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华贾军福 《金融研究》2008,(12):I0114-I0116
农村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目标,以推进金融机构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为出发点,全力促进农村信用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性服务工程。2008年以来,通过有效的组织推动、广泛的宣传教育、扎实的实践探索以及服务手段的创新,辖内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得到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回流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三农”的新体系。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吴晨映 《征信》2011,(1):34-36
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血液系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法律环境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了我省金融主体的运行效率.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加快农村经济体发展,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有效运行的信用环境,创建宽严相济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重构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生态链的重要环节.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缺损严重的农村金融市场,如何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从规划、县域经济、融资平台、融资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支持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金融资金支持,更需要把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等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型融资平台,推动农村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在农村建立平等的融资体系,形成融资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金融环境建设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特别是农村地区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迫切。如何遵照农村金融、经济科学发展规律,构建和谐发展体系,发挥农村金融自我调节机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有序发展,成为建设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市场融资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对农村融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以郁南县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为例,论证了县域政府在构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环境在提升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目前农村信用制度不合理、不健全,农村经济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信用秩序混乱、信用功能缺失等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段旭峰  胥绍雄  杨龙 《时代金融》2014,(9Z):235-236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在开展农户联保贷款的同时,相继尝试建立了各种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实践证明,通过衣户联保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运作,在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保障金融对“三农”支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客观上危及农村信用担保业的稳健发展。本文从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缺陷以及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着手,探索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建设问题,并试图籍此找到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抑制与破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本文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配置失衡、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优、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等五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当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村金融抑制及症结,并从加强农村金融组织再造、改革和创新信贷管理体制、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及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密切相关。所以农村信用体系建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和改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密切相关。所以农村信用体系建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体系是农村经济金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建构农村信用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完成国家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而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着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各级人民银行、银行业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信用村镇建设、信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但建设新农村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下,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需求受到抑制,资金陷入恶性循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构建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农村经济的现实发展水平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等原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面临制约。本文从社会环境、农村金融体制、资金等三方面瓶颈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村经济的现实发展水平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等原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面临制约.本文从社会环境、农村金融体制、资金等三方面瓶颈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