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长江水为原水,配制不同超标倍数的草甘膦污染水样,对粉末活性炭吸附草甘膦进行可行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比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草甘膦的吸附平衡。PAC与混凝联用对草甘膦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混凝;于混凝前30 min投加PAC效果较好;草甘膦浓度为3.92 mg/l的长江水,聚合氯化铝10 mg/l时,投加70 mg/l PAC出水中草甘膦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混凝模拟试验,人工配置含锰原水,分别投加混凝剂和不同量的高锰酸钾,并改变高锰酸钾的投加时间,经过不同混凝条件的混凝沉淀后测定上清液中的锰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投加时间下,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理论值的80%~100%时对锰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且原水中存在的天然有机物对高锰酸钾的除锰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长江水为原水,配制不同超标倍数的草甘膦污染水样,对粉末活性炭吸附草甘膦进行可行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比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更好地拟舍草甘膦的吸附平衡。PAC与混凝联用对草甘膦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混凝;于混凝前30min投加PAC效果较好;草甘膦浓度为3.92mg/l的长江水,聚合氯化铝10mg/l时,投加70mg/l PAC出水中草甘膦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4.
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及pH值是影响再生纸浆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4种最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4种无机混凝荆[AL2(SO4)3、PAC、FeSO4、FeCl3]和2种有机助凝剂(PAM、海藻酸钠)进行混凝处理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4左右,快速搅拌1.0min后加入200mg/L的PAC,接着持续快速搅拌30s后加入1.0 mg/L的PAM,然后慢速搅拌10.0 min,其对COD(?)去除率可达44.47%,浊度去除率可达96.90%。  相似文献   

5.
陈钊 《民营科技》2013,(7):3-3,2
在低温、低浊期,采用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常规工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超滤膜在该时期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常规工艺出水(砂滤出水),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综合有机物的去除率随PAC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PAC控制在最佳投加量20mg/L时,PAC-UF组合工艺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7.9%和57.2%;工艺出水的浊度受进水的影响很小,可以稳定保持在0.03NTU左右。同时研究表明,PAC-UF组合工艺可以较好的控制跨模压差的增长,有效减轻超膜的污染,并且对大分子有机物质和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所代表的一类小分子物质也有明显的去除。  相似文献   

6.
造纸废水混凝处理的最佳匹配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及pH值是影响再生纸浆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4种最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4种无机混凝剂[AL2(SO4)3,、PAC、FeSO4、FeCl3]和2种有机助凝荆(PAM、海藻酸钠)进行混凝处理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4左右,快速搅拌1.0min后加入200mg/L的PAC,接着持续快速搅拌30 s后加入1.0 mg/L的PAM,然后慢速搅拌10.0 min,其对CODα去除率可达44.47%,浊度去除率可达96.90%.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对长江水源突发性镉污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选用合适的加碱方法提高原水的p H、提高混凝剂投加量,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镉,并且通过加酸回调p H,使出厂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选取几种不同的絮凝剂进行研究,来选出对木糖废水处理效果最佳的絮凝剂及其最佳絮凝条件、最佳去除率。从硫酸铝、三氯化铝、PAC、硫酸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铁中选出PAC和Al2(SO4)3,然后针对这两种絮凝剂,研究确定其最佳絮凝条件及最大去除率。PAC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投加量为1.6 g/L,pH=6,快速搅拌时间为30 s,沉降时间为30 min;Al2(SO4)3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投加量为1 g/L,原水pH=6,快速搅拌时间为90 s,沉降时间为30 min。絮凝效果为:COD去除率分别为82.3%和75.38%,色度去除率都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5,(16):32-33
城市管网中会出现"黄水"主要是由于水中的微量铁锰离子被氧化随水流冲出造成。为控制出厂水中的锰,开展了锰砂除锰中试试验。锰砂对原水中不同浓度的锰去除效果均比较好,在对浊度去除和运行时间方面,锰砂运行效果逊于石英砂滤料。  相似文献   

10.
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而使胶体脱稳产生絮凝,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调节好这些因素能达到很高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流动电流仪(SCM)对自来水浊度检测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测量中的原水流量、供电电源波动、絮凝剂浓度、温度等干扰量对流动电流仪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流动电流仪(SCM)对自来水浊度检到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到量中的原水流量、供电电源波动、絮凝剂浓度、温度等干扰量对流动电流仪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魏巍 《民营科技》2011,(3):171-171
通过小试试验的研究,证明不同水质的原水均存在一个生产废水回用的最经济含固率,即在保证沉淀水出水水质满足水厂要求的情况下,回用生产废水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混凝剂投加量,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试验结果还表明:原水的浊度是影响最经济含固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高浓度LAS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以氧化钙(CaO)调节水样pH值,通过混凝沉淀对废水进行处理。经实验确定混凝沉淀处理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可达60%以上,LAS去除率达70%以上,浊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铁净水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对比了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铁的净水效果以及对水质的影响,发现在净水效果上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均能显著降低原水的浊度,且净水剂投放量也接近;但聚铝铁处理水中铝残量显著低于聚铝处理,更安全。对珠海斗门西城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水厂选择净水剂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高浓度LAS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以氧化钙(CaO)调节水样pH值,通过混凝沉淀对废水进行处理.经实验确定混凝沉淀处理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废水中CODcx去除率可达60%以上,LAS去除率达70%以上,浊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原水中溶解性铁、锰超标的现象,采用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组合预氧化工艺强化处理S水库原水中的铁和锰,控制出厂水铁、锰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在药剂投加过程中,采用高锰酸钾和聚合氯化铝(PAC)单独溶解、并管投加的投加方式[1],并延后了石灰的投加,优化高锰酸钾的投加效果。实际生产表明二氧化氯和高锰酸钾组合预氧化工艺除铁、除锰效果较好,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厂水铁、锰含量均能优于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西某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对比PAC、PFC、PAFC、PFS和硫酸铝5种除磷剂的除磷效果。实验表明,在相同投加量的情况下,PAC优于其他4种除磷剂,确定适合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剂为PAC。同时,对除磷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PAC投加量为160mg/L时,出水总磷为0.89 mg/L。此外,以该工艺参数进行污水处理在线试验。结果表明,当PAC的投加量为160mg/L时,出水总磷可以降到0.93mg/L,出水总磷能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天然沸石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沸石去除水中氨氮的性能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静态实验表明,沸石种类、粒径和吸附时间对去除效果有重要影响。动态小试确定了小试设备的工艺参数,该处理设备在处理5mg/L氨氮原水时,吸附周期为144h,处理效果良好。天然沸石除铵是离子交换与吸附两种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BPA具有特异吸附效果的磁性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实验表明:MIPMs对BPA的吸附在1 h左右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另外,MIPMs对BPA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其结构类似物苯(benzene)和对羟基苯甲酸(PHBA),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