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婉 《华商》2013,(9):74-74
在路边架个炭炉,摆些牛羊肉、蔬菜等,一个烧烤摊就成了。可一个80后的男生李烨却做出了新花样,把烧烤摊搬上了网。2008年10月的一天,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相似文献   

2.
<正> 1989年,纺织女工张国胜和爱人双双下岗,家里的生活顿时进入了"零收入"状态。情急之下,张国胜发现了街头几个新疆人烧烤羊肉串的情景,便也照葫芦画瓢地干起来。第一次她花20元买了2.5公斤羊肉,串了150串,便开始在电影院门前摆起了烧烤摊。别看开始生意不如那些新疆人好,但她肯动脑筋,又不服输,敢和同行较  相似文献   

3.
<正>有经验学技快自烤鱼肠风味绝新疆的杨先生是做路边的烧烤摊出身,而且一做就是八年,其间吃了不少苦,可以说他是凭自己能力硬是把生意做活做大的。现在又和朋友在库尔勒开了个三层楼的大饭店,一、二楼专营烧烤、特色菜等项目,三楼是洗浴休闲中心。认准了河北邢台的圣旨骨酥鱼项目后,杨先生在2006年7月4日来到了总  相似文献   

4.
<正>用变性煤、碳素、石墨粉、煤泥等原料生产烧烤炭,这一低投入高产的技术经过《大众投资指南》、《生意经》、《创富指南》、《致富时代》等财经杂志报道后,立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明人彭雪峰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业界专家、创富新星,几乎每天都有到徐州九里山竹炭设备厂考察学习的投资者。短短半年,30多位投资者学会技术,走上了致富道路。云南景洪的邓先生以前从事木材贩运生意,2013年下半年,他在大众投资指南杂志看到介绍彭雪峰发明用变性煤生产烧烤炭的报道,一下子来了兴趣。文章中说,  相似文献   

5.
<正>赵大妈出手,烧烤摊起死回生,日赚400 2006年9月,刘建军做了他人生中最冒险的一个决定。刘建军原是个普普通通的修鞋匠,在他摆摊的小区里有一个烧烤摊,每天光顾的人络绎不绝,生意  相似文献   

6.
我叫李文兵,今年24岁,广东肇庆人。外出打工有6年了,总想着做生意,但又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都说女人的钱好赚,我和朋友决定开家女装店。我们在当地商场里租了间16平方米的店面,刚刚开始生意还好,一天挣100多元,但后来生意就不见起色。很多女孩子看到店里坐着男人就不敢进来,即使进来了都不敢试穿,让我和朋友都很头疼。如果请个女孩子来看店,工资付不起。第一次创业在无奈中结束  相似文献   

7.
提起国內最具影响力的休闲美食设备研发推广机构,非闻香来莫属。自2003年推出国內第一台以木炭为燃料的环保“奇味窖烤小吃车”后,闻香来一炮走红,一发而不可收拾,又相继推出了集烧烤、油炸为一体的第二代“多功能奇味窖烤小吃车”,烧烤、油炸、涮烫、铁板烧任意组合的第三代“万变奇味窖烤小吃车”和烤、炸、涮、蒸、煮、煎样样皆精的第四代“万变奇味窖烤快餐车”。更为绝妙的是,闻香来的所有美食技术均独具特色,自成一家,绝技与设备相得益彰,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美食界另辟天地,带领上千位中小投资者闯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 黑龙江林甸县红旗镇永胜村李井云屯(邮编:162391)人多地少。10年前,人均收入才百十来元,1990年,欠3000多元外债的村民郑广顺,听说肇东的毛贩子到林甸来设点收鹅毛,就借了40元钱,与几个村民一起结伴骑自行车到十里八村收鹅毛。一个月下来,每个人纯收入800多元。这项本小利大的生意使小屯人觉醒  相似文献   

9.
煎饼大嫂     
我叫李怀珍,原来是山东费县铁路粮店的职工,如今开了家金穗煎饼店,熟悉我的人都叫我“煎饼大嫂”。   计划供粮取消后,粮店率先成为改革试点单位,人员分流这个现实问题摆到眼前。说句实在话,当时我的顾虑比较多,一怕下岗丢人,二怕自谋职业担风险。但面对所在单位人员多,包袱重,基础条件差的现实, 1995年,在留守还是自谋职业的矛盾思索中,我选择了后者。   我们沂蒙山人素以煎饼为主食,我想开发传统手工煎饼项目有市场,就租了两间屋,配置了一台电动石磨,一人使用四盘鏊子,做起了煎饼生意。   我在东北长大,烙煎饼技…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份的时候我去黄山旅游,在山脚下的一个古村落里发现一道小吃特别受游客欢迎,外观碧绿油亮,非常好看,口感也不错,又香又糯,听当地村民介绍,这道小吃名叫“翡翠碧玉团”,因其外观“葱绿如碧玉油亮似翡翠”而得名,吃起来甜而不腻,糯而不黏,加上清香扑鼻,好吃又好看,是最受游客喜爱的一道美食,看那么多人排队买,看的我心动不已,心想学会做这个以后可以当成一个生意来做啊,而且就冲这个卖相这么好,在哪卖生意都不会差。  相似文献   

