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林蛙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是东北特产的经济蛙种.俗称蛤什蟆。雌蛙的输卵管及颈部上油脂称为哈什蟆油,是一种闻名中外的贵重药材.也是营养丰富、极为珍贵的滋补强壮剂。 相似文献
2.
淡水鲨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园腹(鱼芒)(pangasisa sutchi)、巴丁鱼,俗称虎鲨,隶属于鲶形目,(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我国于1998年开始引进。淡水鲨鱼养殖技术简单、饲 相似文献
3.
4.
<正> 大鲵又称娃娃鱼,我国大部分山区均有分布,常见个体1—5公斤,体长30—150cm。大鲵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养殖和上市出售。目前,我市部分群众经渔政部门审批许可后,积极进行大鲵人工养殖。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对保护、合理开发大鲵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将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吻鮠,俗称鮠鱼、江团、肥沱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属鲇形目、鮠科、能属,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长吻鮠具有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诸多优点,肌肉中富含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和含肉量占体重的87%左右,常吃长吻鮠能够补血、调中、益阳。长吻鮠的鳔特别肥厚,约占体重的5%,新鲜时为银白色,可干制成名贵的鱼肚,是为闻名中外的名菜。 相似文献
6.
细江蓠属热带、亚热带品种,含胶量为16%,是制取琼胶的重要原料。细江蓠主要依靠营养细胞进行生长繁殖。其生长水温范围为10℃—35℃,盐度比重范围为1.002—1.022。细江蓠是适宜沿海鱼、池塘人工养殖的品种。一、养殖池的选择及准备工作。养殖细江蓠的鱼或池塘要求堤坎坚固,经受得住台风的袭击;地势平坦,坡度较小,水质澄清,不易浑浊,底质肥沃,泥多沙少,泥底松软,pH值在7—8之间,水深在所需范围内能随意调节,有海、淡水进排水口。面积不宜过大,在20亩以内为宜。接种之前,首先要排干池的积水,除去杂草及敌害生物,翻犁底泥并打碎,然后引水洗池… 相似文献
7.
8.
9.
经淡化后的罗氏沼虾苗。一般经过4-5个月的培育可达性成熟,对性成熟的个体,经越冬及翠年春季的培育,便可用于繁殖。亲虾的选择包含个体大小、健康状况及性腺成熟度等。 相似文献
10.
11.
描述了黑龙江省产柴胡属植物Bupleurumfalcatum的生物学性状,并从解剖学和生态学角度对该类群与近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竹山承包经营过程中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探索了解决纠纷的措施及司法机关在受理各类竹山纠纷案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山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维管植物1800余种,脊椎动物297种;对黄山的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其永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解读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结合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并构建了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干部培职能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迎合时代需求参与农村干部培训,既是干部培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服务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遇到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科学论证培训项目;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应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控制需要科学合理且高效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手段来作为保障.在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是质检质控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这类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概述了黄曲霉毒素的内容和涵义,分析了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危害,论述了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肯定了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中,耕地占补平制度重要意义,提出了在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在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应结合各自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建立补充耕地工程质量指标体系;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糖醋排骨是一道十分受欢迎的家常菜肴,为提高产出效率,基于万能蒸烤箱的运用,以万能蒸烤箱为加热设备,首先以蒸制温度、蒸制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实验以确定最佳蒸制时间和温度.通过试验分析可得对成品影响最大的因素有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醋时间,并以此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加热组配为温度190℃、时间17 min、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