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萌 《魅力中国》2014,(17):253-25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经中国社会百年巨变,一路伴随中国人民反抗剥削统治、抵御外来侵略走到如今,已经成为我党和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理论保障。而在当代现实生活中,除了专业背景的学习研究者。人们对其理论的阅读和了解甚少。在笔者的一次路途随机调查中,以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为题,采访了100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过往者。调查显示,有30%的人认为这是个很枯燥的问题,20%者根本不了解,30%者基本了解但从未深入掌握。15%的人表示学过或读过类似的书籍,5%的人可说出其重要的内涵意义。由此不得不让人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下中国的发展而沉思。  相似文献   

2.
辛伶俐 《改革与开放》2013,(10):179+181
本文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地位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由两个方面引出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背景,详细对以德礼法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进行阐述,最后从正面和负面说明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晓莎 《魅力中国》2010,(23):72-7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道德教化的传统,中国古代政治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对现在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以德治国是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古代的道德传统几乎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古代政治重德轻法,而现代社会重视“法律为主,德治为辅,本文比较了古今治国思想不同,从而得出古代传统政治对现代政治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典名著《红楼梦》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当时的家族伦理关系以及家庭财产关系,详细描述了清代的身份继承及财产继承的思想。将它作为法律问题的探讨对象,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能对完善我国的继承制度起到有益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几千年维持不变的以家族伦理为中心价值的文化制度体系,在中国人的心理及行为上打上了深刻的家族文化烙印.随着全球化、都市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族结构也发生了变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需要我们思索如何构建新型的家族文化,这对中国社会及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议明以前中国法律对越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越南法律深受中国法律的影响,其涉及经济法、刑法、司法等方面。而明以前越南法律对中国法律的汲取,为以后中国法律在越南的影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思想政治战线上开展了一场激烈的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的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也称作中国社会史论战。它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前途等根本问题。它不仅是一场学术论争,而且是一场政治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尖锐斗争的一个方面。通过论战,使更多的人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论断,捍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壁画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使之成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其表现形式多以装饰画为主。笔者试对中国古代壁画每个时期的特点加以论述,以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许建军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调。在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方面,中国古代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想遗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即经济思想层次、伦理层次和世界观层次1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今天,笔者对董事义务内容的发展进行了历史考察。董事义务的内容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发展阶段不同,董事义务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法律要进一步完善董事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所蕴涵的法律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法治建设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本文从中国古代法制及思维的概述和特点入手,探讨传统法制思维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近代民营股份企业的家族特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近代民营股份企业体现出浓厚的家族特色 ,它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本构成、管理体制和企业精神等三个方面。中国近代民营股份企业的家族特色主要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致 ,同时中国社会的信息特征也有一定影响。中国近代民营股份企业的家族特色在降低制度创新成本和代理成本 ,提供企业发展有效的财政保证及保持企业良好的整合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正效应 ,但在家族权威交接过程中容易造成企业析产瓦解等方面具有副效应。在民营企业复兴的当代中国 ,民营股份企业的制度创新应发挥中国优秀民间传统文化 ,在更高形式上复活民间氏族制度。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名词.意指企业不仅负有经济与法律上的义务。而且更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其他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王春永 《发展》2006,(5):62-63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难以包涵人权保障理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和法律这样的社会调控方式,和谐社会就成为人们世代追求的理想。中国古代“富贵合一”、“重农抑商”,社会财富很难为被统治阶级大量掌握,最能体现“平等、自由、权利”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被严格限制在统治阶级高度集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而言,统治也不可能允许一般社会成员过多地主张什么权利,并且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司法合一,从皇帝、官僚到老百姓都推崇“无讼”、“和为贵”,很少有人会提出所谓“权利的诉求”,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法律化。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西方语意上的“权利”、“私权利对抗公权力”以及崇尚平等对人和个人自由的现代人权保障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的人们也因此显得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5.
吴佳 《理论观察》2008,(2):58-59
无讼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促成了无讼观念的形成,无讼主导着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取向。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无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无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就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6.
董雪蕾 《魅力中国》2013,(14):270-270
随着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实践,必然促使人们去思考一系列关于音乐的重大问题,当这样的思考形成明确的理论形态,使出现了音乐美学思想,从此,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开始逐步发展。在本篇中,笔者将简单分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以及特征。  相似文献   

17.
惯用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惯用语的来源主要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经历、 历史典故、 神话故事等,反映了汉民族所独有的价值观念、 历史文化、 社会风俗、 生活方式等内容.惯用语能动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内在渊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与物质生活的贴近性.惯用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变化,惯用语饱含了人情世故和面子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其特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整个发展过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起着很大的作用,农业科技的发展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农具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间,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从物质上、体制上还是法律、思想和精神文化上,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在巨大的成就面前,人们感觉的却不是轻松,而是从来未有过的紧张和压力。这是日前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召开的“中国改革论坛”研讨会上与会者的共同感受。下面是从与会者发言中提炼出来的一些重要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建立 《改革与战略》2011,27(5):180-182
文章认为,古代社会中的仁爱思想、义利观、诚信思想、公私观、职业道德观和家族伦理思想是古代商德产生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传统伦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生理想的阐述,为古代商业活动的终极目标与商人精神世界起到了指引与推动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人的精神世界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