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3.
研究目的: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耕地土壤质量水平,构建涵盖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实现土地整治区耕地土壤质量的科学评估。研究方法:最小数据集(MDS)、土壤实验以及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质量水平不是很高(SQ0.6),并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Cr污染(GI3);(2)土地整治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特征指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水平;(3)综合整治和传统耕作下的耕地分别具有最高(SQave=0.53)和最低(SQave=0.41)的土壤质量水平。研究结论:从微生物视角构建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模型,有助于提高耕地资源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为耕地综合效益评估和土地整治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土露天矿区不同复垦年限重构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复垦年限重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及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野外调查与采样、时空替代、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研究结果:(1)0~10 cm土层,复垦27年的样地R-27a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达到原地貌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68.23%、68.81%和70.08%;10~20 cm土层,样地R-27a的3类土壤微生物分别达到原地貌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70.41%、70.94%和72.07%。不同复垦年限重构土壤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原地貌小叶杨林地仍存在显著性差异。(2)通过冗余分析对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影响因素分析可得,不同复垦年限样地的重构土壤微生物的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极大,对0~10 cm和10~20 cm表层重构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的土壤物理性质是土壤容重和土壤砾石含量;对表层重构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的土壤化学性质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钾。研究结论: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视角来研究矿区重构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可为矿区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7.
豆酱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并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发酵食品,在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各地都广受欢迎。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数据库的创建和完善,基因组学成为研究豆酱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及功能基因挖掘的重要工具。细菌、酵母和霉菌与豆酱产品品质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并常用于豆酱微生物发酵剂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东亚地区传统发酵豆酱的制作工艺,概述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的前沿进展,并对提升豆酱品质的最新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豆酱产品的品质把控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年日照数达2000h,南温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全年降雨差异量较大,昼夜温差大,多为壤土与砂壤土,土壤条件适合种植各种品种辣椒.大规模种植辣椒,一年一作,4-5月种植,10月底采收,已成为当地高效经济作物,可是,辣椒在不同类型土壤下的种植管理也面临较大的难度.辣椒是连作障碍重作物,在玉米地土壤后改种辣椒,很多因素都会对土壤中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发育.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预防管理措施,促进辣椒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连作辣椒对比小麦-辣椒轮作地块浅层土壤,研究辣椒连作土壤与小麦-辣椒轮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差异.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测定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连作与轮作土壤相比在全磷、全氮及土壤PH值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速效磷上存在显著差异;与轮作相比,细菌及真菌物种丰富度下降,反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10.
11.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的关键过程,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其中凋落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野外原位分解袋的方法,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凋落物分解的进程,土壤微生物群落20:00、17:1iso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大田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土壤中酶活性变化特征,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微生物菌剂+化肥(FM225)三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薯块膨大期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黑沃土微酸性微生物菌剂能促进马铃薯生长,相较于单施化肥,马铃薯株高以...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经济效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福建省6个样本县进行样地调查及其农户访谈式问卷调查的资料,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效益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然后将碳汇效益与主要因子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度、林龄、树种、蓄积量、碳汇量、重置成本、降水量、碳汇价格是影响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效益的主要因子;碳汇价格、蓄积量和重置成本对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碳汇效益影响显著;碳汇价格、蓄积量与碳汇效益呈正相关,重置成本与碳汇效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设施型黑土土壤中Zn含量分布及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室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总Zn、交换态Zn、碳酸结合态Zn、铁锰氧化态Zn及有机态Zn含量呈逐年增加积累的趋势,其中总Zn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态Zn、碳酸结合态Zn、铁锰氧化态Zn及有机态Zn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残渣态Zn含量与种植年限不相关;0-80cm剖面含量分析,总Zn、交换态Zn、碳酸结合态Zn、铁锰氧化态Zn及有机态Zn含量均呈逐层下降的趋势,0-60cm降幅较大,60-80cm降幅变缓,残渣态Zn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时对设施黑土Zn来源进行探索分析,发现大量施用猪粪、鸡粪等有机肥是Zn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土壤动物环境指示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动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作为标志环境质量的指示因子,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组成结构等均可作为指示因子反映环境特征.国内许多研究者对土壤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是围绕土壤环境质量、植被状况、污染物等方面.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与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在一...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与旅游业彼此构成耦合发展的交互体,其发展普遍存在着一种时空差异。利用加权变异系数、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分析了辽宁省14个城市2001-2012年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并从辽中地区、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分区角度对区域内、区域间的旅游经济差异进行了分解。从时间角度,辽宁旅游经济差异逐渐减小,国际、国内旅游分异明显;从空间角度,辽宁省区域内较区域间差异显著,市际旅游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三方面对辽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食品消费量逐渐增加,人们对食品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但很多食品制造商不重视食品安全,导致市场上存在很多劣质食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因此社会对食品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食品检验体制,强化食品安全监察力度,以此来全面提升食品检验的准确性,确保食品的安全。本文针对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推动食品检验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稻谷生产实际收益的视角,依据1993—2017年湖南省统计数据,对稻谷生产收益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并考察分析了各因素对于稻谷生产收益的影响方向及其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每亩减税实际纯收益变动的首要因素是每50 kg主产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且为正向影响;次要因素是每亩实际总生产成本,为反向影响;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