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了四个大型伪银行,用之掠夺中国人民,它们是伪满洲中央银行、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伪蒙疆银行、伪中国储备银行,在台湾,日本还设立了台湾银行对台湾人民进行掠夺,这些敌钞银行大量发行货币,流毒四方。而抗战后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也发行了大量的苏联红军票,所有这一切都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道奇路线是美国政府在占领时期,为了稳定日本经济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对于其经济方面,日本学者曾多有论述;但从政治的角度阐明其实质者却不多见。本文即拟从后者出发对道奇路线予以阐析。美国对日占领政策转变的直接产物趁日本战败投降、占领军尚未进驻日本之机,日本政府向战时已订货但尚未交货或没完全交货的军需资本家支付了巨额货款;战时与军需资本沆瀣一气的银行资本,为确保债权避免破产,也向军需资本家提供大量贷款;因战败投降而导致的社会慌乱和不安,  相似文献   

3.
赣南山地广阔,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80%。长时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过伐,造成每年近200万立方米的森林赤字,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专家、学者来赣南考察看到这种情景都深有感触地说:“赣南林区不见林”。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政策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因此而导发的通货膨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涵盖战时经济的突出问题。战时中国实施通货膨胀政策,是与对日战争所造成的异常情况分不开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以其优势兵力很快占领了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税源充足的滨江沿海地区,使中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关税、盐税、统税和其他税收锐减,对外贸易基本断绝,又迫使生产力资源内移,增大开发后方的开支,而由于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要承担巨额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流行的一次性筷子,大多以木材制成,每年耗费大量森林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仅一次性木筷所消耗的木材就达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储量200万立方米。日本早在20年代就首创一次性木筷,可是精明、狡黠的日本人从不用它本国产的木材生产一次性木筷,日...  相似文献   

6.
A股“余震”     
亚洲主要指数受创日本巨灾,分析师称影响不会持久。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除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外,对处于复苏中的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7.
A股“余震”     
亚洲主要指数受创日本巨灾,分析师称影响不会持久。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除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外,对处于复苏中的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强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8.
浅议“日本住专”对日政治、经济的负效应张继业日本经济由“住专”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解决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课题之一。“住专”既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同时也导致了“泡沫经济”的破灭。由于日本房地产价格暴跌,造成大量呆帐,最后在金融机构留下了...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是其原因之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①经济恢复时期(1945—55年)。这一时期,日本经济以稳定和恢复为主要目标,因此旨在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日用品供给能力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50年以后,日本对战时遗留下来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奎 《特区经济》2010,(9):102-103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给日本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反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元升值等原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使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宽松的银行信贷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泡沫化;政府过于剧烈的宏观调控政策打破了房地产泡沫,造成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低迷。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与日本的情况惊人相似。因此,借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经验教训,可以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东北抗击日本侵略14年中,众多朝鲜民众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成为领导者和重要的武装力量,同时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回顾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是中韩朝三国要牢记曾经遭受的苦难。共同遏制日本右倾化的军国主义复活,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此血腥屠杀、镇压我骨肉同胞达14年之久。日本侵略者在华制造的惨案,血泪斑斑,罄竹难书。这里记载的,仅仅是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3.
吴开胜 《东北之窗》2010,(18):64-65
侵略中国的急先锋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  相似文献   

14.
二战中美军对日战略轰炸运用了宣传心理战,无疑也是对日本国民的精神轰炸。在1944年6月时,日本国民中怀有必胜信念者高达98%,但在投降前夕,已下降纠32%,失败的预感已扩大到大部分国民心中。从以上的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达成了作战企图。它成功地破坏了日本的战时经济,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加速了夺取战争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宗禾 《当代陕西》2010,(9):45-45
65年前,中国人民历经八年全面抗战,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胜利。今天,我们要铭记伟大斗争,汲取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九·一八”事变 70周年。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抗战 1 4年 ,为民族解放事业写下光辉的篇章。在黑河这块辽阔的土地上 ,许多抗日志士和人民群众 ,为抗击日本侵略者 ,挽救民族危亡 ,抛头颅 ,洒热血 ,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是永远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的。(一 )1 93 1年 9月 1 8日 ,日本侵略者发动沈阳事变 ,由于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几个月内就占领了东北全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协助下 ,以爱国的东北军官兵为…  相似文献   

17.
耿琪 《当代陕西》2005,(9):49-49
1945年,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这一年,继四,五月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日本侵略者日益陷入孤立的境地。8月,时局发展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枚原子弹。这是核武器首次运用于战争,对日本显示了一定的威慑力量。之后,苏联对日本宣战,英勇的苏联红军从东、西、北3个方向沿1200里的战线进入我国东三省向关东军进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在的经济已经高速稳步地发展,更多的高科技产品和高新技术已经开始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给森林资源调查带来了便捷,增加了数据的精准性,也大力推动了森林产业建设的稳步发展。不过,现在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还在使用传统的砍伐界线的方法,这样的传统方式,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加大了整个调查工作的难度和投入,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其次,森林中的动物增多,野生动物直接威胁调查员的人身安全,虽然调查员有意外保险,但是这些都只是补救的措施,对于此问题,需要转变林业经营思路,改变现在的调查体制,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重建时期。经济的恢复和自立是日本政府最初的战略目标。由于此时正是美国对日单独占领时期,因此,其占领政策支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民主化政策作为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因素的非军事化措施,对日本经济进行民主化改造,以符合美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客观地否定了其中的封建因素,从而使战后日本经济从战时统制转变为政府干预下的自由经济市场体制。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为日本经济的重建提供了发展空间,促动了日本经济重建构想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变革的完成,加速了日本经济重返国际市场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周期现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产业革命开始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以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除实行战时统制经济体制的一段时期外,经济周期一直是日本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