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写意雕塑是借鉴抽象符号和写意技法在雕塑作品中的运用,使雕塑更具有美感与当代性,造型更加挥洒自如行云流水。写意雕塑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一部分,因为中国传统雕塑有非常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古代大师精心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它记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东方艺术家对美的认识和时代的艺术哲学。中国传统雕塑这一承载华夏民族情感的传统艺术,对引领当代艺术或未来创作都极具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写意雕塑的文化底蕴就来自这一传承,在写意雕塑中本土特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表现在雕塑造型语言的艺术形态和艺术哲学的新发展。写意雕塑在于对整体塑造、精神气韵的把握,以及对自然与抽象美等艺术元素的精心雕琢与整体规划。它吸收了东西方传统雕塑的优点以及汉文化的精髓,并且在不断地发展。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哲学理念。我们需要借用传统雕塑的审美与当代新理念这一特定的角度去创造、表现现代写意雕塑,更好地表现出雕塑的精髓。写意的手法在雕塑创作与设计中,将抽象的主观思想寄托于具体的客观雕塑中,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使雕塑家内心的想法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更有雕塑的力量,更完美。用意象的手法引导使写意雕塑能达到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朱杰 《价值工程》2012,31(16):67-68
本文通过对道教雕塑文化渊源的一定追溯,表达了道教雕塑造像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道教雕塑造像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时代和社会属性,并在历史的发展中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紧密联系。道教雕塑造像艺术强调以神写形,注重写意。在时代发展中,透过文化角度审视道教雕塑造像艺术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性,发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桥梁。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审美素材。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如同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是新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产物,相比于传统的雕塑技术,数字技术依附于景观雕塑的母体迅速发展。实现了从数字向雕塑审美语言、技术向雕塑艺术的转变。而数字技术与景观雕塑创作艺术的浑然天成,已然向世界展示出更加完美的视觉造型。景观雕塑的创作过程亦因数字技术的逐步融合而获得极大的美育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东南置业》2014,(1):107-108
最近,由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注册,福建省文化厅业务主管的“福建省雕塑学会”成立大会在福州大学怡山大厦召开,福建省机关领导及雕塑界代表等80余人莅临现场共同见证,标志着福建省雕塑艺术事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雕塑学会、中国城雕委等国家美术机构发来贺信并安排代表出席,并对福建省雕塑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雕塑主要是指建造在城市中的室外雕塑,在我国习惯称为"城市雕塑"。但是它也包括设立在城市外的纪念广场、游览区、交通主干线、桥梁、以及陈列于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雕塑。本文主要从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当代内涵,进而展开中国城市雕塑现代发展之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黄坚波 《活力》2004,(4):190-191
我们细读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国传统雕塑从来就没有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从未获得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立形态的发展,并始终处于民间创作的地位,在其它艺术的影响下被动的生存。我们重新审视它,只有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时空里,才不致偏颇。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内还是国外,雕塑与建筑都是密不可分的。雕塑赋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具备了融合周围环境和公共审美的特点,更具有纪念意义以及视觉冲击力;建筑同时给了雕塑存在的一个很有意义的理由。雕塑与建筑正如书法与中国画一样,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的研究,从两者共通性与差异性阐述雕塑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收藏     
《经营者》2008,(13)
中国当代雕塑藏品故事:定于6月28-30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泠印社200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当代中国雕塑"专场,上拍的60余件作品全部出自职业雕塑家之手,包括曾成钢、展望、向京、魏小明、蔡志松、傅中望、吴为山、周思旻、陈志光等中青年雕塑名家和潘鹤、刘士铭、叶毓山、汤守仁、潘赐柔等老一辈雕塑大家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当代中国雕塑的整体风貌,目前已经引起业内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雕塑艺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观念的发展,雕塑艺术已经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本文在对雕塑艺术的概念、基本功能和价值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特征和要求,提出博物馆陈列设计要适应形势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即将雕塑艺术固有特点与博物馆陈列设计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到过德化的人都知道,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的白瓷"中国白"成为中国白瓷乃至世界陶瓷的代表,德化的瓷烧制技艺申报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统的陶瓷雕塑技艺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敦煌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融建筑、 壁画、 雕塑为一体,内容极为丰富,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多得佛教艺术,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地理、 宗教、 社会生活、 民族关系、 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交流,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论文以敦煌莫高窟石窟为例,通过研究敦煌莫高窟石窟雕塑和壁画的形成发展,来探寻莫高窟的发展历史,以小见大,来探寻莫高窟建窟这一千多年间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为研究石窟的雕塑壁画艺术的形成发展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充仁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中珍藏着三位艺术大师的手的雕塑,他们是:法国罗丹、西班牙毕加索、中国张充仁。百年布鲁塞尔宫门上高耸着四个人体雕塑,其中之一就是张充仁雕塑的《马  相似文献   

13.
《秘书》2011,(4):F0003-F0003
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中珍藏着三位艺术大师的手的雕塑,他们是:法国罗丹、西班牙毕加索、中国张充仁。百年布鲁塞尔宫门上高耸着四个人体雕塑,其中之一就是张充仁雕塑的《马寥》。据法国文化部估计,  相似文献   

14.
景观雕塑设计作为艺术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雕塑的概念以及景观雕塑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具体探究了景观雕塑设计的设计要点,为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景观雕塑设计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人是学习平面设计的,接触雕塑是人生中的第二次,上一次是在本科是所选的一门课上学习雕塑;所以对雕塑的印象就是"捏泥巴",但从中也有不少的乐趣;但本次接触到的雕塑并不那么简单了,感觉处处是学问,不仅在作者思想和外表的体现,还注重了更多创造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雕塑与材料的关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雕塑的功能价值等;这些都是创作时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这对一个雕塑作品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想就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和他人的作品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作为环境的一部分——雕塑也在我们身边多了起来。通过对近20年来中国城市雕塑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城市雕塑浮华弥漫的背后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首先,大量的城市雕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雷同,概念化的城市雕塑较多。其次,公众对城市雕塑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再次,城市雕塑组织机构有待完善。指出雕塑工作者应改变浮躁的心态,多做精品;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加强市民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刘丽雅 《价值工程》2012,31(21):77-78
本文从西安城市雕塑建设现状出发,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对绿色雕塑的理解,提出环保低碳的城市雕塑将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趋势,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从传统城市雕塑建设向世界最先进的绿色环保理念靠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通融性,它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表现为"灵动之美"且以平面方式表现时空,它是一种物化了的生命实体且记载着文明的印痕.城市雕塑既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标志和文化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地方的生命缩影.可见,城市雕塑的营建应注重人性化理念,并倡导中国古代环境艺术中所崇尚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雕塑与绘画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绘画在我国古代艺术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雕塑却一直被排斥在艺术领域之外,乃至今日我国的雕塑已经完全是沿袭西方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雕塑与民众之间的亲疏关系的分析,来试图探寻其在古代艺术领域地位微低的原因,希望能为国内的雕塑专业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许建春 《价值工程》2010,29(33):153-153
城市公共景观雕塑是适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具有较多生活情趣、娱乐色彩、参与特性、实用功能的一种中小型装饰雕塑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景观雕塑的设计水平也有待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