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络环境的形成、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高速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1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其所具有的及时性、综合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不仅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全面影响,也冲击传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和移动增值是最重要的两个领域.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其中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9.89亿人的规模,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0.4%;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更是高达9.86亿人的规模,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  相似文献   

3.
中国互联网这几年经过蓬勃发展,网民人数已经跃居全球第二.据CNNIC的调查显示.截止2004年4月底,中国约有7950万网民.人数仅次于美国。据上海Isearch公司调查显示,在2003年.中国网络广告总额达1.301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20%。尽管这个增长速度喜人,但相对去年全球115亿美元的网络广告市场而言,份额仅为  相似文献   

4.
李光斗 《经济》2011,(4):130-131
2011年的十大关键词中有一个词将跨年上榜,那就是微博.2010年是社交网站蓬勃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微博风靡全国的一年.中国网民已达4.57亿,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微博访问用户规模超过1.2亿人.DCCl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201 2,2013年底预计将分别达到1亿,1.68亿、2.53亿人左右.微博的出现,让个人和群体都开始思考新传播方式带来的改变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其中仅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达到11.7%。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实物交易规模已达到13亿元,移动电子商务的用户规模也已超越5000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  相似文献   

6.
杨县宗  唐豪 《经济论坛》2007,(2):102-104
截至2005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达到10.8亿人,1995年到2000年期间,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由4500万人增至4.2亿人,增长幅度接近10倍。据Etforecasts预计,未来五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将再增长一倍,达到20亿人。以此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达到1.11亿人,居世界第二。1亿网民,标志着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反映了我国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巨大、快速增长的网民数量,使互联网从科研走向商业应用成为可能。自从1995年互联网应用于商业目的以来,全球电子商务获得空前的发展。在这种新的技术环境下,网络营销出现和发展成为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网络营销是指个人或组织以互联网为基础,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满足双方以获得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价值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7.
《广东经济》2010,(5):53-53
2009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元,互联网的应用也在逐步走向多元化。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表示,经过12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化、网民已经超过4亿,互联网的应用也在逐步走向多元化,深入到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商周刊》2016,(Z1):10-11
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网民规模增速大手机上网超九成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网民数量超过千万规模的达26个,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甘肃省;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达14个,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化浪潮席卷全球过程中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75亿.上网过程中,未成年人遭受违法不良信息的比例高达46%,血腥暴力、淫秽色情内容分别为19.7%和20.6%,与2018年相比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0.
李光斗 《经济月刊》2011,(4):130-131
2011年的十大关键词中有一个词将跨年上榜,那就是微博。2010年是社交网站蓬勃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微博风靡全国的一年。中国网民已达4.57亿,截至2010年12月,中国微博访问用户规模超过1.2亿人。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微博独立用户数,2011、2012、2013年底预计将分别达到1亿、1.68亿、2.53亿人左右。微博的出现,让个人和群体都开始思考新传播方式带来的改变和可能。  相似文献   

11.
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是网络世纪.未来只有两种生意,一是互联网生意,二是不做生意.对于大众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处理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10年中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也就是说,中国差不多每三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引导“探”与“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益  孙霞 《江南论坛》2009,(12):26-28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使用者人数飞速递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9年7月公布的第24次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使用宽带访问互联网的网民达3.2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4800万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1.55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3700万人,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程度也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初,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炙手可热的新宠儿,这个被苹果iPhone、iPad提前引爆的香饽饽已呈不可阻挡之势,随后席卷而来的安卓联盟更是大行其道,成为一时惊艳.另一份强有力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远超固话用户,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手机网民已达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5万人.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4,(5)
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VVIC)于2011年1月15日发布第31次互联网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据调查,未来3年,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随着标准之争达成一致,以及移动电商带动的远程支付发展,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将会大大加速,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元。传统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必须到一个物理场所"刷卡"。移动支付,可以使消费者随时随地完成支付——相当于将POS机和ATM机携带在身上,将POS机和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6.95亿,占比至95.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从2006年至今,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从10.5%飞速增长至53.2%.并且由于3G网络的普及和4G网络的引入,加之无线网络接入的技术日益成熟与上网费用的不断降低,造就了移动电子商务出现的必然的历史背景.但是,移动电子商务这种爆炸性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难题,例如移动网络的安全性,并且随着网络应用商店的不断更新,用户移动终端的局限性势必会阻碍移动商务的发展,因此,要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是移动电子商务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庆 《江南论坛》2010,(11):53-54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化正在迅速改变并将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成为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络时代信息产生和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快捷性、无限性和无国界性,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舆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5)
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去壮大自己,实现"互联网+"。随着移动互联网日益发展及普及应用,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已经不能更加高效地营销推广品牌,必须实现"互联网+",依托于新零售去发展品牌。自2016年以来,新零售概念的不断发酵,对于珠宝行业来说不仅是新挑战更是新契机。文章依托于新零售,结合珠宝行业的特点,提出珠宝行业的营销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廖阳 《经济导刊》2011,(4):68-69
根据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网民已经达到4.2亿人,突破了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了2.9个百分点。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成熟快速的技术发展,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的群体规模稳定增长,应用电子商务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都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刃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敏 《江南论坛》2000,(2):38-39
展望21世纪,世界正悄悄地激荡着新一轮的现代化浪潮,其核心就是网络和信息革命。据统计,到1998年7月,全球有1亿人使用互联网,预计到2000年,用户会达到3亿人以上。我国自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发展亦十分迅速。截止1998年,网民人数已达40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已成为影视、广播、图书期刊之外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用其所长,遏其所短,让互联网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 一、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网民的规模日益庞大,视频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宽带视频产业初具规模,潜力巨大.截至2008年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2.21亿,其中网络视频的使用率高达76.9%,超过了网络新闻(73.6%)、搜索引擎(72.4%)和网络游戏(59.3%).可以说,我国已经稳步走进了视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