的积淀造就了它特殊的魅力与气质。  相似文献   

5.
郝忠 《发展》2009,(3):22-2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搞好当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掖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剖析了张掖历史“金色”,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作出“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推动三大战略、促进科学发展”的部署,展现了张掖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黑河是全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是张掖人民的母亲河。开发利用黑河资源,一直是张掖水电建设者的梦想和夙愿。上世纪七十年代,甘肃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黑河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龙渠水电站建成发电,标志着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7.
牛生乐 《发展》2011,(5):45-45
在张掖市委二届八次、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2011旅游发展年启动仪式暨旅游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张掖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和发展通道经济的着力点及突破口,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发展和培育,为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旅游发展年”为契机  相似文献   

8.
冯永乐 《中国西部》2013,(35):78-85
甘肃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而张掖黑河湿地公园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城市湿地。这一片总面积达316万亩、仅市郊就达3万亩的湿地既记录了张掖辉煌的过往,也恩赐了今天张掖围水草而居的生态人文。  相似文献   

9.
白英 《中国西部》2012,(17):88-95
张掖丹霞地貌之美,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第—次知道这绝美的景色还是缘于前几年张艺谋导演奥运会后首部执导的据说是全新风格的影片《三枪拍案惊奇》,片中展示西部之粗犷美艳,将张掖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10.
王多福 《发展》2009,(11):20-21
甘肃省张掖公路分局现有职工千余人,管养着张掖境内的986.214公里的公路。近年来,该局以紧紧围绕养好公路为第一要务,以管理创新、绩效考核为突破口,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养、管、收、建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养管公路路况质量显著提升,为公众安全便捷出行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甘肃张掖古称“甘州”,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张掖雄居河西走廊中部,南枕祁连雪山,北依龙首、合黎二山,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绿洲景色,素有“丝路明珠”、“塞上江南”美称。境内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矿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奇特。山丹皇家马场、  相似文献   

12.
徐万福  张大勋 《发展》2002,(4):48-49,54
草畜产业一直是张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它的确立与发展为全区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草畜产业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为农村经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这是当前该区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发展前景加入WTO,对张掖草畜产业发展非常有利,具有推动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入世后,可以改善我国畜产品出口环境,享有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样可大大降低畜产品贸易成本,突出张掖历史以来发展草畜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畜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金张掖”●1一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古道之生镇,西北交通之咽喉,是全国商品粮、瓜果、蔬菜基地,历史上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称。1992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掖时挥毫题写了“金张掖”三个大字,为这古老而神奇的...  相似文献   

14.
伏世祖  周元圣 《发展》2008,(9):52-52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张掖是一个农业大市、生态弱市。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张掖林业随着社会发展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许多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尤其在思想上表现尤为突出。如个别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对一些事关林业发展的决策不搞调查研究,不征求领导、专家意见,习惯于行政命令,盲目指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1930—1978)》 是第一次全面、 客观地记载了党领导张掖各族人民进行革命、 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的党史著作,它是一部详实记述勤劳智慧的张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展开重整山河伟大壮举的史书、 教科书.该书按五个时期谋篇布局,对于历史过程的叙述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跌宕起伏、 有褒有贬,历史人物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该书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内涵,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充分反映了党为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刊》2010,(31):20-21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位于距张掖市40公里外的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介绍,张掖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相似文献   

17.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西北交通的咽喉.张掖生产条件优越,是甘肃省商品粮、商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张掖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广袤的绿洲,雄伟祁连,绿茵草原,戈壁沙海,晶莹冰川,构绘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1992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张掖题写了"金张掖",赋予了张掖新的内涵,时隔8年,于2000年6月17日至18日再次赴张掖考察,并满怀希望地题写了"再铸金张掖辉煌"的题词.  相似文献   

18.
香港拟将大屿山建成旅游休闲岛大屿山加有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向来都是香港居民的郊游热点。香港旅游协会建议发展的四大新旅游点之一就是大屿山,因为它极具潜力,可开发成一个旅游休闲岛。岛上的宝莲寺和大澳渔村是传统的旅游景。、而天坛大佛寺又是香港居民及外地旅客...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11,(4):161
甘肃省张掖公路分局原名张掖公路总段,成立于1961年10月,2002年5月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公路分局,是隶属于省交通运输厅的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095人,共养护管理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0.
佛门圣地     
李显福 《今日重庆》2005,(6):102-103
威镇涪江一大佛 那里有一个仅次于乐山大佛的大佛,很值得一看。上世界七十年代初,我和三个朋友在采访途中去游览了乐山大佛寺,对凿壁而成面江而立威镇河神遏制洪水的巨灵神般的大佛感叹不已。当时就有朋友说:“重庆北边就有一个据说是比照它打造的大佛,只不过尺寸稍小一些,也是背山向江镇水保佑平安的。”于是,我们相约,找个时间去看潼南大佛。可是,这一口头约定因工作、生活的变动和奔波,没有能够兑现。直到十年后,我只身去潼南采访,闲暇之时,东道王拿出了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品牌的大佛寺,让我“随便看”,才了了十年前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