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锡文化丛书》推出精心编著的第一辑四本新书——《无锡通史》、《无锡人品》、《无锡名景》、《宜兴陶艺》,以浓墨重彩谱写了无锡文化建设史上的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以往我们为"无锡文化丛书"撰写《无锡书画》一书时,曾私下谈论过无锡绘画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过一个绘画流派.  相似文献   

3.
近日,《无锡运河丛书》编纂启动仪式举行,邀请国内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出席参与研讨,并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为丛书编纂提供智慧支持. 运河孕育了无锡的文化特质,承载了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她塑造了无锡的城市格局,勾勒出无锡老城"龟背城"的空间形态,刻画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千里...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以来,无锡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文化投入增加,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市场日趋繁荣,为新世纪初的无锡文化名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看到,无锡的文化发展还不能完成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加的需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的任务十分艰巨。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较为缓慢,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不够,地域文化竞争力不够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最近召开的中共无锡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无锡在新的时期推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本质上讲,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由一个城市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其文化底蕴决定的。所谓“争创”,就是要提高城市文物保护的程度,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无锡争创历史文化名城,既具备基础条件,又存在相当差距,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客观基础:无锡基本具备国家…  相似文献   

6.
辛叶 《江南论坛》2004,(9):20-20
由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锡吴学研究所联合编纂,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担任主编。江苏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唐茂松任副主编的《吴地文化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于今年6月启动。用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教授的话说,这项工作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探索,也开拓了民间与学界联手开发吴文化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无锡市2001年———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全市建设文化大市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措施作了全面的阐述。“文化大市”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概念。总体上说,把无锡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大市,就是要率  相似文献   

8.
用文化打造中心商务区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锡是一座具有7000年人类文明历史的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出这个古城的特色和个性。无锡中心商务区崇安寺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新一轮改造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正"至德名邦"是对江南人文始祖泰伯高尚品格与开拓功业的最高历史评价,是和谐文化品牌建设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无锡文化品牌群建设的主题词、聚焦点与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从历史看,唯无锡享有这一文化品牌殊荣;从现实看,无锡具有将这一文化品牌发扬光大、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各种优势条件。打响"至德名邦"和谐文化品牌,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既承载着历代先贤的厚望,也反映了广大市民的心声。我们应该也必须以悠远的历史感、强烈的使命感,以科学的态度做好无锡文化品牌建设中这个极为重要的大课题、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庄若江 《江南论坛》2011,(12):59-60
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社科联组织编写的《吴文化纵论》近日出版,它是无锡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吴文化研究理论著作,是在连续六年举办吴文化国际研讨会基础上,对吴文化精髓进行进一步融会提炼的思想结晶,是无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新收获。  相似文献   

11.
丁康权 《江南论坛》2011,(12):19-21
2005年,无锡已经跻身于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等会议相继召开后,无锡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中所呈现}f{的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其中,作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诸多民间文化企业正在自发地融入无锡文化事业发展的汹涌大潮,在探索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行程中,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文化品牌的创立中感受着光荣,在文化品牌的拓展中成就着梦想。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无锡市企业文化研究会推出了42万字的《铸造中华企业魂──无锡企业文化建设十年》([杜园]主编)一书。本书出版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既是对十余年来无锡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和经验总结,又是对21世纪无锡企业文化建设未来的理论“预测”和超前探索,并在既往开来式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中搭起了一道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这必将对开创无锡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促进无锡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铸造中华企业魂》从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与名牌…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无锡文化大观》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无锡人文景观、文化历史和文化成就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物,内容包括历史文博、山水胜迹、文学艺术、科技教育、文化传播、工艺美术、群众文化、民俗宗教等各个方面,地域包括无锡一城三市(县),时间跨度从古至今,总字数约 80万字,是一本荟萃无锡文化精华,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同时又具有真实性、科学性、文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大型权威作品。读者一册大观在手,无锡文化尽收眼底。该书为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朋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进行文化研究交流的丰富资料,从而填补了无锡市这方…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由周解清等担任编委会主任,王慧芬、朱建平、黄胜平主编的《无锡文化大观》,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这部 90万言的《无锡文化大观》包括历史人文、山水胜迹、文学艺术、科技教育、文化传播、工艺美术、群文体育、宗教民俗等八大篇,以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为经,以一城三市的地域空间为纬,较为全面地描述了“无锡文化”的形成、演变、发展、成就及其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无锡人民的人文精神风貌和不断开拓创新的文化性格。全书共有一级条目近千个,配图近二百幅,其中有些图照为首次发表。该书注重可读性、知识性、…  相似文献   

15.
沈高洁 《江南论坛》2023,(12):43-47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无锡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江南名城,其水文化构建必然成为大运河无锡段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篇章。虽然无锡水文化构建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必须加快无锡水文化构建,为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无锡智慧。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为搞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一张突显城市文化底蕴、展示城市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要求和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无锡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组织课题组,对无锡的吴文化、工商文化、山水文化、和  相似文献   

17.
娄子丹 《江南论坛》2012,(12):33-35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根脉,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打造魅力无锡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今天,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魅力无锡建设,已成为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笔者近日到浙江绍兴调研,就学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绍兴模式”,开发利用无锡历史文化资源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陈振康 《江南论坛》2014,(11):57-58
正三千多年前,太伯、仲雍从周原奔荆蛮(现无锡梅村一带),建立勾吴国,开创了吴文化。在这之前的文化,称之先吴文化。由于在文献记载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对先吴文化的研究,我们倚重于考古学的研究。在考古学,先吴文化是湖熟文化。在笔者的《先吴文化探析》中,对先吴湖熟文化已作了论述,指明"作为吴文化的前驱,湖熟文化应即先吴文化",并对湖熟文化遗址的特点与分布、湖熟文化时代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承载历史使命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吴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无锡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国内外学界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普遍重视和合力推动下,吴文化的研究广泛推进,吴文化的历史资源得到深入发掘,吴文化的精神不断得到彰显和弘扬,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进吴地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锡作为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深化对吴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好吴文化,对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推进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一、吴文化在吴地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发展吴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吴地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