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范敏 《江苏科技信息》2012,(1):29-30,37
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民意表达与社会主义道德监督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问题是虚拟信息良莠不齐、互联网发展失衡、网络监督流于表面、网络暴力危、个人隐私与安全及管理制度滞后等。规范网络舆论监督主要应做到以下三方面工作:①培养主流网络媒体,重视意见领袖作用,掌控话语权;②提高网民素质,造就高素质的监督主体;③加强舆论疏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田旭 《魅力中国》2010,(29):90-90,21
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近年来,网络舆论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甚至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网络民意对我国政府行政方式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直接表现在政府的行为方式的发生转变上。在网络技术推进政治参与的今天,分析网络民意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王成 《西部大开发》2011,(3):169-169,17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媒体得到了飞速发展,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体,成为我国1亿多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平台,对社会舆论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认清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思想认识,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本文力图通过政府对网络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的意义、网络媒体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的思考,从理论到实践阐述网络媒体对促进政府工作,带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舆论空前活跃,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民意通道,为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把民主与宪政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网络上,因为在网络舆论活跃的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林建宗 《科学决策》2010,(12):25-32
网络媒体应当在舆论导向、新闻真实、社会问题、民意表达、网络文化、内容健康、知识产权和公益慈善等诸多方面,承担履行法律法规之外的更宽泛的社会责任.网络外部性、商务模式不确定性、规则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等是造成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对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约束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社会约束".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应当建立在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自律、合作、信息、规则和监督等机制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网络媒体自愿和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余奔 《魅力中国》2010,(22):131-131
随着现代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覆盖性强,传播面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考验着我们政府的行政决策能力,也考验着基层记者的新闻舆论报道和应对策略,本文笔者就基层新闻记者面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本着从记者的职业道德、新闻敏感度和政治素养出发,提出了新闻舆论积极引导控制的处理原则,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体现中国民主政治的内核。在网络舆论引导中要牢牢把握主动权,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和传播方式的规范性,并研究网民心理特征,强化引导艺术。  相似文献   

8.
《中亚信息》2006,(2):35-35
依照往年惯例,《俄罗斯商人报》通过全俄舆论研究中心所做的舆论调查公布了俄罗斯社会精英排行榜。这已是第五次根据民意编制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俄罗斯精英排行榜了。  相似文献   

9.
赵娜娜 《魅力中国》2014,(9):321-321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是互联网普及后又一新型监督方式,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网络舆论是最真实、最大多数人民意的结合,与司法审判有着价值上的一致性,他们都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在面对一些案件时,也会出现冲突,这需要两者共同的努力,去实现言论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和网络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舆论给司法公正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在网络舆论不等于民意的前提下,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与期待存在深层次的原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寻求二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西方社会中存在的民意,作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重要的构成要件,在促进民主发展、扩大公民参与,促进自由、平等、法治观念的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全面理解西方国家民意,需要我们深刻地把握关于西方民意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有民意作为一种"契约说"的观点;民意作为一种"传播说"的观点;民意作为一种"监督说"的观点;民意作为一种"公共舆论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正面积极的舆论,可以在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而错误消极的网上舆论,则会扰乱视听混淆是非,为社会上某些错误或偏激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却缺少网络监控管理的基本法律,执法效能不高。如何加强网络媒体的管理,应该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网络媒体要健康向上,引导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加强党的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党的网络舆论宣传工作的对策:加快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培养;加大网络媒体等网络阵地建设;努力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相似文献   

14.
肖剑 《理论观察》2011,(3):22-23
网络民意是网民群体通过网络平台制造出来的舆论,这股舆论夹杂着强大的威力,发挥着新闻媒体不孔不入的社会监督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第四种权力"的功效。如此重要的一股力量的缘起和生成原理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变迁。网络民意形成于特定心理环境下的网络个体的自我心理平衡诉求,通过网络表达可以更便捷的回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是通过网络空间传播的对某一社会焦点问题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公众认知、观点和意见的总和。它具有匿名性、自由无界传播性和包容性3个特征。对网络舆论的功能进行考察,发现其功能具有正负双向性。为了减少网络舆论的负面功能,优化网络舆论环境,要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轨,形成舆论"合力"、构建服务政府,确保信息公开、扩大网评队伍,培养正能量的"意见领袖"、推行有限实名制,锻造负责任的大国网民和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  相似文献   

16.
吴波 《魅力中国》2014,(27):247-247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已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大众媒介,也成为普通群众参政议政、进行民意表达的重要信息平台。网络舆情日趋表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是我国传统的舆情引导方法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新媒体的速度和传统媒体的精准有效结合,对于我国社会舆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照往年惯例,《俄罗斯商人报》通过全俄舆论研究中心所做的舆论调查公布了俄罗斯社会精英排行榜。这已是第五次根据民意编制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俄罗斯精英排行榜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它从三个方面加大了政府网上舆论引导难度,民意表达负荷过重,政府公信力不足及在网上“弱势”,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提升政府网上舆论引导力的对策,构建强力保障机制,加强主流网站媒体建设,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舆情调研在宣传工作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社会舆情?舆者,舆论也;情者,情况矣。社会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社会上舆论的情况,用传统的称谓则是“民意”,即通常的说法乃为群众议论的“热点”、“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加深,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成熟的、稳健的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网络舆情时代,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地方政府应如何面对网络舆论,及时调整自身的定位和心态,积极地解决事件已成为地方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