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鱼病的传播对鱼类养殖生产的威胁尤为严重,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鱼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一、主要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池塘放养的鱼中,病鱼或带病原体的鱼与健康鱼群或其子代的直接接触,并将其所带的病原体直接传播给对方的方式,称之为直接传播。该方式主要有2种形式:(1)水平传播。鱼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一般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  相似文献   

2.
正鱼病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使鱼的机体正常活动被扰乱,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鱼病复杂多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较高,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大敌,鱼病的传播对鱼类养殖生产的威胁尤为严重,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鱼病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鱼类养殖借鉴参考。一、主要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池塘放养的鱼中,病鱼或带病原体的鱼与健康鱼群或其子代的直接接触,并将其所  相似文献   

3.
池塘鱼病传播的途径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鱼体互相传播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  相似文献   

4.
正(四)寄生虫性疾病1.鱼波豆虫病【病原体】漂浮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or)。直接接触传播或转移宿主传播。【流行与危害】该病流行于黑仔鳗和成鳗期,流行季节为春末至秋末季节,各种养殖鳗鲡品种均可发生。水温10~29℃发生,但主要在池底老化、所用水源水质较肥的养殖池。一般不引起批量死  相似文献   

5.
<正> 去年,山东省沂水县跋山水库网箱养鱼出现严重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中华鳋。其病势之凶猛,传染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属多年少见,给养殖单位和个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一、主要病症病鱼外表观察,体色变黑,食欲减退或不摄食,常在水中跳跃不安,狂游打转,鱼的尾鳍上叶往往露出水面,故又称其为“翘尾巴病”。发病后期,病鱼离群独游,呼吸困难。掀开鳃盖观察,肉眼可见许多带卵囊的雌鳋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草鱼出血病1.病原体:为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2.症状及病变:病鱼体色暗黑而带微红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发红。口腔、眼眶、头顶、下颚、鳃盖、鳍条基部充血,甚至眼球突出。将病鱼皮肤剥除,肌肉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严重出血的病鱼可出现"白鳃"或呈斑点状充血,但有些病鱼鳃瓣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 虽然小瓜虫病的病原体为纤毛虫纲的小瓜虫,粘孢子虫病的病原体为孢子虫纲的,但两类鱼病呈现于鱼体的外表症状相似,都为白色点状囊泡,寄生于鱼类体表的各个部位。在无镜检病原体的条件下,较易混淆此两病。现将几种简单的区分方法简述如下: 一:粘孢子虫寄生鱼体时,胞囊所呈的白点大小不等,大的有的呈块状;患小瓜虫病的鱼类体表的白点为球形,大小基本相等,比油菜籽略小。 二:观察病鱼的体表粘液的多少,体表粘液很少或者没有的,鱼患的则是粘孢子虫病;体表粘液较多的,则鱼得的是小瓜虫病。 三:取一块干净的玻璃片,滴上少量的水,再在病鱼体上取下几粒白点,摆成一定形状,过一段时间再观察,形状改变的是小瓜虫病,形状未变的是粘孢子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所呈的囊泡为粘孢子虫的孢子或小瓜  相似文献   

8.
<正>月鳢,属鳢科鱼类,又叫花星鱼、七星鱼、山斑鱼等。近年来,月鳢在我南方各省广泛推广养殖。但由于采取高密度人工养殖,病原体极易感染传播,一旦发病,即可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细菌性腐皮病主要症状:病鱼早期头部出现黑斑性皮  相似文献   

9.
<正> 一、烂尾病:病原体为柱状粘球菌。病鱼尾鳍先呈黄白色粘质物,随后发展为其边缘充血,皮肤坏死,尾部肌肉脱落,显露骨骼。治疗方法:用1—2ppm 呋喃唑酮(10%粉剂)泼洒,或强氯精1ppm 浸泡2—5分钟。二、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病鱼表皮、鳍条、鳃瓣上呈现白色小点状囊泡或白色粘液,鳃片肿胀坏死,鱼体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1.出血性腐烂病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  相似文献   

