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勒川 《中关村》2008,(1):12-17
16年前,一家名叫慧聪的小公司成立了。在海淀区高梁路斜街。郭凡生——这位从军营出来的理想主义者在1991年的中关村开始了创业之旅,开始了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实践。在创业理想几度夭折之后。他最终在自己打造的民营企业中找到了落脚点;他一手开创的分类广告曾被列为不入流的行当之一,却借助互联网成就了最具含金量的上市公司慧聪网(原为慧聪国际资讯);他力扛“知识经济”大旗。十几年间极力推崇的劳动股份制一度被人指责为“骗人的把戏”,却在今天一举打造了126个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2.
刘峰 《信息产业报道》2006,(5):26-26,28
创业本身并不总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或许创业只是因为遭遇到职业天花板“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开一扇窗。”2004年对于曾经是上海某著名医药公司的市场经理Robin来说,或许正是窗户打开的时候。这个曾经的市场经理人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之路。他遭遇的职业“天花板”让他去意已决。  相似文献   

3.
程桔华 《中关村》2014,(4):27-29
让小微企业直接面对资金 李明顺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尽管在好贷网之前他已经有过四次创业经历,都不算很成功,但是当互联网金融浪潮来袭,他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加入了创业的队伍中。在互联网广告时代,李明顺创办了一家叫“广告互联”的公司;在社区浪潮下,又与戴志康合伙创办discuz!;在团购火热之时,创办了聚淘网;之后,还创办了财猫浏览器。  相似文献   

4.
金海 《中关村》2014,(4):24-26
这是一个类似中国合伙人的创业故事,起点是在被创业人士称为“宇宙中心”的中关村五道口华清嘉园。2011年10月8日,在全球顶级金融和互联网企业capital one、美国在线、美国运通公司和paypal工作了十余年后,叶大清联合两位伙伴陆佳彦和刘曹峰在华清嘉园的一套三居室内开始了创业历程,其中一间后来还成为了叶大清的卧室。  相似文献   

5.
邓锋 《中关村》2012,(1):72-72
我在硅谷的创业可谓一波几折:一开始是缺钱。等到把信息安全公司NetScreen做得风生水起后,接连两次有被大公司收购的好机会,却又阴差阳错地因为各种意外而未果。登陆纳斯达克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审计未过关。经过1年的调整,做好财务管理后,又适逢“9·11”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6.
廉其实 《中关村》2012,(4):51-51
往事并非如烟。如我辈之当代人,对褚时健这个名字十分熟悉。一代“烟王”,名震神州。30年前,褚时健曾出任云南玉溪卷烟厂厂长,历经20年的打拼,他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烟厂打造成亚洲独占鳖头的云烟托拉斯。对烟民而言,“吞云驾雾,胜似神仙”;褚时健则靠着云烟的品牌成为一代枭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褚时健临近退休时,却因贪污巨款而倒在了“孔方兄”的胯下,折戟沉沙,锒铛入狱。铁窗中的褚时健,仰望星空,闭门思过.忧虑过度,终染沉疴,于75岁时,保外就医。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9,(11):12-12
全球IT业的奇才,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的李开复博士,殊荣“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称号,开始实现他用“天使投资”帮助青年实现创业理想的人生伟大目标。李开复走进中关村,一是可以言传身教,告诉青年“世界因你而不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二是实现夙愿,将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4,(8):18-18
中关村管委会传来喜人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创新创业经济”成为北京中关村一张耀眼的名片。技术创业成果填补空白、创新创业生态日臻完善、创新型企业走向国际……这正是中关村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培育创业内生动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萧惑之 《中关村》2009,(12):108-111
初识韩永飞教授,缘于他是世界著名的密码专家。曾经成功地攻破了世界顶尖的网络安全系统并开发了密码物理分析方法,被《纽约日报》称为“有突破性”的核心技术。中国IT业界赞誉他是“信息安全之盾打造者”。心仪韩永飞教授,只因拜读了他的大作《破译文化密码/与秋雨侃时分》,一位“非文化工作者”,独树一帜,勇敢地对当代中国文化思潮“批点非议”。  相似文献   

