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研究表明高房价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思路下,房地产调控能否缓解高房价对TFP的抑制作用呢?文章构建包含房地产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的理论模型,探讨房价和房地产调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对称影响。在实证检验部分,测算2008-2018年1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房地产调控强度,采用门槛回归检验房价和房地产调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合理的房价有利于TFP增长,但过高的房价阻碍了TFP增长。(2)房地产调控力度较弱时对TFP的影响为负,房地产调控力度适中时对TFP的影响为正且效果最佳,将房地产调控区分为需求侧调控和供给侧调控,需求侧调控由弱转强时对TFP的影响由负转正,供给侧调控对TFP的影响始终为正。(3)房地产调控通过影响公众房价预期进而对TFP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认为城市高房价基于三个深层经济因素:1、现有的住宅小区式开发和管理部分弥补了城镇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2、产权界定不清;3、交易成本高昂,导致房地产“企业”的价值上升。解决高房价的建议: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明确地界定城镇土地产权,确认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实际占有者的土地市场主体地位;简化相关政府审批手续,依法行政,减少房地产行业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房地产用地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房地产用地中的城镇住宅用地,通过现在分析,找出住宅用地的特点,挖掘住宅用地供地对满足居民住房和房地产业的影响,得出结论住宅用地供给足以满足城镇人口住房需求,高房价、高地价并非由住宅用地供应不足造成,最后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分水岭,2004年以前(至199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04年以后,房地产市场开始转折,投资性需求大量入场,将房价涨幅拉入快速通道,高房价问题即而出现.投资性需求从2OO4年开始泛滥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引发的必然反应.招挂拍等制度及政策的实施促成了供给锁定...  相似文献   

5.
吴玲 《特区经济》2011,(6):232-234
抑制目前的高房价应该掌握高房价的形成机理。文章从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因素、日益膨胀的投资需求以及国家实行充分自由的房地产市场政策等方面阐述了高房价的生成机理,力图对症下药地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维稳的对策,以求为我国的民生事业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索将倡导联盟框架引入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变迁这一课题,通过研究"支持高房价"和"抵制高房价"两大对立联盟间的博弈和内外部震荡因素,就推动房地产调控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阐述论证,据此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加入WTO,将对我国房地产供给和需求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进口建材、设备等关税较大幅度的下调,导致与房地产相关的产品和技术进口增加.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对外经贸活动增加,会拉动高档外销物业及服务需求,如对外销房、办公  相似文献   

8.
高房价根源及其对设计合理调控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商业银行三者形成利益共谋是高房价得以维持的基础;投资环境恶化是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无奈选择,也是地方政府将注意力转移到房地产市场的必然结果;利率过低是诱发高房价的直接原因。提出警惕地方政府把楼市调控政策当做增加地方税收的手段;警惕房地产商对基本无效的调控政策进行不怀好意的伪装和示弱;警惕商业银行从加息中获利,还贷者从加息中损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如果住房不能够投资或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所谓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个概念很快就会消失。可以说,地方政府救楼市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于把住房公积金贷款也作为其救楼市之工具了。地方政府为何希望通过各种少许优惠政策把各类住房投资者赶尽杀绝地推入高房价的火坑?就在于把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债务风险转稼给住房投资者。因为,就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尤其是一线城市,在高房价下,真正的住房消费者早就被  相似文献   

10.
2017年,贵州省迎来了相对集中的几波房地产政策调整,首次出台了限售政策,公积金二套房首付比例也相应提高,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效应持续发力,市场供给明显回暖,需求持续增加,房地产投资实现小幅增长,商品住宅销售较快,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且贵州省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会持续增加,住房租赁大有可为,但房企信用风险也会随之上升。本文针对贵州房地产业市场状况、主要政策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房价目前是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们政府为了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在一系列的专家讨论基础上,房改措施纷纷出台。两会期间,关于房地产的提案就占据了一半,多数提案直指高房价。高房价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本文就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从政府、房地产行业、人们的投资行为、房价成本、国企、供求关系六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解答人们对高房价原因的疑惑,并提出了稳定房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个人住房银行信贷的紧缩将是房地产调控的真正开始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3月下旬及4月上旬,面对国内房价及地价快速飙升,中央政府各部门一直在出台不同的政策希望以此来遏制高房价,以便达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决遏制高房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严倩颖 《中国经贸》2011,(2):114-114
房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家一直在对房地产进行调控,但是房价却不降反升。本文分析目前高房价的危害.并挖掘高房价的制度性原因和深层次根源.最后提出促使房价回归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简要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梳理了近年来政府针对高房价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最后提出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李研 《新财经》2010,(3):79-79
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远远高于房地产企业的实际开发成本。在扣除建安成本和土地成本后,房地产企业的剩余收益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16.
梅元比 《特区经济》2014,(9):186-188
理论上,房价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居民消费,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本文根据总体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取向考察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限,甚至产生抑制效应。结合房价波动影响消费的传导机制,本文提出要增加中低档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发展住房增值贷款以及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贯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敏锐 《东北之窗》2010,(11):7-7
5月7日,在大连某房产论坛上被两只“飞来横鞋”袭击的任志强一下子成为媒体头条新闻人物。然而,“被扔鞋”的任志强没有被房奴们的皮鞋吓怕。3天后任志强再度开腔,说在不增加土地供给的情况下,只控制购房需求以及房屋价格无益于解决当前居民住房问题,甚至会出现开发商“假打折”的现象,进而推高房价。  相似文献   

18.
高房价下的集团利益分析、房价走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贵祥 《北方经济》2006,(16):75-76
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利益博弈最典型的领域,房价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集团利益决定着房价走势,高房价下的集团利益分析有助于弄清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相似文献   

19.
“天价地王”与高房价的出现,恰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难题。显而易见,泡沫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20.
金伟 《产权导刊》2013,(2):21-23
一些国家由于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形成泡沫经济,结果导致本国、本地区经济长期一蹶不振。我国房地产价格在高位运行,隐患极大,怎样才能平抑高房价,避免重蹈国际金融危机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