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集二矿1煤具有特低硫、特低磷、富焦油及中高发热量,煤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长远.为确保1煤工作面连续开采,需提前掘进相邻接替工作面的机巷,受工作面回采影响,矿压显现明显,掘进时需对机巷进行加强支护.以新集二矿210102机巷为例,在210106工作面采动压力影响下,根据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及两帮位移量优化巷道支护设计,对采动压力影响下沿空掘巷支护设计及已掘巷道在采掘压力影响下修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谭江江 《价值工程》2012,31(1):43-44
72202工作面处在-800m水平以下的深部区域,其沿空留巷工程具备较佳的技术条件,在矿压监测和巷道变形观测的基础上,及时对沿空留巷压力异常点采取控制措施,实现了深部沿空留设巷道的预期目的,同时主张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方能着手实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现有巷道,采用沿空留巷和构筑可靠的通风设施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采取合理的施工顺序,达到了采掘同时作业,避免了回采煤柱对井筒的破坏,解决了采掘失调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回采的动压影响,巷道在掘井过程中,多数处于原始应力场中的静压状态,一旦受到周围采动影响,在各种集中压力作用下,改变了原岩应力的再次或多次重新分布,巷道原有静压下稳定平衡被打破,围岩发生显著变形位移和压力增大,需要经过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巷道围岩才能重新稳定下来。着重分析了受采动影响工作面压力分布特点,并指出生产中动压巷道的围岩地质状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36):129-130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和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动压对巷道的影响加剧,巷道围岩变形严重,使巷道围岩难以控制,进而影响矿山生产安全。本文通过监测研究跨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问题,解决跨采条件下受跨采影响巷道支护难题,为底板巷道围岩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18):78-79
在沿空留巷实施过程中,为了观测两顺槽在本工作面留巷期间和二次采动影响期间的围岩活动规律,考察巷道围岩变形和充填体的变形,在沿空留巷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测站,对围岩表面位移、围岩深部位移及围岩应力变化进行观测,以验证沿空留巷效果。  相似文献   

7.
残采矿井生产条件十分复杂,严重影响储量圈定和巷道工期,采掘接替紧张。通过分析采掘接替影响因素,采取改进工作面布置和回采工艺、增加储量、加大采面采高及推进速度、延长生产时间、合理调整采掘接替顺序等措施,实现了正常接替和安全生产,为资源枯竭矿井提供了一条采掘接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沿空留巷是缓解紧张的采掘接续的主要技术环节,也是生产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新的护巷方法;利于煤炭资源的回收、降低巷道掘进率、降耗节支,沿空留巷已成为实现无煤柱开采的主要技术措施,被我矿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越来越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东怀煤矿25D04轨道巷使用沿空留巷技术的核心部分,如何控制好炮眼倾角、炮眼深度、装药量、炮眼间距、炮眼底部位置及采面推井度放炮切顶实现顶板充分垮落,达到提前卸压的目的。在巷道用单体柱做好20 m范围内支护,切顶前必须用锚索对巷道进行主动支护;切顶后用"U"形刚腿配"π"形钢梁挂网支护;在周期来压前,沿空留巷采用双排单体柱+"U"形刚腿配"π"形钢梁支护加强巷道支护,以确保沿空留巷留得住巷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东山煤矿下五采左二下巷沿空留巷,采用钢网、锚杆、锚索、石墙联合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采掘接续紧张局面,加快了接续能力,并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改变采区联合布置方式 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杰 《价值工程》2011,30(3):261-261
新铁煤矿将原有9个生产采区缩减到5个,将原来部分采区合并进行联合布置,解放采区隔离煤柱,重新优化设计利用-350米二水平回风大巷兼做一水平-350米以上运输巷,进而减少主运巷压煤,同时解决高吊煤回收,使得原有呆滞煤量得到了合理开发利用,采用先进采煤方法大大提高了矿井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姜春力  秦涛 《价值工程》2014,(3):282-283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矿井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控制越来越困难,深部矿压的规律也越加难以掌握,这对矿井开采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影响。结合我国深井开采矿压的特征,本文对深部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深部矿压规律作了探讨,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鹤煤九矿井下硐室出现浆皮开裂、底臌等类似现象,采用相似模拟的方法,以鹤煤九矿31采区避难硐室临近硐室群实际地质资料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给定应力环境下不同支护方式时硐室围岩的变形破坏情况、失稳过程。作者认为,随着顶部压力的逐渐改变,顶板裂隙逐渐增加,裂隙深度和宽度逐步增加,巷道出现离层、底鼓,进而呈现大面积破坏。该结果对区段巷道布置与加固方案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任依朴  刘要毫  李强 《价值工程》2014,(26):138-139
介绍了在大埋深、高应力集中区域采用锚网索梁与u型棚子联合支护巷道帮顶,通过双重支护使巷道收敛变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减少了翻修复修工程量,满足回采期间巷道的通风、行人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锦山 《价值工程》2011,30(12):244-244
煤矿绿色开采应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改革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推行综采放顶煤技术,使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解决薄煤层的开采技术问题;减少煤柱损失。  相似文献   

16.
张松朝 《价值工程》2014,(8):312-313
针对平煤四矿己15-23110机巷高应力复合顶板支护困难问题,采用根据悬吊和组合梁理论设计的高强预应力可变形让压锚杆和均压鸟窝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和锚杆拉拔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有效控制了高应力、复合顶板下巷道变形,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新立矿区-200米中段是新立矿区主要供矿的运输巷道,也是新立矿区矿体在西南走向上已探明最远的一个中段。通过坑探工程揭露发现,此段控矿主裂面及矿体和以前的矿体产状有一定的变化,弄清此中段矿体的走向产状和岩石及水文条件对于矿区-200中段的以下的西南部探矿工程和采准工程的布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才计 《科技与企业》2012,(15):172-17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分析煤柱支承压力的分布情况和煤柱弹性核率,研究大采高工作面顺槽煤柱破坏失稳机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顺槽煤柱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其主要表现为回采巷道的支护难度及支护成本,因此,煤柱稳定性的研究一直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赤孟博 《价值工程》2014,(36):124-125
吕沟煤矿是一个生产50多年的老矿井,技术水平和掘进方式都较为落后。岩巷掘进一直是吕沟煤矿生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巷道成形和掘进速度上难以突破并且已经成为了制约矿井生产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总工程师的牵头带领下,开始在12采区轨道下山进行试验推广"岩巷中深孔爆破技术"以提高岩巷的掘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