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纪建  王冠芳 《金融会计》2006,(11):12-15,34
2005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不但规范了银行抵债资产的管理,还统一了抵债资产账务处理方法。《浅谈银行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一文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对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解读,比较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关内容的异同,并对抵债资产收取、保管、处置等环节的会计确认、计量等进行了探讨,该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抵债资产数量的不断增加,银行应加强抵债资产管理,发挥银行抵债资产的作用,降低银行抵债资产毁损的可能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避免银行抵债资产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影响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行政干预、市场、法律和人才等特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实证考察了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二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必须具有超前性.抵债资产的接收,以易于变现为前提;已接受的抵债资产,坚持尽快变现.三是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必须处理好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影响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行政干预、市场、法律和人才等特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实证考察了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二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必须具有超前性。抵债资产的接收,以易于变现为前提;已接受的抵债资产,坚持尽快变现。三是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必须处理好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下降,抵债资产余额迅速上升。由于抵债资产变现时间长、费用高、损失大,如果管理得不好,不仅会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形成新的金融风险。因此,如何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管理,更好地处置、消化抵债资产,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现状,提出加强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抵债资产处理的相关法规回顾 目前对抵债资产处理的热点问题一般集中在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抵债资产的变现处理上面.而目前国内针对抵债资产处置的各项规定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使得实际操作有失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财政部发布了《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仅对抵债资产的处置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抵债资产的收取、保管、账务处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了规定,银行以物抵债行为较之过去已有较大规范,实现了抵债资产处置的阳光操作.促进了抵债资产快速处置,降低  相似文献   

8.
王宝田  罗岩 《会计师》2012,(5):14-14
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 一、银行抵债资产抵债金额的确定 抵债金额(即取得抵债资产实际抵偿银行债务金额)确定方法:协议抵债的,应在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价值的基础上,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确定抵债金额。  相似文献   

9.
抵债资产是银行实施以资抵债而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属于自有资产,具有高风险性。外部环境缺陷、内部管理缺陷以及自身的先天缺陷造成抵债资产损失通过采取审慎接收、实施集中管理、加快处置步伐等措施,以提高抵债资产处置受偿率,降低抵债资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一、银行抵债资产抵债金额的确定抵债金额(即取得抵债资产实际抵偿银行债务金额)确定方法:协议抵债的,应在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价值的基础上,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确定抵债金额;  相似文献   

11.
抵债资产的清收与处置是商业银行压降风险的关键,规范抵债资产管理,加快抵债资产处置进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化解、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正蓝旗两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抵债资产处置情况,分析当前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抵债资产是依法收贷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用于抵偿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资产。抵债资产是贷款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不能妥善管理和处置,将会加重贷款损失。因此,提高对抵债资产的认识,规范开展抵债资产管理工作,加快抵债资产变现,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商业银行抵债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应按照谨慎会计原则科学核算抵债资产,完善抵债资产处理制度,强化对抵债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收取抵债资产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清收不良信贷资产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市场运作环境、司法环境、国家政策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抵债资产变现损失大。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好待处理抵债资产清查与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贷款本息,将其抵押的财产通过协议、法院判决、仲裁等方式抵偿给贷款人,而形成的一种资产。抵债资产与金融不良资产有所区别,抵债资产不一定是不良资产,因此,它的评估目的、方法、程序与不良资产的评估有区别。一、待处理抵债资产清查过程中应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银行抵债资产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述,强调抵债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从处置成本、产权转让、处置途径等三个方面,对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问题进行解析,提出了新会计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核算的几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抵债资产是指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关于抵债资产的核算,在国际和中国会计准则中基本没有直接涉及。通常银行将抵债资产作为其他资产加以核算和披露。本文试图讨论抵债资产与金融资产四分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抵债资产管理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与办法,重要性日益增大.然而由于国家政策、司法环境、社会意识和内部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抵债资产管理仍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导致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为严重.本文分析了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是抵债资产评估价值低于抵债资产的实际价值,造成金融资产的再次流失。有的信用社在收取抵债资产时未经评估或评估价值过高,且有的抵债资产本身就是企业长期积压的不合格产品,甚至对土地、设备、房屋的评估价值不实,导致难以处置盘活。  相似文献   

20.
王醒男 《金融论坛》2005,(9):32-35,41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生成机理及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抵债资产膨胀与拖延处置预示着银行体系内部不良债权的逐渐累积,并将导致商业银行对以物抵债手段的日趋依赖而影响其改革进度;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体制性内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使其不具有抵债资产处置上的激励;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及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而如何协调好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已成为抵债资产处置的关键;抵债资产处置必须具有超前性,合理预期抵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设计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