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宇 《魅力中国》2014,(26):87-87
我国的国画艺术历史悠久,是彰显民族魅力的宝贵财富。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人们对国画人物造型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在早期,国画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采用以形写意的表达手法;在近代,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国画的人物造型偏向写实主义,开辟了中国人物画的崭新发展面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传统的笔墨描绘又重新报以重视,使得笔墨与国画的人物造型关系有了传统的回归,在追求笔墨意蕴的同时,力图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主体精神充分体现出来。本文就我国国画人物造型审美的历史变迁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
张健 《魅力中国》2010,(16):81-81
把握美术的审美特征,对于美术创作、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既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意义,又具有实践导向意义。本文从造型性、永固性、再现性三大理论层面,对美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闫宗仁 《发展》2011,(7):147+149-147,149
一、儿童国画教育的实质 少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国画大师,而是着眼于素质和品位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对于儿童来说,只要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初步了解水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分的控制,具有简单的造型能力,就完全可以像国画大师一样,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表现出色彩的绚丽多彩、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相似文献   

4.
我国画家陶洁画展日前在波兰华沙举行。陶洁.1975年拜我国著名国画家爱新觉罗溥佐先生为师,学习国画,成为溥佐先生的入室弟子:上世纪70年代初,师从著名画家李德珍先生;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学院女同学会秘书长、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陶洁的国画作品色彩清新淡雅.把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其作品无论人物、花鸟、山水都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传统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艺术形式多样,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国画艺术家作画时,会将所要表达之物先储于心、再形于手,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立意高远、画尽意在,展现着国画大师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悟性。在我国浩如繁星的国画艺术家中,当代著名实力派写意画家程敬生先生,更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用现代的审美情怀,赋予了传统国画别  相似文献   

6.
张健 《魅力中国》2010,(5):66-66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画种,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以工笔画的审美特征、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为三大理论层面,采用层层分解、层层深入的研究方法,对工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对于工笔花鸟花的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燕妮  张敏娜 《西部大开发》2010,(4):166-166,169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神话传说由于其历史性、传承性、集体性、文化性等特征,是旅游景观特殊的审美因子。华山的神话传说历史悠久,人伦教化影响深远,在华山的景观审美距离、景观审美节奏和审美的三个层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升了华山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元红 《发展》2012,(6):125-126
本文强调广播语境的虚境化特征“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美学特征,是在虚境化广播语境要求下,对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意义的提升。有声语言表达的“在场性”是声音形式及其引发的观念中的客观世界、想象中的意象世界;“不在场性”是紧密联系“在场性”的、在一定文化模式下有声语言蕴涵的审美意绪和美学价值。它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活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舞台效果是舞台美术的重要艺术元素.从美学的高度来研究舞台效果的审美特征,对于舞台效果乃至整个舞台美术美学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多元性、时代性、创新性为三大理论视角,对舞台效果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概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陈伟健 《魅力中国》2011,(1):116-116
民族化是包括国画在内的一切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本文从民族化的意义、民族化的内容、民族化的形式三大理论层面,着重论述了国画民族化这一重要命题。对于国画创作与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桂尧 《魅力中国》2012,(35):102-102
文学,“有如浩瀚沧海中的一叶扁舟,充满挑战和激情,又仿似驰骋于茫茫星空里的天马。何等洒脱和奔放!”文学最具人性、灵性、审美性,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是充满人性、灵性、审美性的。语文在丰富学生的情感,塑造高尚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许琳 《魅力中国》2012,(35):168-168
意境是中国民族普遍的审美心理和文艺实践的产物,是中国艺术审美重要特征之一,是历代诗论家和美学家关于艺术创造、艺术鉴赏和评价的一条普遍性标准。本文分析意境特征(情景交融、空白、主观与客观契合)以对中国艺术审美之意境美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视域与高度来研究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人本性、多元性、情感性、创新性四大理论层面,对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均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周峰 《魅力中国》2013,(26):207-207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吏的文化大国,中国画的内涵深远,历史悠久,在世界绘画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出众的风采,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建设,我国在教育传统文化上的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在现如今的中学教学中,国画学科等传统文化美术教学的情况十分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教学手法偏向单调、传统观念保守性课堂的教学方式等等影响因素,本文以国画教学的重要性中学国画课堂如何利用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中学的国画教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王绍辉先生的新著《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从审美文化的视角考察当代广西文学,从文学角度展示了广西的民族风貌、精神生态和审美境界,较为全面深刻地把握了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并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审美教育意义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加强美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育者的审美素养;运用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潜移性特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美,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美.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的意识形态性是指中学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反映现实生活利弊得失。具体指语文教学的功利性,思理性,认识性;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性是指语文教学独特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娱乐性。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将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张朝华 《魅力中国》2013,(25):257-257
音乐教育是一个音乐文化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乔琳 《魅力中国》2014,(8):97-97
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语成语形成与发展是审美观念的支配的。成语的美学价值乃至于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都应重新认识和足够重视.以促进语言艺术的研究、科学研究和美学研究诸方面的深入。探究和语言艺术的审美性、审美感受、审美观点,审美理想。体会这种语言艺术美所产生的形象性、愉悦性和教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