11.
<正>提起冯兴才,饮食圈的人有谁不知道,这个靠研究推广脆香烧烤起家的重庆小子,新兴食品技术部掌门人凭着一腔热血,大胆进取,勇于开拓,推陈出新,短短五年间竟奇迹般地独家推出了脆香烧烤,奇味涮烫,美果酸辣粉,八碗香锅面等四项绝技,并成为国内外中小投资,下岗、待业者争先加盟的热门项目。真正成为了加盟商投资一个项目成就一番事业,推出一项技术养育着八方人,这几大绝活始终引领着项业先锋。所到之处,谁吃谁叫绝,生意异常火爆。尽管技术真、口啤好,但掌门人冯兴才时时  相似文献   

12.
<正>天津的老付(电话:15122595285)去年初认识了我,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老付,而今想找一个稳定可靠的中医药项目在家乡安顿下来,发现风湿宝和风湿灵后,老付便邮购了样品浸泡起来。开初老付并不太当回事,心想那么多的风湿骨病患者,我泡的药酒能管用吗?此后老付便失去了联系,我以为老付放弃了这个项目,心头常为他扼腕叹息。半年后  相似文献   

13.
开茶馆、销陶器收酒瓶,办旅社、卖啤酒,都是普普通通的营生,查全德的生意却不同寻常的好。1984年,50多岁的查全德看上了紧靠312国道、地处鄂豫两省三县市交界处的小林镇,一心要迁来做个生意人。可是,儿子、儿媳一致反对,怕做不好生意,丢人现眼。然而,老查就是不信庄稼人做不好生意这个邪。他磕磕家底,凑了3500元现金,从河南省桐柏县的一个小山沟,迁到了湖北省随州市小林镇街道居委会,来了个“农转非”。万事开头难。房子盖起来,老在已背上了几千元债务,手中只有50元现金,能做啥生意?经过走访街邻,观察市场,他看到集镇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广告上是先交了学费的。下岗后,我找事做,看到"珍珠奶茶日赚5000"的底栏广告,我就专程坐火车去学习,交了一万多元钱换回来个配方,后来才知道上当了,卖珍珠奶茶原料的地方免费赠配方。和我一起去学习的有七八个人,当时就想,原来广告的魔力这么大,让人死心塌地交钱。假如我也打广告,诚信经营,生意肯定能做大。打广告,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到现在上中心电视台,我不断地探索、调整。总结起来,有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喂奶麻烦催生"哺乳装"深圳白领做起新鲜生意姑娘赵欣看到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那天,她到姐姐家玩。她姐夫刚好和几位男同事在客厅里打麻将,孩子突然哭闹起来了,她的姐姐赶紧解开衣服扣子给孩子喂奶。看到这一幕,赵欣既惊呆,又害臊。她立即把姐姐拉到阳台,红着脸说:"姐,你怎么当着别人给孩子喂奶呢?多不雅观啊!"一心想着给孩子喂奶的姐姐这才觉察到了自己的走光。  相似文献   

16.
<正>特种炭发明人彭雪峰发明混合粉体材料生产特种烧烤炭的消息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纷纷慕名前来考察学习。短短3个月,有10多位创业者靠老彭的技术成功创富,他们有的月赚三四万,最差的也有一万多元,真是项目选对事半功倍。纯锯末机制炭项目投资大、污染大、工艺复杂,很多从业者转产或停产。但是彭雪峰发明的合成炭技术完全改变了这一现状。不用烘干,原料干湿都可以;不用  相似文献   

17.
马艳华 《商》2014,(24):261-261
“学语文,怕作文”,这是学生的一句口头语。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愿意写,假如老师布置非写不可时,他们便用拼凑和抄写来应付。读起来东钩一犁,西钩一耙,缺少真实性,更缺少艺术性,鉴于此我认为在平时教学中用“多读书、多观察、多写作”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甜品店生意火暴双皮奶成招财法宝我叫刘建平,广东人,做建材生意五年了。今年年初,我的建材商店斜对面开了家甜品店,店面不大,只有3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双皮奶、糖水、冰水等广东传统甜品。开始,我还真没把它放在眼里,心想有几个人闲得没事天天去吃这些东西。结果,我错了,他们的生意非常好,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带着孩子的父母、相互搀扶的老人和甜蜜的青年男女光顾,尤其下午和晚上几乎天天出现排队等桌的场面,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后来我也去品尝了一回,说实话,味道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这让我更不明白了,卖甜品怎么会这么赚钱呢?后来,我问了身边一些朋友,原来他们主要是冲着双皮奶去的,这个店是我们当地唯一一家卖双皮奶的甜品店。双皮奶是广东特色美食,有“中华甜品之王”的美誉,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它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杨文卫,四川人,下岗后做过几次生意均以失败告终。说起我今天的事业,还得从打工的日子说起。几次生意失败后,手里也没了本钱,在家闲了两个月心情很不好,直到朋友介绍我到‘天祥烧烤城’打工才算有了进钱的路儿。这家烧烤店的老板黄玉光,当初创业的经历也很艰难。听说这么大的一个烧烤店是他从几千元起家的。现在每天的营业额三千多元,利润最少也有一半。这下,我为我这一发现而兴  相似文献   

20.
薛风云 《商界》2007,(2):95-95
人和人就不同.有的人生意做得很好.有的人无论怎样努力好像就没什么成绩.而我不幸属于后者。为什么别人怎么看怎么不如我,做起生意来却偏偏比我厉害多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