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预期损失法是相对实际损失法而言的.又称预期现金流量法。该方法在确定用于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应考虑预期信用损失,将其作为预期现金流入的抵减项。但是,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不允许确认减值损失。如果后续期间发生对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化(如贷款的违约率降低,经济形势的好转),经调整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可以超过摊余账面价值。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预期损失法在贷款减值准备会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资产减值现有模型暴露出来的缺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以联合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主要针对其提出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回顾,并对IASB和FASB预期损失法的冲突与趋同以及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顺经济周期性和贷款损失准备问题,为简化金融资产减值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处理减值问题.本文试分析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业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部使用者对会计报告的分析越来越深入.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一直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准确辨析企业对资产减值的运用动因及影响程度,成为使用者分析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资产减值损失认定不确定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入常用的两种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的做法,最后通过企业各期间纵向对比与同行业横向对比的变动差异分析企业计提、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充分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由华 《时代经贸》2010,(24):216-217
针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顺经济周期性和贷款损失准备问题,为简化金融资产减值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处理减值问题。本文试分析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业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计量分析中通过建回归模型,对中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风险溢价、预期损失与预测贷款损失准备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宇嘉  陆军 《当代财经》2007,(12):50-56
在信贷市场完全信息的假设下,以贷款风险溢价为基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能够完全覆盖贷款预期损失.而在经济或行业处于繁荣或上升时期,银行扩张贷款总量、增加长期贷款、放松贷款标准的行为,实际上低估了贷款预期损失.应用马尔科夫链预测理论构建的预测贷款准备金模型,克服了预期现金流折现法、动态准备金法和压力测试准备金法存在的实施难度大、监管制约等缺陷,能够保持银行经营的稳定以及客观地反映盈利状况,可以作为改革贷款准备金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会计实务中,对坏账损失的核算普遍采用备抵法,从谨慎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出发,企业于会计期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相应的坏账准备,将估计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但是对于已经确认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又转回后,只是影响了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的金额,并未结转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账面上的损失与实际发生的损失不同呢?本文用举例的形式重点说明这一问题.坏账准备损失的估计方法,有直接转销法、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本文以余额百分比法对已确认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又转回后对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的提出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一分为二的论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通过本文的思考,笔者认为应该允许资产减值损失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10.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意义 1.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源”。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CreditRisk 模型在度量信用风险过程中,只考虑违约与不违约两种状态,假定违约损失是给定不变的,而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违约损失是随机变化的.针对传统模型这些不合理性,很多专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模型中加入行业间的违约相关性这一因素来计算信用损失,并把β分布引入鞍点逼近法来估计非预期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防范风险措施——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会计期末资产的账面价值(历史成本)低于公允价值(现实成本),由此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资产减值损失。只要企业面向市场,资产减值损失就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对此类风险企业不应也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增长的预测功能已得到证实,但这一预测功能的实现路径尚不清楚.文章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在逻辑与会计稳健性原则,将净利润分解为资产减值项目和调整会计盈余两部分,考察了会计信息的宏观经济预测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汇总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汇总的调整会计盈余对GDP增长均具有预测功能.但资产减值损失主要通过稳健性原则将对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的估计提前反映在盈余信息中,预测路径表现为"风险感知";而调整会计盈余的预测功能主要通过与GDP收入法下营业盈余的相关性来实现,体现为"盈余传导".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资产减值项目与未来GDP增长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而调整会计盈余与未来GDP增长的正向关系在不同经济运行状态下没有显著差异.文章的研究拓展了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文献,且对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会计准则一起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革备受关注.文章分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主要突破,通过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对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核算的适用准则、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列支与可否转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含义 (一)减值准备的含义 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固定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可回收金额,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笔者在此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会计制度发生了数次巨大的变革,在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面,也在不断的改进。财政部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了39项圣业会计准则,其中第8号就是资产减值准则。新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和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为了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与以前的规定相比,改变之处较大,新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本文仅就资产减值变化及实施设想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建立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非常迫切。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但是研究表明:合适的存款保险定价可以减少自身存在的问题,给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带来更大保障。选择地方性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及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预期损失定价模型来计算存款保险费率,对这些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简单评定,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给出预期损失率,从而得出存款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