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存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的难题在江苏赣榆县得到了解决。赣榆自2003年9月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以来,采取滚动筹资,以大小兼顾医防结合的补偿模式,吸引了78万农民参合。参合率为95%。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目前,成功经验已被全国20省区150多个县市推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军 《北方经济》2008,(2):57-58
一、呼和浩特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现状 (一)呼和浩特市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发展概况 2006年呼市5个农业旗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个农业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约76万人,参合农民67.8万人,参合率89.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满意度的调查,和运用统计工具对收集的资料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首先,实行统一筹资标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于新农合制度运行的满意度;其次,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不断上升,认为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力度仍需要增加;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于注重对大病的补偿力度而忽视了对小病门诊的补偿以及其大病住院补偿机制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参保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今日重庆》2009,(12):74-7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2009年,重庆市在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到重庆的40个区县,惠及2179.2万农村居民。由此,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村人也能凭着医保卡去医院看病买药,享受到国家政府对老百姓的健康关怀。  相似文献   

5.
《唐山经济》2004,(7):43-44
迁安市杨店子镇农民王红燕,在一次意外中被严重烫伤,治疗费用花费数万元,出院后她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领到了1.2万元医疗补助。她说:“农民看病也能报销医药费,这样的好事今生还是第一次。”农民们说:“15块钱入保能补偿一万二的医疗费,这还不是好事儿?”“合作医疗好,有病不用愁,生病得资助,无病益乡亲。”新型合作医疗得到了参保农民的普遍拥护。  相似文献   

6.
苏北响水县全县42万农业人口,有66.7%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确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健康有序运转,该县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对全县合作医疗运作中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药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监督,保证参保群众就诊和医药费用结报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
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才匮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以来,其推广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数百个县(地区)开展了试点,有1.6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全国共补偿参合农民1.19亿人次,补偿资金达50多亿元。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更广泛地区的推广和普及,规范合格的农村医务人员紧缺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农合的进一步推广,也影响了已推行新农合地区的医疗保障状况,成为农民健康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8.
辛辰 《西部论丛》2006,(10):14-17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试点推广,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指出,自2003年7月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全国共筹集资金30.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5.01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0.88亿元,集体和其他社会赞助4.32亿元。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新农合医疗费用统筹补偿方案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元木  房燕 《山东经济》2010,26(1):142-148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2003年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比全国提前一年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模式和具体补偿方案,选用SWOT分析法对统筹模式和具体补偿方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S0策略、ST策略、WO策略、WT策略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统筹补偿方案的具体措施,以便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迁安市被确定为我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市)之一。他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按照省卫生厅的指导意见和工作程序.市财政划拨30万元启动资金,迅速开展基线调查、宣传发动、方案制定等工作。目前,全市参保农民达到54万多人,乡(镇)、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农民参保率达到95%,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及农民自筹资金1898.9万元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1.
宋岩  庞彬  张旋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46+248
自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310个县(县级市)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截止2010年底,全国参合农牧民人数已达8.3亿人。目前,在我区已开展新农合工作的县市区有89个,基本实现了全区覆盖,覆盖农牧业人口1033余万人,参合人数1019余万人,参合率达到98.58%,已超过国家医改和自治区医改提出的目标。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对农牧区的健康保障作用逐步显现,有效缓解了农牧民因病致贫为切实减轻农牧民看病负担、因病返贫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会宁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实给广大农民们带来了实惠,效果明显。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方针,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们不再有病独自硬扛,而是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有病会及时诊治。这种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可行的,应该大力推广和完善,尽可能使得所有的农民都能够参加,都能够享受它所带来的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洮南市加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和运行工作力度。2007年洮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为1057.15万元,其中农民筹资总额211.43万元。截至4月末基金支出总费用为154.74万  相似文献   

14.
瑞武  洪娟  中菲 《唐山经济》2006,(5):39-40
迁安市辖19个镇乡,534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其中农业人口57.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3.9%,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08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42元,其中农民人均医药费用支出124.9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9%。全市有公立医疗机构27个,现有床位2178张,卫生技术人员2150人;村卫生室259个,覆盖534个行政村。迁安市从2003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环境,降低农民住院费用为重点,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努力减轻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让农民实现按廉价就医。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试点推广。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指出,自2003年7月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全国共筹集资金30.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  相似文献   

16.
张蓉 《魅力中国》2014,(20):37-3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医疗保障的缺失。以河南省西华县为研究切八点,对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引进前后农民看病问题的改观现象,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的引进和工作开展效果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凤清 《魅力中国》2011,(20):126-12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合农民的补偿涉及到补偿水平的高低、补偿类型、医疗服务提供的可及性和可得性等问题。因此,补偿机制的设计要以科学的基线调查为基础,全面掌握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疾病经济负担、卫生服务可及性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状况等,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略有节余”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如果违背这样的原则,基金透支必然会影响制度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基金沉淀过多,也是损害入保者权益的一种表现,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农民、政府及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主体博弈困境的约束条件下,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的创新要在遵循服务可及性公平的前提下,通过筹资机制、补偿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健全完善,最大化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的支持、引导和组织之下,通过农民的自愿参与,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筹资模式,将大病统筹作为核心的农民医疗的共济互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需求,在根本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最终使农民平等的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构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齐河县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来抓,在2003年两个乡镇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在全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大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较好地解决了“小病不愿看,大病看不起”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2005年,全县共有44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4.34%,其中4个乡镇参合率达到90%以上,最高的乡镇达到96.6%.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143万余元,农民满意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农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农民提供公平的医疗保障。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改善农村的医疗状况,减轻农民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设定,限制了参合农民就医范围,使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相对于参合农民处于绝对优势,即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过度医疗服务就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