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我国通货膨胀应否“扩容”的热议,笔者基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运行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门限效应自回归模型和我国197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估算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实证结果支持适度提高我国的通货膨胀容忍度.在短期内以“稳增长”为政策取向时,通货膨胀的最大容忍边界为4.455%;在中长期内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政策取向时,3.741%可视为中长期内我国通货膨胀的最大容忍边界.这一结果为政府设定通货膨胀调控警戒线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3,(9)
我国现在面临的通货膨胀水平是温和可控的,但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文章针对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分析导致我国发生通胀的影响因素,指出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应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逐步减少对外依存度,以警惕美国多轮量化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取舍关系的曲线。一国为降低失业率,需要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货币干预,我国的通胀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国家在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使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完善,以适应我国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在通胀和失业之间权衡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持续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现行的会计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会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因此物价变动会计的实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肖威  吴军 《财经科学》2013,(7):1-11
长期的超额货币供给积累了高额货币存量,导致了对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普遍担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下,过快增长的货币供给所增加的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一部分沉淀于储蓄状态,并未全数形成有效需求,因而不会在当期引致与之相对应的严重通货膨胀,但会形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累积。实证研究发现,沉积货币对通货膨胀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影响,且影响程度随着沉积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减弱。针对我国目前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较高的实际,为实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目标,本文提出了在维持经济7%以上增长的同时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4%左右的宏观调控指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指数持续攀升,彰显出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1%的基础上,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直接体现了我国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增大了社会各界对通胀水平上升的进一步预期.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发生使价格信号失真,资源配置扭曲,是通货膨胀福利损失的真正症结所在.本文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回顾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研究成果.为减轻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系统的危害,建议我国货币当局建立通货膨胀预期调查数据库,并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作为监督宏观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予以重点关注和有效控制,评价货币政策效果时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指标作为一个参考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控制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应成为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人口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货币政策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人口老龄化自身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留给宏观调控政策的腾挪空间也越发有限?影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增加政策实施的成本.(1)除了加重财政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更损害财政刺激效果和财政绩效质量,限制政府实施反周期政策的能力,压缩财政政策发挥的空间;(2)老年人主导的社会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将不断下调,势必削弱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能力,增加政策实施成本,迫使中央银行改变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可能采取更激进措施以实现相同效果,强化金融脆弱性;(3)相比增加人口生育率,提高劳动参与率既是缓解短期财政养老负担、保障养老融资可持续性的关键,也是有效增加劳动供给、改善政策发挥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9.
试论解决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问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磬 《当代经济》2010,(13):74-75
中国的CPI指数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现象一直持续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民生问题.本文列举了中国现在通货膨胀中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分析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原因,强调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联系政府调控政策中的不足,提出解决中国现今民生困难、通货膨胀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邹璇 《发展研究》2010,(9):43-47
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这些使人明显地感受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回顾中国经济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的研究,探讨当前外汇储备过高和产能严重过剩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机制。最后,就如何缓解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这些使人明显地感受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回顾中国经济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的研究,探讨当前外汇储备过高和产能严重过剩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机制。最后,就如何缓解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当前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动因是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预期、政绩生产预期、地方政府竞争预期、中央政府兜底预期、腐败收入预期等因素,指出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导致地方债务危机、地方政权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宏观政治经济危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增长,提出了治理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开始复苏,2009年11月起我国通货膨胀率开始逐月上升。到2010年10月之后一直居高不下,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央行不断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自2010年以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然而,这是否有效地抑制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还有待考究。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来探究高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全智 《经济论坛》2013,(10):4-5,59
近几年我国的物价水平不断提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选取1996 ~ 2012年的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控通货膨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通货膨胀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阿根廷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方面。首先是政策失策。阿根廷政府长期以来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其次是结构性问题。阿根廷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生产结构僵化、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等,这些问题使得其经济增长受到限制,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此外,政府的财政赤字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限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弥补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同时,工会政治影响力过高和民粹主义盛行也是阿根廷应对通货膨胀的痛点。为解决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胀压力过大。其次是进行结构性改革,政府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升级,提高生产力,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来改善经济基本面。另外,政府还应加大财政管控力度,控制财政赤字,并采取措施提高财政收入,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政治影响力过高的工会也需对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综上所述,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严重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经济、政策、结构等多方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运行的重要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本文通过分析CPI指数得出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得出GDP增长、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都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模型测度与经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发现,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主要对消费有显著影响,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不明显。我国市场经济转型使得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成为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要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与公信力,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平稳市场供求,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正> 80年代末,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之后遇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政府不得不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通过三年多的努力,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代价是国营经济处于衰退边缘,国营企业亏损严重。只是最近几个月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增长加速的迹象。面对这令人鼓舞的经济形势,经济理论界有必要冷静地提出如下问题:导致1988年双位数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经济原因有没有因为这几年的调整而消失?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末物价总水平虽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但2012年的物价水平是否趋于平稳?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否将不复存在?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2012年和2011年通货膨胀原因,为2012年通货膨胀的防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制约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毅 《经济经纬》2007,(4):132-135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继续出现贸易、资本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加使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存在。国外游资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并凸显通货膨胀压力。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利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重,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严重受到了汇率政策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