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价格歧视是零售业中最常见的现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存在,因为价格歧视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以价格歧视为切入点,分析零售业中存在的价格歧视现象及其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并分析价格歧视为社会带来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针对2004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本文通过分析发卡行,银联,收单方与商户的利益关系,从价格歧视理论出发对其收费方式进行解释,分析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定价选择。 相似文献
8.
价格改革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市场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种机制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增添了生机。但同时 ,竞争机制的运行背后 ,也滋生出价格欺诈与价格歧视等不正当的价格行为。这些行为背离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 ,也 相似文献
10.
价格歧视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价格歧视的定义以及价格歧视的种类作了简单的介绍,在列举了几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价格歧视现象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价格歧视并不一定有损消费者福利,在提高厂商利润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福利,从而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看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紧迫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的结果可以折射出我国钢铁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也再次凸显钢铁产业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钢铁业急需进行产业整合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化解工业化过程中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结构性矛盾,提升中国钢铁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差价补偿”在国内一些城市的某些商品零售业出现,有人认为它是价格战的一种新的形式,担心“差价补偿”的推出,会导致价格大战一触即发。实际上,“差价补偿”不是价格战的一种新的形式,而是想避免打价格战的一种策略,在博弈论中称之为“策略性行动”。它是寡头垄断市场中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期望通过做出限制自己行为的承诺来限制其竞争对手的选择,实施“差价补偿”策略的目的是促使竞争对手采取合作的态度,选择与本企业相接近的价格,进而避免出现两败俱伤或几败俱伤的“囚犯困境”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two markets in the presence of asymmetric consumption externalities;
we establish that under plausible conditions, a firm reduces its price in the market with low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The firm can increase its profits by reducing the price for these consumers and enlarging the demand for other consumers,
provided that posi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ies exist. Moreover, we show that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enhances
not only the firm’s profit but also total consumer surplus.
相似文献
Tatsuhiko NariuEmail: |
14.
基于博弈论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博弈论对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相互竞争,这正是目前零售商与供应商矛盾冲突的根源;而在合作博弈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相互合作的结果要优于非合作博弈。文章提出,要实现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博弈,应具备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阻碍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的障碍,创造合作博弈的环境和氛围,使零售商与供应商相互信任,创造零售商与供应商重复博弈的条件,公开企业市场行为信息,增加破坏合作的违约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技术标准选择过程,通过构建数学博弈模型,论证技术标准选择的均衡点和稳定策略等问题。应用该模型不仅可以确定先行者在存在网络效应的技术标准产品市场上可获得先发优势,还能用于学习成本锁定、合同锁定和顾客忠诚度锁定。通过锁定策略构建"软硬件"同盟策略,可以建立起技术标准研发的政府扶持机制,包括制定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支持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营造技术标准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培育技术标准的自主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家电产品零售价格一直持续下降,有学者认为其原因为巨型零售商向消费者让利,并用抵消性权力理论给出了解释。然而"让利给消费者"并非是巨型零售商获取最大利润的必经之路,它们完全可以通过与家电制造商签合理的定价协议以获取最大收益。本文给出了家电零售价格下降的另一可靠的说法:家电价格下降并非家电零售巨头主动让利给消费者,而是零售巨头对制造商的压制,使价格机制在"上游制造商——下游零售商——消费者"这一个整体系统中运作,其中存在于这个系统中的那些零散的小型零售商对最终零售价的下降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上下游垄断市场结构反倾销税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垂直市场结构的国内外上下游垄断的产业模型,在假定企业和政府均处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推导出国内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反倾销税率,发现一国最优反倾销税率与本国市场容量正相关,与出口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负相关。文章建议我国企业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我国政府应通过国际谈判等争取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更加公平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8.
技术溢出情况下寡头垄断企业合作创新效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作创新是典型的合作博弈,有关合作经济组织效率的研究是主流经济学家最有兴趣的主题之一。构造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对寡头垄断企业合作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旨在比较成本节约型寡头垄断企业合作创新与非合作创新的过程及绩效差异,包括市场产出、社会福利的变化,为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组织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零供博弈背景下,利用卡托纳心理经济学分析模型,从心理经济学视角考察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对零供博弈的影响.利用5点量表法对零供博弈结果中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八个因素(自有品牌开发、新产品开发、促销、通道费、品牌专卖店、供应商品牌建设、零售商品牌建设和价格)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对问卷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来探寻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及这些决策导致的零供博弈策略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定价行为的反垄断规制--从大数据杀熟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规模显著扩张,算法能力持续优化。科技实力雄厚、市场力量强大的经营者凭借大数据与算法工具的紧密结合,收集和分析能够反映消费者特征和行为的相关信息,以无限接近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付意愿上限的方式对消费者实施个性化定价。个性化定价行为涉及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上实施差别化待遇,可能构成反垄断法所禁止的价格歧视行为。但与以往反垄断实施重点关注的排他性价格歧视不同,个性化定价突出表现为直接针对终端消费者实施的剥削性价格歧视,且在具体情形下呈现出不同的限制竞争效果,引发消费者选择能力与选择范围的双重限制。鉴于此,个性化定价行为的反垄断规制需要准确识别涉案行为,综合判断竞争效果,慎重选择福利标准。对于同时降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个性化定价行为,可认定其具有限制竞争效果且不具备正当理由,从而构成违法价格歧视;对于降低消费者剩余却提高社会总福利的个性化定价行为,如果选择消费者福利标准则可认定其构成违法价格歧视,如果选择社会总福利标准则可认定其具备正当理由;对于同时提高消费者剩余与社会总福利的个性化定价行为,因涉及消费者之间的剩余转移,对其竞争效果的评价仍待反垄断实施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