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机速递     
《中小企业科技》2008,(8):59-60
中国与东盟纺织业合作潜力巨大;老挝资源丰富蕴藏投资商机;中国农机缅甸市场占商机  相似文献   

2.
商机速递     
中国与东盟纺织业合作潜力巨大;老挝资源丰富蕴藏投资商机;中国农机缅甸市场占商机  相似文献   

3.
特区模式: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开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开放区”的构建,对推进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创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开放区”的构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与市场》2005,(6):70-70
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紧邻,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互补性强,近些年相互间经贸合作大幅增长且势头正旺。今后10年,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商机与挑战将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到2010年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3年起,关于自由贸易的谈判已顺利展开,标志着中国政府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已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东盟十国文化丛书》的内容。评析其出版意义。提出东盟各国文化与中国环北部湾文化共同构成泛北部湾文化的概念,认为泛北部湾文化是中国-东盟各国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为福建省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大的机遇。福建省在和东盟合作中具有地理交通、闽侨、经济互补性强等传统优势。目前,福建省与东盟合作出现进出口持续增长,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互补性进一步显现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应通过继续优化产业和贸易结构,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服务贸易等举措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十国于2002年11月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标志着共计18亿人口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但是伴随着贸易壁垒消除而来的是不断增高的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本文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双方农产品逆差产生原因,提出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财经要闻     
中国与东盟探索金融合作新机遇 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理事会首届会议暨业务研讨会5月16日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国-东盟银联体代表达成如下共识:应借助中国一东盟银联体平台。进一步增进各国金融机构、知名企业的全面交流和沟通.互相创造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理念与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那文化、儒佛文化和华人文化是中国与东盟多国共具的文化认同理念,蕴藏了巨大的文化产业资源,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1.
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将于2004年11月3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在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这将是一次双赢的博览会,也将是2004年中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民收入中的34.4922%仍然来源于农业(种植业)生产收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步入零关税时代,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加,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的生产条件、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均优于广西,广西种植热带水果的果农的收入受到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由贸易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通过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利用东盟带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与促进边境小额贸易的发展等措施,对于提高广西农民收入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东盟企业合作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东盟各国与中国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中国企业在开发东盟市场.与东盟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中国企业在开发东盟市场之前及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分析在与东盟企业合作中发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及时制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泛北部湾文化参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中国与东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理念和文化形态,提出泛北部湾文化概念;进而提出应当发掘泛北部湾文化蕴含的文化力以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路径是:发掘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文化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将在我国立足,我国也将加大在东盟十国创办企业的力度。这些企业急需大量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又掌握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广西技工学校应该以东盟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中国—东盟贸易合作背景的人才,以推动广西—东盟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了第六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此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果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将涵盖17亿人口,GDP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额达到1.23万亿美元,将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随着区内各国之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削减和消除,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尼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为了促进双方商界的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这一建议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标志着酝酿已久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情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1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自贸区升级谈判文件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再上新的台阶.本文以中国、东盟为主要分析对象,先研究在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现状,接着重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货物贸易竞争力.最后我们分析中国与东盟在货物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扩大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进自贸易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搭建了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对话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文章对博览会的发展现状作了全面评析和总结,并对现阶段博览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博览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学理论——增长极理论形成与发展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然后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有效发展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