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而作为现代审计分支的绩效审计,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认为,决定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公共受托责任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绩效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受托责任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研究公共受托责任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本文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绩效审计的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受托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最后,就明确公共受托责任,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是政府绩效审计兴起的理论基础.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主要存在下列难点:评价绩效的标准难以确定,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对证据更多的关注度,审计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素质.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政府重视,舆论监督;加强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和相关制度建设;完善绩效审计方法;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成立专家组或科研爱好小组;建立审计平台,整合审计资源.  相似文献   

4.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目标及其实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逐渐增大,如何对其绩效进行评估以及审计的目标如何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根据绩效审计的目标提出了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具体目标,结合当前我国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为实现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政府承担公共经济责任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他们关注政府在履行公共经济责任的过程中是否节约公共资金,其效率和效果如何。在此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研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历程,理清发展脉络,总结各阶段特点,无疑会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涉及范围宽,对审计环境要求也较高,在审计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从审计模式、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建设、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技术提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地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政府机关正在探索的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实践的开展有所帮助,促进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提出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必然阶段、高级阶段.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要创新审计理念、方式、方法,审计范围覆盖全部公共资金,审计过程实时化信息化,审计报告内容丰富与应用充分.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绩效审计行为规范,创造政府绩效审计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关于绩效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审计学界逐渐将目光转向了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绩效审计的概念、性质、过程及方法等问题,对各国政府和各行业的绩效审计开展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审计学者以"引进"为主,并初步结合我国国情和绩效审计实践,在绩效审计的产生背景、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及实施程序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是国家公共行政发展的需要。强调审计目标对公共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各国在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的同时也根据各国不同的审计环境逐步强化审计职能,以更好地监督政府行政运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社会福利函数,将经济快速增长和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联系起来,探讨了绩效审计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既与公共投资的性质相关,更与我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相关。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对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和证据的获取产生了重要影响,妨碍了绩效审计的开展。因此,我国当前公共投资项目审计应以合规性审计为主,探索性地进行一些绩效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