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流通产业定位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流通产业定位的观点主要有"流通基础产业论"、"流通先导产业论"和"流通战略产业论"等几个方面.文章在对现有流通产业定位的观点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流通产业定位的研究趋势,即科学界定和区分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等概念;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对流通产业进行定位;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流通产业也应该重新定位;流通产业中不同具体行业的定位应当有所区别;在同一经济发展阶段流通产业可能有着不同的定位;运用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界定流通业地位等.  相似文献   

2.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国外流通巨鳄同台竞争,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而当前,流通产业的相对滞后从整个价值链来看将影响链接点的协调,降低运行效率,进而制约制造产业的发展。要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需要构筑现代化的流通业。本文从流通产业集群内在互动机制分析入手,提出制约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群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国外流通巨鳄同台竞争,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而当前,流通产业的相对滞后从整个价值链来看将影响链接点的协调,降低运行效率,制约制造产业的发展.要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需要构筑现代化的流通业.本文从流通产业集群内在互动机制入手分析,指出制约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钢 《中国市场》2008,(15):118-119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发展电子商务对流通产业进行全方位创新,全面提升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河北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须从营建统一开放的电子商务平台入手,全面提高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最终实现河北从市场大省到流通强省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5.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流通业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体和业态多样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融合升级加快的趋势特点,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层重视不够,缺乏产业定位;政策歧视,市场分割;流通企业散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流通理论研究滞后,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学科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等。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定位;消除政策歧视,促进市场统一;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竞争力;加强流通理论研究,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十二五”以来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背景,从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统一市场等方面,提出流通体制改革目标:“无缝衔接”的管理体系;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流通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措施,包括:提升流通产业地位;改革税收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对中小流通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实施创新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与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商业时代》2007,(18):12-12,5
技术创新是流通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器。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流通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以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化为目标,对流通产业进行全方位创新,已是中国流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与中国流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提高了全社会的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信息化作为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应加快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 ,带动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测评、排序、划类,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北京、上海等10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新疆、湖北、四川等10个省份流通产业处于中等竞争力区间;而甘肃、吉林、湖南等11个省份的流通产业处于缺乏竞争力区间。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现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它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而流通产业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主要着力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将大有作为。本文在阐述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升流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基于竞争优势的原则不断提升我国流通竞争力,牢牢握住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彻底根除"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文章强调,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从宏观层面看,一是大力发展民间经营,二是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文明经营,并通过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全面促进流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流通体制变革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它的现代流通竞争力上.中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提高流通竞争力,使流通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的软实力.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而物流越来越成为流通中的决定性力量.必须从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误区中走出来,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现代流通理论.文章提出,随着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流通体制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断向国内外流通一体化、区域流通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制造业与流通一体化、现代流通立体化和混沌化方向发展.现代流通将成为引领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资本流通方式、商品流通方式、服务流通方式等都将实现整体的再造;整个流通理论也将产生整体创新,引领整个流通领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late 1980s, the UK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significant levels of fu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mpetence-based qualifications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skill levels and therefor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gress which has been made by the UK retailing industry and presents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s of five major retail compani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区域流通业竞争力投影寻踪建模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31个省市2006~2008年的数据,应用投影寻踪建模技术对区域流通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阐述各区域流通业在规模、结构、效率、贡献力等竞争力诸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各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成长性,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更强的提升区域流通业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流通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综合性的关联关系,其中以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的关联作用最强,而流通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关联作用最弱。同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较强的拉动作用,流通产业GDP每增加1单位,可以使国民经济其他产业GDP增加0.1363单位。这些结论为发展流通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