10.
日前,从中关村管委会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关村6000多家企业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正在发挥龙头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源头密集的优势。张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之魂,构思一座创新创业的“梦之都”。中关村的创新业态呈现诸多亮点,给力京津冀“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打造“梦之都”添翼。  相似文献   

11.
明星 《中关村》2011,(12):52-55
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自1988年起。国务院开始批准实施“火炬计划”,推动开发区以孵化器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建立了以创业辅导培育、企业加速孵化到产业发展的创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南信希  刘倩 《中关村》2004,(10):50-50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一项关于青年就业方面的调查了解到,46.3%的青年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为党政机关干部,其次是教师。而与9年前的同类调查结果比较却显示,在当时,“自己创业”(32.9%)被青年认为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最有前途的。研究人员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人自己创业的激情有所减退。  相似文献   

13.
张德强  吴迪 《中关村》2010,(5):48-50
能进入美国的跨国公司,成为年薪几十万元的白领,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然而,他却“不知天高地厚”地炒掉了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股神巴菲特称他是“奇才”,就连好莱坞明星甚至美国议员,都争着和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14.
马文良 《中关村》2006,(9):81-83
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精神矍铄、思维缜密;他曾师从华罗庚先生、樊磯先生和阿克曼先生等大师,并坦言从先生们那里学会了如何“为人师表”;他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受学生爱戴,被推崇为“最有风度的老师”;他在美国工作20余年,任硅谷国际科技大学副校长,桃李满天下;许多人会在他这个年龄选择“功成身退”,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可是他却毅然回到祖国,引进高端的CSDP软件人才认证,在中关村这块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征程。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的院长袁传宽博士。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2003,(6)
周铭,这个在中关村至今已打拼8年的资深联想分销商,拥有北京锐力创新科贸有限公司年销售额突破5亿。其“双销”二八法则和创新的精神,让“村”里分销商虚心求教。追溯到创业初期,尽管中关村里的商家纷纷做着外来品牌台式电脑的分销商,但是周铭却认为“联想”这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电脑品牌拥有很大的潜力。联想果然没有被他错看。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中国民营经济的饕餮盛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明 《中关村》2010,(1):16-19
阿里巴巴在山洞前,轻声说了声:“芝麻,开门!”——那个装满财富的宝库对他敞开了;他的哥哥高西木忘了这个咒语,大嚷着“麦子、大豆、高梁……开门吧!”——不仅没有获得财宝,反而被闻声赶来的强盗杀死了……  相似文献   

17.
苟耕田 《中关村》2009,(6):60-60
日前,“被别人忽悠又忽悠别人”的著名小品演员范伟,“因代言涉嫌欺诈的致富网站而被曝光”;不过,范伟生性老实,态度“贼”好,立马自责,获得谅解。而与之联袂共舞的另外两位名人,厚黑老道,谙熟沉默是金的招数,装聋作哑,熬过几日,风声过后,天下依然太平。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而闹出恶劣影响的丑闻,时有发生,伤疤未好却忘了痛,好像患了“健忘症”。一位国人脸熟的影视演员,为“亿霖”传销做形象代言人,东窗事发,“破财免灾”罢了;  相似文献   

18.
本色刘迎建     
刘迎建很低调。在2007年以前,他很少在业界抛头露面,也很难成为媒体聚光灯下关注的“创业英雄”。然而。正是他和他的汉王科技,开创了一个汉字手写识别的时代,改变了数亿中国人的IT生活。他主持研发了全球第一台“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在线装置”,开创了全新的汉字手写识别领域。他将电脑这彻头彻尾的“外来品”更加本土化,使更多的老百姓凭借一支“汉王笔”便可以在网络空间中遨游。  相似文献   

19.
当地球越来越“小”,名称逐渐被“村落”代替;当全球近70亿的人口越来越“多”,却在“地球村”成为一家人的时候,互联网的作用功不可没,其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甚至在很多时候经常会听到诸如“倘若没有互联网,世界将会怎样?”这样感叹大于疑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开复 《中关村》2011,(11):74-77
四波创业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中国的创业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倒爷”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波创业者。“倒爷”就是以地方差价赚钱的人,他们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以低价商品买进、高价卖出的人。这些“倒爷”引领了当时的中国创业浪潮。他们是社会的一些边缘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