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有辩护的权利,辩护权可以自行行使,也可以委托律师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但是对律师“刑事辩护人”的地位并没有明确.立法不利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定位,没有客观体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也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律发展的国际趋势,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中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人权的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刑事证人权利保障是诉讼中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行法律缺乏对证人权利保护的有效机制,导致中国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案件事实的查明,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因此,要化解证人出庭难问题,必须完善对证人权利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杨亚丽 《经济师》2007,(6):93-95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是一个充满纷争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自检察机关诞生之日起其在刑事诉讼中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时至今日仍未定论。盖因以往的学说皆试图以“一元定位说”囊括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的多重相互冲突的职能,致使出现学说自身之悖论,故未能普遍被接受。在此困境之际,文章开拓新思维,以“多元定位论”重新界定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检察官保障权利、维护社会正义和法治秩序的伟大使命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修复性正义是在反思与批判报应性正义的基础上,一种旨在修复犯罪人、被害人、社区与社会之间正常利益关系并实现正义和谐的刑事理念或价值取向。修复性正义起源于古老的宗教仪式,是对报应性正义的批判。修复性正义下的刑事司法制度建设在我国有着广阔的正义基础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5.
律师法庭辩论豁免权是指律师代理刑事、行政和民事案件过程中,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律师法》首次对律师法庭辩论豁免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从中国律师法庭豁免权的概念、立法及其内涵入手,继而从法理、法经济学以及比较法的视角论证其理论基础,进而对该权利的适用作出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辩护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护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立法水平和刑事司法中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中国长期的刑事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辩护持有的“限制”态度,中国律师辩护一直处于阅卷难、会见难、调查取证难、提出辩护意见难的“四难”困境。2012年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在立法上对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重构,为破解律师辩护难题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义是西方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正义观被普遍理解为权利平等。制度正义包括制度本身正义和制度运行正义。医疗救助制度作为保障平等享有基本人权的再分配制度,其正义性有着丰富的内涵与理论依据。然而医疗救助制度正义性在设计与运行中存在诸多阻隔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的公平与效率,才能提高医疗救助制度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8.
律师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沟通当事人及公安司法机关的关系,促进刑事诉讼顺利进行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律师调查取证权是实现律师功能的重要保障,而律师该项权利在立法及实践中均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律师顺利开展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律师的功能,必须赋予律师合理的、更有保障的调查取证权及调查取证请求权.  相似文献   

9.
李文彬  李越  陈喻伟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05-206,212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律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资源,能发挥促进社会成员相互沟通、反映各阶层要求方面的媒介和传导的作用。新修订的《律师法》在要求律师发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职能的同时,要发挥"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职能。因此,将律师业务和律师职业的社会职能两个因素加以综合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对更好的发挥律师维护社会稳定作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承担犯罪行为、结果的被侵害人,在国际司法潮流的推动下,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各项权利保护日益受到忽视.尤其是在个别民意案件中,被害人往往在承担诉讼不利的结果同时,还要被民意侵入正常的私人领域,承受不该有的非难.本文试图通过"药家鑫"案件、"邓玉娇"案件,分析刑事案件被害人在民意中的不同结果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体现了诉讼地位,诉讼地位的正确定位又影响着律师的权利大小。目前我国的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过低直接影响着执业的权利及其我国刑事诉讼后续阶段的控辩平衡。因此必须在刑事诉讼法中直接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法律地位和赋予律师相应的执业权利,比如律师在讯问时的在场权和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12.
农民环境权问题本质上是环境正义问题。依照环境正义理论要求,环境权主体享有同等环境权利、承担同等环境义务,且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相应,否则就会形成环境不正义。在环境正义视角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农民承担着与其享受权利不对等的环境义务,是"环境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3.
李寅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230-230,257
在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正在不断的开展及完善,但作为民主与法制进程标志的律师权利还没有得到完全保障,这就需要加强律师权利的保障,才能更好地使律师的执业这一重要司法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认为,由于物质构成、灵魂构成及对知识的把握不同,社会被分为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分配就要以个人禀赋为标准,并以此维护城邦整体的利益,最终实现权利和义务在社会的分配。其丰富的分配正义思想包含的教育以经济为基础、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及政治权利的公平分配,对中国农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晟  赵天丽 《时代经贸》2007,5(10Z):1-2
律师文化指律师这一职业群体所共同具备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规范、权利与义务等。由于我们正在建立法治社会,律师对于其发展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当前学者们研究还不是很多的“律师文化”予以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益行政诉讼超越个人利益,倡导寻求法律的改变或者适用,从而影响全社会。公益诉讼是使社会获得系统化变革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它通过引入司法治理的方式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以法治的方式推进法治,最终实现权利与权利和谐、权利与权力和谐、权力与权力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社会。律师参与公益诉讼,是为了不断探索律师职业的社会定位,发挥律师构建和谐社会独特作用,扩大中国律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思平 《经济前沿》2006,(8):I0001-I0003
10年前,曾经在这里播下即将发芽的商盾种子,经过全体商盾人辛勤的汗水,真诚的浇灌,让商盾种子在阳光下滋润成长着。10年后的今天,商盾终于变成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点缀着具有整个生命力的律师空间,与周围融为一体,把自己的每一份爱撤向大地。在律师队伍建设上;在积极抓好党建工作,强化党史教育上;在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上;以及在明确党员的社会责任,树立群众观念上和规范法律服务,维护法律正义等方面在律师界唱响了属于自己特色的正义之歌,一度成为律师界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同时也为同行竞相学习和效仿的标兵和榜样,商盾的风采与辉煌,将永载中国律师发展史册。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虽加大了侦查阶段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力度.但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应赋予侦查阶段的刑事被害人较完善的知情权等权利,建立司法审查、国家补偿等制度,进一步保障侦查阶段的刑事被害人权利。  相似文献   

19.
屈凯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233-234
律师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律师权利作为律师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却因为诸多因素而得不到完全切实有效的保护。基于目前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对律师权利的保护措施略显得泛泛而孱弱。对此,需要从立法改革、队伍建设和工作整顿等多方面入手,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完善对律师权利的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税收正义的实质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正义是实现国家权力、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三维关系的协调平衡,其中,社会公共利益是税收的目的,个人权利是税收的前提,国家权力是税收实现的手段,这就是税收正义的实质。要实现税收正义,必须将税收法定与税收程序的正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