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肖哲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3):53-54
自从1999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的贫困问题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在成就的同时,问题的积累与暴露越来越明显。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亦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试图从西部一个小山村的实例出发,探讨农村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向贫困宣战张冰贫困,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时代繁茂的枝桠下,总是盘踞着许许多多无法回避又无可奈何的对立体.一边是发展与和平依旧构成了全球的主旋律,另一边却是摆脱贫穷并未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报载,全球的财富在过去的50年中增长了7倍,可令人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搜寻工作的交易成本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社会资本匮乏,在就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要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贫困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积累社会资本。同时,高校和政府也应该联合企业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贫困毕业生就业的交易成本,促进其就业。  相似文献   

4.
朱善文 《华商》2008,(10):41-42
有条件现金援助(CCT)项目是一种新的社会救助形式,强调人力资本积累,以此打破贫困代际传递。CCT在许多国家尤其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发展迅速。CCT主要包括教育援助和健康营养援助。它弥补了许多传统社会救助形式的弊端,有许多革新之处,可供我国社会救助系统借鉴。  相似文献   

5.
心理贫困对农村发展影响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人的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的精神却比物质更为匮乏,直接导致农民贫者愈贫、富而返贫。农民的贫困心理不单是农民落后的表现,在很多方面,心理贫困会影响农民的行为目的、行为偏好和生产行为模式,从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通过运用心理测评表SCL-90作为衡量农民心理健康程度的工具,着眼研究心理贫困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社会资本将金融资本渗透到贫困群体并通过社会资本保证高的还款率被认为是格莱珉银行模式最成功的经验,业已成为广泛共识。但对于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如社会制裁和社会关系具体如何影响贷款偿还率则还存在争议。金融资本缺乏仍然是我国广大农户贫困的重要成因,但在缺乏抵押和担保导致违约风险大的假设下,贫困农户仍然被金融机构认为是"不可银行化"的对象。因此,如何确保高的贷款偿还率是金融机构将贫困群体纳入服务范畴的重要前提。文章试图围绕社会制裁和社会关系两个维度对贷款还款率的影响,并结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收集到的数据展开论述,以期通过完善贷款偿还机制来提高贷款偿还率,激发金融机构向贫困农户贷款的积极性,最终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7.
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刚 《商业研究》2006,(6):195-199
解决农村贫困是我国新世纪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制约农村发展的真正因素是农村教育权利贫困。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形成主要是制度上的原因,而且导致农村在贫困中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导入经济法的理念和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农民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实质平等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8.
失能是老年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大负性事件,以往研究对于失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鲜有探讨.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广义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了失能状态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引入经济贫困、社会贫困和心理贫困三个中介变量,形成多元中介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检验阐述了失能状态对老年人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失能是晚年幸福的核心掣肘,相比未失能者,失能老年人的幸福感明显偏低.失能不仅直接降低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还通过经济贫困、社会贫困和心理贫困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其幸福感.而且,相比经济贫困和社会贫困,心理贫困在失能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农村贫困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救济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农村社会救济却一片空白。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 ,且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传统的社会救济模式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 ,寄希望于在农村建立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在农村 ,基本生产条件的具备是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重要内容 ,因而 ,对农村基本生产条件的救济应是农村社会救济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救济问题 ,就必须首先拯救农业 ,对农业实施救济 ,确保农民拥有基本的生产条件。科学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应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成。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民生的大问题,贫困大学生难以实现就业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个人的生计与其家庭的生计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当前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帮扶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要构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文章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并进一步分析了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农村贫困虽然表现为物质贫困,但更深层的本质却是人文贫困。在反人文贫困策略方面,从优势视角建构中国本土特色反人文贫困的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反贫困主体自身优势,激发其抗逆力,实现反贫困主体能力提升,从而解决我国农村人文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孟晓丹 《商》2014,(45):73-74
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的研究发现,社会排斥的经济纬度、福利制度、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以及贫困家庭子女的文化教育是影响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分析造成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改善农民贫困家庭的贫困处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城镇居民贫困现象已逐渐演化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峻问题。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应以完善地方政府扶贫手段、加大推进社会发展力度和增强贫困群体自负意识等途径,使城市贫困群体尽早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4.
郭建宇 《商业研究》2011,(3):193-197
对于贫困农户来说,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为其提供机会、增强能力来减缓贫困。由于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匮乏,维护社会资本能力较弱,且发展社会资本途径较少,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贫困人口能力、培养农村民间组织、推动参与式扶贫,以及发挥NGO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进而减轻其贫困。  相似文献   

15.
梁山  赵立秀 《商场现代化》2012,(33):186-187
<正>一、引言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关系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且,农村贫困问题也是一个制约着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任务,是贫困人民的迫切希望。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仍然存在农村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16.
田之华 《中国市场》2008,(48):107-108
就业是高校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实现自我价值、回报家庭和社会的最佳途径,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对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一项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7.
冯彩华 《商》2014,(17):153-153
贫困已经成为一个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全球性普遍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与贫困有关的问题更是层出不迭,尤其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与否关乎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可否实现。本文试从现代性的角度来分析、探索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化的社会问题,以期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贫困群体新生的相对贫困、生态贫困等进行探讨,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从而实现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农村女性贫困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女性贫困现象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复杂社会问题,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了“贫困女性化”概念。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球处于绝对贫困的13亿人口中,其中70%是妇女。我国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传统上对贫困的界定主要是以“户”为标准的,忽视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农村女性往往处于不利境地。  相似文献   

19.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贫困大学生在重点高校就读的比例偏低,能接受到的高等教育整体资源不均衡。其次,由于家庭条件劣势,他们所拥有的机遇不同、家庭能给他们提供的社会资本相对过少。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双重劣势下,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机会越来越低。最后,由于各方面的劣势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自卑与焦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9):81-82
贫困是不可回避的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甘肃省是典型的贫困省份,其贫困问题复杂多样,且多集中在农村。在新常态下,甘肃省农村贫困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当前甘肃省农村贫困问题存在的新特点出发,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战略,因地制宜地针对甘肃省情省况,探寻解决甘肃农村贫困问题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