11.
<正>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相似文献   

12.
<正>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鳃的发病率很高,因此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一、细菌性鳃病 1、症状 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 2、病原 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它细菌感染。 3、防治方法 ①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于长吻鲍养殖比“四大家鱼”及一般的各特优有着更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近几年来,长吻(鱼危)养殖在湖北省逐渐发展开来。为了给广大渔民朋友提供一些养殖方面的帮助,现把我场在长吻(鱼危)鱼病防治方面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1、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其主要症状是  相似文献   

14.
夏季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我省各地池塘养鱼发生了严重的鱼类疾病。为了有效地治疗鱼病,现将鱼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要点介绍如下:一、进行现场调查鱼生了病,不仅在病鱼体表和体内显现各种病状,而病鱼在池中所表现的各种现象也属于症状。鱼池死鱼,除病原体感染使鱼发病死亡之外,还有  相似文献   

15.
正四、暴发性病毒传染病1.病原体:现发现主要由两种彩虹病毒感染所引起。大型球状彩虹病毒(ISKNV),依症状亦称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蛙彩虹病毒(MRV)。2.病毒病症状特点:病鱼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和尾柄处充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有蛀鳍现象;大部分病鱼鳃、肝脏发白,内脏器官充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白皮病、打粉病、小瓜虫病、微孢子虫病 相似处:病鱼体表都有白点。 不同处:①白皮病。病原体是白皮假单孢菌。白点出现于背鳍基部或尾柄处,病情发展也只是白点本身的面积扩大,最终表现为背鳍至臂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②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性卵甲藻。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但随病情加剧白点数量增多,最终白点遍及全身,使整个体表似擦了一层白色粉末。③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细看白点间有充血的红斑,体表、鳍  相似文献   

17.
<正>鱼病的种类很多,引起鱼病的原因也很复杂,为了有效地防治鱼病,必须对池塘环境进行调查,同时对疾病进行正确地检查和诊断才能对病下药,这是能否收到效果的关键。调查和诊断鱼病常用步骤如下:一、现场调查水环境的好坏,对饲养鱼类有直接的影响。除因病原体、敌害等的感染和侵袭,引起发病和死亡外,还有周围环境以及水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对鱼类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1.了解病鱼在池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鱼病发生的过程,有急性和慢性等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一般在体色、外观  相似文献   

18.
<正>(一)病毒性疾病(一)1.鳙暴发性水肿、出血并发症【病原体】用漂白粉、生石灰、消毒剂药物等进行治疗均无效果;对大批病鱼体表及内脏各器官进行寄生虫学检查,均未发现使鱼发病的寄生虫。用病鱼组织滤液感染健康鱼,致被感染鱼发病,发病症状与原症状相同,再用感染后的鱼组织感染健康鱼,仍能出现原病鱼症状。通过上述实验,疑是病毒病原,但具体是何种病毒仍需进一步研究。【流行与危害】此病流行季节是7~8月高温期,水温在25~30℃,以28~30℃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勤观察,早治疗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个过程,有一些征兆,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一些鱼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二、正确诊断,对症下药首先根据气候特征、水源情况,鱼种来源、混养比例和密度、饲养管理、历年鱼病流行规律、鱼群摄食、行动、体色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然后将濒于死亡的病鱼或死亡而未腐变的鱼尸,对其体表、鳃丝、肌肉、内脏  相似文献   

20.
鱼生活在水里,一旦生病不像畜禽那样一目了然。但鱼生病也会出现一些症兆,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鱼生病,凡病鱼都有两个共同的症状。一、体色异常不同品种的鱼,正常体色不一样,草鱼深绿带黄色,青鱼紫灰色,鲢鱼银白带青灰色;鳙鱼紫黄色,紫主黄次;鲤鱼金黄色,尾红色;鲫鱼银白色带青;鳊鱼青灰色;罗非鱼花黑或暗黑色,不管什么品种的鱼只要发病,体色一般都要发黑或发白,有的体表局部变得不正常,仔细观察就能辨别出来。二、行动异常正常的鱼大都成群并在水体表面以下活动,而病鱼一般都离群独游或窜游,并无力状缓慢地浮游于水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