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一、生态环境破坏危害巨大 (一)地表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第一,耕地表面土流失严重。我国土壤侵蚀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流失地表土地在100亿吨以上。第二,土地处于沙漠威胁。全世界至今已有35%的土地处于沙漠化直接威胁之中。我国约有农田394万平方公里、草场494万平方公里和铁路沿线2000公里受到沙漠化威胁。  相似文献   

2.
土地沙化。据有关部门统计,康平县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2334公顷;具有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7.2万公顷;受风沙影响的土地每年以343公顷的速度扩展,目前约有4万公顷耕地,草原处在沙漠化的威胁之下,每年有1000公顷土地遭受破坏而退化。  相似文献   

3.
新疆沙漠化现象较为普遍,可治理沙漠化面积较大,传统的沙漠化治理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沙漠化现象,而基于沙漠化本身的沙漠化产业发展则成为新疆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式。文章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新疆且末县的沙漠化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且末县自然环境、地方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且末县沙漠化扩张增加了且末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并且沙漠化对且末县的地方经济影响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对且末县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制约,传统的沙漠化治理方式无法有效遏制沙漠化的蔓延,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且末县沙漠化土地发展沙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济增长活力,但这是个长期过程;且末县沙漠化的逐年恶化,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做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新疆且末县的沙漠化治理需要和沙产业发展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内蒙古退耕还林还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60%,而且区内还分布着5大沙漠和5大沙地.全区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漠化土地6.3亿亩,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8%;水土流失面积2.8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8%;沙化退化草原面积5.8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2.7%.  相似文献   

5.
闫丽梅 《发展》2005,(8):36-37
中国是农业大国,而中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却日益严重,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因此,解决中国沙漠和沙漠化及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杨根生出现了,他是以抵御风沙灾害的卫士身份出现的,这似乎为棘手的中国沙化和风沙灾害问题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6.
万明晓 《魅力中国》2013,(17):272-272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沙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沙漠化面积大,分布较集中,类型较多。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增加,沙区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原有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流水量日益减少,严重威胁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将制约柴达木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搞好沙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作为沙漠化危害严重的柴达木地区,应以此次大开发为契机,在沙漠化综合治理方面不断创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放眼未来,循序渐进,切实搞好沙区的综合治理工作。一、沙漠化现状沙漠化是指在…  相似文献   

8.
王涛 《科技和产业》2002,2(2):52-56
本文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我国沙漠化研究领域在有关沙漠化的基础研究、沙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沙漠化与植被演替、景观生态学研究、沙漠化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沙漠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整治模式和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成就,指出了进一步开展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沙漠化地区恢复生态学、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沙漠化逆转及其整治模式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浅谈北方荒漠化防治与土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除去北方气候干燥等自然因素.土地利用的强度加大,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是北方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而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还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0.
沙漠化和沙尘暴灾害是历史难题、世界难题,它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一天也未停止过与其斗争。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及中国经济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沙漠化问题和沙尘暴灾害,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控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有沙漠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1%,分布于30个省、  相似文献   

11.
崔红梅 《西部大开发》2011,(2):38-38,43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部地区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和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分析.提出在西北部沙漠地区铁路沙害防治中利用固沙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财富,保护发展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将是沙漠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聚焦点.沙产业理论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其技术核心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同时提出沙产业将成为面向21世纪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构想,是未来农业、高科技农业、服务于未来世界的农业.  相似文献   

13.
沙产业、草产业思想是钱学森院士于1984年提出来的。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探讨和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一、沙产业理论沙产业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本质特征是: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是又一种土地资源,有着阳光充沛、积温高、温差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在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9.3%,涉及18个省(区、市).目前,北部地区沙漠以每年0.5公里的速度南移,出现"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近30年来,因沙害而弃耕的农田达12.7万公顷,尚有40多万公顷处于沙害的威胁之中,在风沙线上有679个村镇时刻处在被流沙淹没的危险之中.自2000年3月以来,我国连续出现了十多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都是近50年来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西部一月     
西气东输管线初步确定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线路,以新疆塔里木轮南油田为起点,经库尔勒、库米什、南湖戈壁,甘肃柳园、张掖、武威,宁夏甘塘、中卫,陕西靖边,山西临汾,河南郑州.安徽定远,江苏南京,最后抵达上海。市场开发工作已转入与基本市场用户签订用气意向书阶段。 重庆至怀化铁路开工 12月16日.被国家列为2000年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重庆至怀化铁路,正式开工。 动态宁夏遏制沙漠化势头 宁夏回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26万公顷,和70年代初相比下降了23.6%。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漠化速度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荒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是焦点。现实的选择是发展沙产业。目前,我国有沙漠化土地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3%,分布于18个省(区、市),且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危害。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17.
让大自然修复创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进沙退”还是“人退沙退”? 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多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当时的国人豪情满怀,挥动铁锹做出了人类征服沙漠的壮举。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外(花费了大量金钱建立的治理模式),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得强大,今天沙尘暴的猖獗正说明了这一点。事实是,虽然我们一直在与沙漠化作斗争,但遗憾的是,土地沙化速度不但没有得到遏止,而且呈加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联邦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768.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1800多万人口。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因其大陆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故海岸线长达20125公里。澳大利亚西部为高原,中部为沙漠地区,2/3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一、新疆的经济特点 新疆过去半个世纪发展历程所展现的经济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绿洲农业是新疆经济的根基。新疆干旱区面积占全新弱总面积的73%,其中绝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沙漠化的土地。而在广袤的干旱区又形成了一种特殊景观,这就是数以千计的点……  相似文献   

20.
以河套平原1976年、1990年、2000年和2006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RS和GIS手段,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本文研究了该地区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内达拉特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79%。整体上看,土地沙漠化以逆转为主,局部地区有所恶化。达拉特旗土地沙漠化是众多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近年来,气候因素在沙漠化动态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占总影响力的61.11%,而人为因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占总影响力的3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